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朝人物演义》,明代短篇小说集。40卷。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明刊本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象”。卷首序署“庚辰秋仲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皆有藏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缺5—9卷)。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每卷一图。有总评和旁评,题署同前。这部小说共写了“宰予昼寝”,“公冶苌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有澹台灭明者”等40个故事,各以“四书”中一句话为标题,各写春秋战国时一个人物。其中以“子路问路”、“孝哉闵子骞”、“公输子之巧”写得比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文学性较强。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四十篇文字正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源于《四书》,每卷题目也均取自《四书》中的原句。因其所描写的《四书》中提及的人物分属于春秋列国,“那时天下有七十二国”(卷三五),故冠之以“七十二朝人物”。
34.09 万字 | 2024-07-16 08:10更新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十五卷。清代自融撰,性磊补辑。此书意在续宋惠洪《禅林僧宝传》,收自宋建炎元年(1127)至清顺治四年(1647)521年间的著名禅僧传记,共94篇(其中二人合传、三人合传各一篇)、97人。传记的排列不依宗派法系,而是依年代先后排列,始于佛灯珣禅师,终于忠州吹万真禅师,为南宋至明末的禅宗史传。卷首有林友王、崔秉镜的序,以及自融的自序。卷末有清康熙三年(1664)性磊的后叙,以及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重刻记。收入《续藏经》。
32.21 万字 | 2024-03-20 10:35更新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四卷,宋可度详解,明正谧分会,日本亮润重刻序,明海眼合刻序,传灯总序,广镐跋,有科文。
42.97 万字 | 2024-03-20 10:35更新
为道教咒语汇编。约辑成于宋元时。凡十二卷。其中以雷霆诸咒为主,也有除病、驱疫、救苦、伏魔等咒文。汇集咒语七百八十多则,咒文多为四言,短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余字。收入《道藏》第33—35册。
30.75 万字 | 2025-03-22 16:15更新
凡三卷。详称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又作玄沙广录。唐代玄沙师备(835~908)撰,智严编。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内容编集上堂语、颂、上堂示众、方丈录、佛心印录等,卷末附林澄所撰之‘唐福州安国禅院先开山宗一大师碑文并序’。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刊行林弘衍所编之玄沙师备禅师语录三卷,又称福州玄沙宗一禅师语录、玄沙语录、玄沙大师语录,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集录广录所未收之上堂、拈香、垂示等之语要,包括玄沙之略传、纲宗三句、玄沙对古则公案之拈评等。
42.72 万字 | 2025-03-22 12:42更新
《两晋秘史》,又名《东西两晋志传》,杨尔曾著,简略叙述两晋历史。本书据史料及讲史资料改编而成。杨尔增,字圣鲁,号雉衡山人,浙江钱塘人。
40.89 万字 | 2024-07-16 08:07更新
《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又名《话说清朝秘闻艳史》本书以叙述仕女的孝义节烈、艺术方技等“艳迹”,反映清三百年的兴衰变化。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写起,生动地描述了柳如是泪洒虞山、十三妹为父昭冤、吕四娘誓报家仇、醋海风波贝子恋凤英、香消玉碎乾隆器香妃、赛金花重温旧梦,小凤仙恸器情人等等,直写到瑾妃归葬西陵结束全书。书中不乏巾帼英雄、宫中秀女、贞孝烈妇、诗词才女。作者虽以史笔叙事,言简意赅,但其间男欢女爱的描写也淋漓尽致,生花之笔目不暇接,或庄或谐,悦醒心。这是本通俗历史读物。本书主要深刻描写了清朝帝王的感情世界,并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的刻画。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清朝深宫官地的帝王生活,也对读者熟知清朝的历史线索大有帮助。
39.11 万字 | 2024-07-16 08:23更新
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 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大建十三年辛丑岁(581)受周主禅即帝位起,历四世禅位于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岁(878)唐将高元裕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记述了隋唐两朝重大事件和主要战争,两朝重要人物皇帝、名将、忠臣、义士、仁人等。罗本《隋唐两朝志传》,乃隋唐系列小说的祖本,如熊大木的《唐书志传》、褚人穫的《隋唐演义》,后来的《隋炀帝艳史》、袁于令的《隋史遗文》都由此演变而来
30.09 万字 | 2024-07-17 10:16更新
《周朝秘史》明余邵鱼撰。余邵鱼字畏斋,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末年在世,万历时余象斗呼为“先族叔翁”。又名《春秋列国志传》或《列国志传》,长篇历史小说,叙述自商纣王即位选美女得妲己至秦统一天下的一段历史故事。宋元话本中就早有讲述列国故事的,如《秦并六国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等。余邵鱼在这些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历史典籍的材料,掺杂了一些如“苏妲己驿堂被诛”、“穆王西游昆仑山”等民间传说,较全面地演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开头部分,还用很大篇幅演述了商周历史,以显示治乱兴亡的历史发展轨迹。书中暴露了殷纣王、周厉王、晋灵公等统治者的残暴失政,亦有封建正统说教和少量神怪荒诞描写。该书是宋元平话之后较系统完整地演述春秋列国故事的历史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是冯梦龙《新列国志》的创作基础。
