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五代史平话

三国志平话

前汉书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武王伐纣平话

五虎征西

刘墉传奇

大八义

搜神记(道藏本)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徐仙翰藻

吕祖志

郭店楚墓竹简

元朝秘史

昭君艳史演义

西施艳史演义

台战演义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续传灯录目录

禅苑蒙求拾遗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因师集贤录

请益录

依楞严究竟事忏

云栖净土汇语

证道歌注

释氏蒙求

八识规矩论义

莲邦诗选

金刚经灵验传

道典论
![急救仙方[道藏本]](/uploads/novel/20240503/1c2f53ccbd928fe6576a9b2111f79782.jpg)
急救仙方[道藏本]

太平经钞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净土证心集

表无表章栖玩记

金刚錍论释文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四教仪备释

律宗新学名句

万法归心录

随缘集

清珠集

莲修必读

净土绀珠

上清大洞真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太上三洞神咒

赤松子章历

太上洞渊神咒经

灵宝玉鉴

道德真经解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法界安立图

禅门诸祖师偈颂

释迦如来行迹颂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无上内秘真藏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道法会元

台宗精英集

释迦如来应化录

角虎集

径石滴乳集

禅林备用清规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拈八方珠玉集

唯识开蒙问答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观佛三昧海经

佛名经(十二卷)

华手经

诸法集要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贤劫经

入楞伽经

月灯三昧经

菩萨璎珞经

正法念处经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净土资粮全集

正源略集

律苑事规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不退转法轮经

宝云经

般泥洹经

阿差末菩萨经

金刚经

混元八景真经

还丹肘后诀

书法三昧

搜玉小集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六壬明监符阴经

仪礼

《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佚

大金吊伐录

竹书纪年

九章算经

孔子诗论

周髀算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上洞心丹经诀

续佛祖统纪

老子像名经

养生秘录

上清佩符文诀

修炼大丹要旨

教观撮要论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金刚经科仪

抱朴子神仙金汋经

女青鬼律

太清金液神气经

法海遗珠

无上秘要

玄天上帝启圣录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诸家神品丹法

庾道集

摩尼教下部赞

老子化胡经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六壬论命秘要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古三坟

貂蝉艳史演义

绣像红灯记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孙子集注

无明罗刹集

序跋集萃

经义模范

草庐经略

金刚三昧经

大方广十轮经

六壬大全

御定六壬直指

方广大庄严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菩萨本行经

呼家将

守宫砂

杀子报

绿牡丹

龙凤再生缘

聚仙亭

别译杂阿含经

鬼神传

红风传

八美图

野老书

痴人福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林公案

大明奇侠传

魏阉全传

说唐三传

狄公案

施公案
-
-
-
公是先生弟子记
〖公是先生弟子记〗四卷。宋刘敞(1019-1068)撰。刘敞为北宋著名经学家,世称为“公是先生”,故以其为书名。此编虽题作“弟子记”,似由其弟子记录而成,但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却认为,此书为刘敞自记成问答之言,并非由其弟子记录而成;《四库全书总目》亦说:“盖说言弟子之所记。而文格古雅,与敞所注《春秋》词气如出一手,似非其弟子所能。”书中以问答体,阐述了自己研经后的自得体会,并对王安石的“新学”观点进行了批驳,对程颢、程颐、欧阳修、苏拭等人亦有所指斥。认为“淫声出乎律吕,而非所以正律吕也”,“小道生乎仁义,而非所以明仁义也”。“八音不同物而同声,同声乃和;贤能不同术而同治,同治乃平”。“忘情者自以为达,悖情者自以为难,直情者自以为真,三者异造而同乱”。“学不可行者,君子弗取也;言不可用者,君子弗询也。”“无为而治者,因尧之臣,袭尧之俗,用尧之政,斯孔子谓之无为也”。诸如此论,都为有感而发,盖刘敞所处之时正为三党交证时期,而敞独萧然处于门户之外,故其所论比较平和。至于其称老子之“无为”,则为王安石新法所发;辨孟子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则为王安石自命为圣人发,故其说不免稍激。作者为学独抱遗经,猖于声誉,不与伊、洛诸人倾意周旋,故其著作亦一仍其人,在北宋诸儒著作中,独树一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刘敞《墓志》及《宋史·刘敞传》均著录为五卷,《郡斋读书志》作一卷,清修《四库全书》时,厘为四卷。有《四库全书》及《知不足斋丛书》本传世。
-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七卷,宋西天三藏朝奉大夫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译。高明肇分三辰方乃序其次。厚载初定万汇於以发乎端。清浊之体既彰善恶之源。是显然后以文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利益之功同归於理。於是乎像法来於西国。真谛流於中夏。洞贯千古真实之理。无以穷囊。
作品章节
- 金刚经科仪宝卷 05-16 销释金刚科仪 05-16 善现起请分第二 05-16
- 大乘正宗分第三 05-16 玅行无住分第四 05-16 如理实见分第五 05-16
- 正信希有分第六 05-16 无得无说分第七 05-16 依法出生分第八 05-16
- 一相无相分第九 05-16 庄严净土分第十 05-16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05-16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05-16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05-16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05-16
-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05-16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05-16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05-16
-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05-16 法界通化第十九 05-16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05-16
-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05-16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05-16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05-16
-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05-16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05-16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05-16
-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05-16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05-16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05-16
-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05-16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05-16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05-16
- 补阙真言 05-16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