鬼谷子天髓灵文
鬼谷子天髓灵文

鬼谷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鬼谷子天髓灵文》,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书内容颇为杂乱、以符咒术为主,兼服丹药。上卷为鬼谷子《秘密天文》,内载隐形藏体符、驱冲入室符、魂游三界符,火假四大符、五假符等十余种符文。依法书符吞服,并念咒语,可以隐形尸解,驱役鬼神。又有《求祭福神应灵之法》,内载天甲符、地甲符、人甲符、鬼甲符、通目符、伏藏符、冢墓符等,谓书符念咒,可以识天灾,见伏藏,寻人送鬼,见神捕贼。下卷有《混天移地法》,内载天地人、龙虎风云、金、木、水、火、土等十二种印图。谓施用神印能制天动地,克敌制胜,降龙伏虎,起云生风,辟金生木,行水发火,生长谷菜等。又有《天髓治国安邦章》,内载灰坛图、开心符、通身符、战胜符、神兵符等。谓依法施用,能千变万化,出有人无,撤豆成兵,斩草为马。又有《点检法》,依法施符念咒,可起死回生,又有返魂丹、招魂符、登波术、启扉术、脱壳现形术、分神散、异容散、知命丹等灵药和法术。

1.64 万字 | 2023-07-12 21:27更新

圣箭堂述古
圣箭堂述古

道霈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圣箭堂述古》,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罗湖野录、菩提达摩、息心铭等三十二项,一一予以阐论比评。三十二项中,道霈以所获文献之先后编集成书,而未依时代古今之次序列述。

2.39 万字 | 2023-08-21 09:30更新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

彭希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圣贤录》,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 (三)往生比丘,(四)往生比丘尼,(五)往生人王,(六)往生王臣,(七)往生居士,(八)往生杂流, (九)往生女人,(十)往生物类。多由历代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择出,于各传末皆载有典据。又清代胡珽编有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始于清初,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杂流、女人、物类等七科,列叙一七五人之事迹。

15.78 万字 | 2023-08-21 09:37更新

华严原人论发微录
华严原人论发微录

净源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治平改号之明年。杭郡崇因大师可中。以原人论洎科文为贽。请余览之。或有述焉。因念斯论之作也。盖斥二教之浅近。会一乘之渊縕。故其论旨皆用佛祖之言。儒道之语以成。文体非夫学深通古。洞仲尼之垂范。究伯阳之立言者。则罔措其怀矣。不尔则何以後叶孙谋。比肩继踵而传授道德耶(源)。畴昔甞读圆觉疏钞之广者。而其间穷万法推一心章。惟灼实开决疑滞。布在钞文明犹指掌。於是不揣捣昧录广钞之要辞。发斯论之微旨。庶乎吾祖深文奥义。

2.45 万字 | 2023-08-22 11:19更新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师答同霖十问、五位颂并序、五位偏正谣、四宾主、偈、颂古公案一百则等。

2.46 万字 | 2023-08-22 11:22更新

施食通览
施食通览

宗晓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施食通览》,一卷,宋宗晓编并序,日本戒山刊行序,林师文跋。

2.58 万字 | 2023-08-23 16:28更新

林间录
林间录

慧洪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林间录》,佛教杂著。宋惠洪著。二卷,后录一卷。采用笔记体裁,记叙名僧嘉言善行,僧家故事。通过发表议论,阐发禅理。文笔流畅、词藻华丽,工于润色,为佛教著作中少见。通行本为影印续藏经本。后录1卷,所载皆《石门文字禅》卷17至卷20之文,为后人附入。近人陈垣在《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评此书“《提要》谓其书多订赞宁《高僧传》诸书之伪是也。《林间录》一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订赞宁《宋高僧传》诸书之讹。又往往自立议论,发明禅理,不尽叙录旧事也。(《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故此书有所创新,有一定学术价值。

5.11 万字 | 2023-08-25 09:06更新

芝园遗编
芝园遗编

元照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芝苑遗编》,又名《芝园遗编》,凡三卷。北宋僧元照撰,道询编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卷上之戒体章、持犯体章、大小乘论等六篇,卷中之授大乘菩萨戒仪、诫沙弥文等五篇,卷下之为蒋枢密开讲要义、南山律宗祖承图录等五篇。元照尚有芝园集二卷,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杭州南屏山神悟法师塔铭、唐蕲州青着法师行业记、秀州吕氏灵骨赞、博奕解、高丽李相公乐道集序等三十二项。卷末附录补续芝园集一卷。

