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音(共十一节)
蓬头瞿氏曰:教无声臭,惟觉雍雍,不色而色,不空而空。太虚沈子曰:此之谓道。
瞿又应曰:法天涵地,法地修身,至诚无息,道即吾心。沈曰:然,此之谓德。
瞿又应曰:事相须则济,物相让则余。太虚续曰:得失本无常,与计非过欤。
沈唱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瞿应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沈应曰:打破虚空便无物。瞿曰:然,翻身忘我见天真,可知不有有中我。沈乃续曰:才是金刚不坏身。
沈又唱曰:大道本无我,观空即住空。瞿乃应曰:有无都不立,真在有无中。
沈曰:不得也无失,相将顺运行。瞿乃应曰:此是真消息,知音有几人。
蓬头唱曰:至道几亡矣,瓦缶似雷鸣。太虚应曰:只有方便法,动静应天心。
沈又唱曰:云开日自现,日现云消亡。蓬头应曰:也须心内讼,消息本无常。
瞿又言曰:只如医世运,运蹇且由人。太虚应曰:会得此宗旨,余将先活神。
蓬头续曰:神乃身心主,身心即地天。太虚圆曰:造物无意必,故人秉世权。
右洞音,共十一节。真人瞿蓬头、沈太虚,两相宣说于大涤洞天。余心领袭之,初谓皆我心音尔。嘉庆元年,奉天李蓬头到金盖,相见情甚洽。余心忆洞音,李真即跃然曰:太音声希,神室不靖,不闻唱应者。题须即境以名之,方合道旨,爰名大涤洞音。今又三十七年矣,遥承空谷之传声,爰记命题而笔述,学者其深体之。闵一得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