5.14 万字 | 2023-08-27 15:41更新

续古尊宿语要
续古尊宿语要

晦堂师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古尊宿语要》,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续藏经》。

28.07 万字 | 2023-08-31 10:15更新

续灯存稿
续灯存稿

通问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灯存稿》,凡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僧箬庵通问编,居士施沛汇集,清康熙五年(1666)刊行。收于《万续藏》第一四五册。本书由施沛搜集宋末至明代禅门诸师之语录、传记、塔铭等,由通问编纂而成。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自十八世至三十四世、曹洞宗大鉴下自十六世至三十六世,及法系不详者四十五人,总数约五百人。

21.67 万字 | 2023-08-31 20:23更新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异元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系集无异元来禅师一代语录之大成,内容包括无异禅师语录序、锡类法檀序、剩录序、禅警语序、宗教答响序、博山能仁寺等五会之语录、茶话、普说、拈古、颂古、佛事香语、参禅警语、开示偈、净土偈、宗教答响、宗说等锡、书、启、序、寿言、挽辞、博山和尚传、塔铭及序等。其中,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所收之宗教答响,又称博山大师宗教答响,系集无异元来回答学人诸士之种种质问。答响之一、之二又分参悟、净土、止观、戒律、布施、愿力、忏悔、福报、释疑、回向等十品。书中所收之剩录序,剩录,即道嵩壁如所编之博山老人剩(剩)录六卷,相当于元来语录之补遗,内容有上堂、茶话、颂古、偈、诗、赞等,今仅于本书卷首刊录黄端伯所撰之剩录序。又本书卷十三至卷十五之‘参禅警语’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而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省略未收),亦收于朝鲜僧清虚堂休静(1520~1604)所编之禅门撮要卷上。凡二卷,详称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又作博山参禅警语、禅警语、博山警语。成正编,明代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刊行。辑录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疑情发得起警语、示禅人参公案警语、示参禅偈十首等。

22.49 万字 | 2023-09-01 15:23更新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尹喜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或作《关令子》,又称《文始真经》,《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三卷,旧题周尹喜撰。《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而《隋书》及两《唐志》均无著录,可知其亡佚已久。南宋时此书复出;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记,乃“徐蒇子礼得之于永嘉孙定”,而“未知孙定从何传授”。书首有刘向《叙录》(陈振孙认为其文亦不似刘向手笔),称此书由盖公授曹参,曹参死,以之陪葬。汉武帝时,有方士献此书,作七篇,存于太常;而淮南王刘安“好道聚书,有此不出”,后刘安以谋反得罪,书归刘向之父刘德,刘向即据七篇本与九篇本“除错不可考,增阙断续者”,定为九篇。明学者宋濂《诸子辨》称此书当即孙定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或唐末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书分《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九篇,篇目下各缀数语解题。今本作三卷。其书杂采道、儒、释及神仙方技家言,颇有理致,兼富辞采,实属道家要籍。有《说郛三种》本、《墨海金壶》本、《四部备要》本、《珠丛别录》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1.52 万字 | 2023-09-03 20:55更新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楚石梵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凡二十卷。全称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又作楚石禅师语录、楚石录。元末僧梵琦(1296~1370)撰,祖光、昙绍、良彦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福臻寺语录、天宁永祚寺语录、大报国寺语录、本觉寺语录、秉拂小参、颂古、法语、杂着,并附行状及宋濂所撰之序、塔铭等。

17.79 万字 | 2023-09-11 16:39更新

诗说
诗说

惠周惕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诗说》,三卷,清惠周惕著。此书对毛公《诗传》、郑玄《毛诗笺》、朱熹《诗集传》都不专主,多以己意考证。大旨谓《大雅》、《小雅》的区分是根据音,而不是以政来区分;“正雅”、“变雅”美刺陈错,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又疑《周南》、《召南》二十六篇全为房中之乐,不必定指某人。提出《周南》、《召南》之分,郑玄笺误以为文王;天子、诸侯都得有颂诗,故《鲁颂》不为僭越。这些说法都有理有据。但亦偶有未安之说,如以“颂”兼美刺,与“诵”相通之类。今存《四库全书》。

2.00 万字 | 2023-09-21 12:34更新

春秋正旨
春秋正旨

高拱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一卷,明高拱著。高拱以为自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圣人而不知其所以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其所以明,因作此书,推原经意,以订其谬

0.63 万字 | 2023-10-07 07:38更新

春秋繁露义证
春秋繁露义证

苏舆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春秋繁露义证》,《春秋繁露》注释本。十七卷。清苏舆注。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苏舆,字厚康,又字厚庵。湖南平江人。清光绪进士。后改庶吉士,做过邮传部郎中。王先谦之门人,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苏舆自少年起就喜读《春秋繁露》,最初读的是凌氏注本,但由于注释中索引内容之广而不得要领。后来阅过其他注释本以后,才逐渐得其要旨。继而作《春秋繁露义证》,以供后人之考用。

7.14 万字 | 2023-10-07 07:51更新

诗考
诗考

王应麟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诗考》一卷,宋王应麟著。此编专考三家《诗》说。《隋书·经籍志》载,《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者。其后,《韩诗》亦仅存《韩诗外传》,《韩故》、《韩诗内传》、《韩说》皆佚。王应麟收集各书所引三家《诗》说,以存三家逸文。又旁搜广讨,著《诗异字异义》、《逸诗》,附于其后。所辑各条,一一注明出处,所引《韩诗》最多,《鲁诗》、《齐诗》仅寥寥数条。因《韩诗》后亡,唐以来注家所引较多。卷末有《补遗》,掇拾所阙。明代董斯张补十九条,其中“子华子清风婉兮”一条,出北宋伪书。清会稽人范家相因王应麟书著《三家诗拾遗》,共十卷,最为完备。并摘王应麟书所录《逸诗》,如《楚辞》之“驾辨”、夏侯玄辨乐论之“网罟丰年”,《穆天子传》之“黄竹”,《吕氏春秋》之“燕燕破斧”等,以为皆出子书杂说,更不应录及殷商以前所言。但王应麟书筚路蓝缕之功终不可灭。今存《四库全书》。

3.21 万字 | 2023-10-10 12:45更新

尚书大传
尚书大传

伏胜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尚书大传》,旧题汉伏胜著。《史记》、《汉书》只称伏生,有人疑伏胜为后人妄加。而《晋书·伏滔传》称,远祖伏胜,则相传有据。《汉书·艺文志》载《书》类,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无伏胜名。王先谦《汉书补注》引王鸣盛说、顾实《汉志讲疏》皆以传四十一篇,即为伏生《尚书大传》。《隋书·经籍志》载《尚书》三卷,郑玄注,也无伏胜字。陆德明《经典释文》始著《尚书大传》三卷,伏胜作。《中兴馆阁书目》引郑玄《尚书大传序》,以为其书源出伏胜,但成于弟子张生、欧阳生或其后的人。《唐书·艺文志》亦载其书为三卷,《书录解题》则作四卷。清代有两本,一为杭州三卷本,其卷数与《隋书》、《唐书》合,但实为杂采类书所引,抄撮成编;一为扬州四卷本,卷数与《书录解题》合,并有郑玄注,其注又与宋仁宗《洪范政鉴》所引郑注一一相合。其中唯第三卷《洪范五行传》,首尾完备,余皆存佚文。末附《补遗》一卷,不全解《尚书》,但往往有古训旧典出其中。书中所传除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外,尚有《泰誓》、《九共》、《帝告》、《归禾》、《揜诰》诸篇。内容多五行阴阳灾变之说,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归于纬书一类。清陈寿祺有辑本,四卷,补遗一卷,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七卷。收入《清经解》。

2.31 万字 | 2023-10-11 07:44更新

五诰解
五诰解

杨简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五诰解》,四卷。宋杨简撰。五《诰》系指《尚书》中《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五《诰》言词古奥,佶屈聱牙,最为难读,杨简于《尚书》选此五《诰》作注,知难而上,颇有大匠风范。该书说解,兼取众家之长,不专主一家之说;旧说有误,则自抒心得,于误说多所驳正。作者受当时学风影响,书中穿凿附会之处,在所难免。此书原本久已失传,《永乐大典》存《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四篇,缺《梓材》一篇,库书据《永乐大典》将所存四篇录出,并依经文次第,厘定为四卷。此书现有《墨海金壶》本。

1.37 万字 | 2023-10-11 07:47更新

建中靖国续灯录目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目录

惟白勅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

2.58 万字 | 2023-11-11 10:1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