37.58 万字 | 2024-07-17 10:21更新
《解学士文集》,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明解缙撰。解氏冤死后,家被籍没,诗文稿零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黄谏慕其人,方始辑其遗稿。黄在序中曾缕述辑解缙诗文之难。缙天才骏发,属文作诗多不留稿,另外由于缙遭遇奇特,生前即享大名,冒名顶替之作亦颇不少。黄谏初编,仅在京师“遍求士大夫家及闻人口诵而录之”,加自己所藏者,共得古、今诗二百五十五首、文十七篇,编校成集,分为六卷,托人刊刻。此为缙身后第一个诗文集刻本。六卷本行世后又从友人手中及解缙经行之地收录一些解缙诗文,按地里岁月远近编为三十卷,名为《解学士先生文集》,刊于天顺八年(1464),前有黄谏、蔡朔二序。此本传世较少,近世藏书家很少寓目,可想在明代流播似亦未广。明世宗嘉靖(1522—1566)间,罗洪先与缙从孙解桐在三十卷本基础上(从此本首录黄、蔡二序,可知罗、解曾见黄氏刻本),蒐辑散亡,稍剔其伪,重编缙集,分为十卷,其中诗集部分,先将应制之作另编一卷,排在集首,其他按体编排,依次为四古、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七古、七绝、七律、赋、词等。此本刊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传世稍多。清圣祖康熙间,缙十世孙解悦重编解集,并加补葺校勘,厘为十六卷,诗五卷,刊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另有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刊本。
32.54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陆人龙著,陆云龙评点。《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话本小说集,自明末清初以来,湮没已久,不为人知。1987年,台湾东吴大学吴国良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陈庆浩先生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存本。一时,此书引发轰动,大有“洛阳纸贵”之势。1992年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出版影印本。大陆方面,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4月、中华书局于1993年7月分别排印出版。之前流传的诸多《三刻拍案惊奇》版本均来源于此书。此书虽被称为“三刻拍案惊奇”,然质量委实不佳,故事情节颇为平淡,说教味过重,无法与“三言二拍”并列。
34.62 万字 | 2025-01-18 10:25更新
《西游记百回详注》,清代刘一明著,本书仿照《西游真诠》的模式,以道家学说为核心,解读西游记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寄托。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长春真人度世心切,作《西游记》,去譬喻而就实着,略文章而来常言,特欲人人成仙,个个作佛耳。观於部首一诗,末联云:“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而知真人一片度世之婆心,不为不切矣。盖《西游》之道,金丹之道,造化之道,’无非元会之道。其中所言内阴阳、外阴阳、顺五行、逆五行、火候药物、天道人事,无不悉具。”
30.03 万字 | 2025-02-08 20:15更新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33.30 万字 | 2023-04-22 17:41更新
《魏阉全传》讲述魏忠贤的故事,魏忠贤初名辰生,祖籍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生于临清。魏忠贤(1568年-1627年10月19日),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
34.83 万字 | 2023-04-22 18:10更新
《禅真逸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又名《残梁外史》、《妙相寺全传》),是明代方汝浩作长篇小说。该书内容为南北朝时事,主要讲述这一时代宫廷政治、战争及社会生活方面的故事。旨在通过历史演义,希冀理想化人物结束分裂,给百姓以安定生活的思想。前半部写南北朝事多参照史实,后半部所记人与事,虚构较多。
39.59 万字 | 2023-05-02 16:39更新
《红楼梦补》,清代小说,四十八回。归锄子撰。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据自序后署“嘉庆己卯重阳前三日归锄子序于三时定羌幕斋”。 第一回有“是年馆塞北”等语,知其嘉庆年间曾在塞外从军作幕。书从《红楼梦》第九十七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薛宝钗出阁成大礼”补起,“凡九十七回以前之事,处处照应,以后则各写各事。”书叙归锄子一日梦中来到山中,在高峰之下,有一巨石,五色晶莹,明霞四照。石头上流出两股清泉,点点滴滴,如洒泪一般。石头忽然说此山是大荒山,峰为青埂峰。这石头是女娲补天时所遗留下的。入世为通灵宝玉,因与绛河仙草有未了情缘,千百年抱恨不平。此石头请求归锄子把《红楼梦》截去后二十回,补其缺陷,使天下后世有情人都成为眷属。说完,只听一声巨响,归锄子从梦中惊醒,忽见窗外落下一块石头,很是惊异。
33.87 万字 | 2021-04-28 17:19更新
《尚书正义》是唐初《五经正义》的第二部,孔颖达、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诏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赵弘智复审,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张行成等人刊定。此书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采用伪孔安国《尚书传》,将伏生本《今文尚书》20篇分为33篇,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古文尚书》25篇,定为58篇,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
49.57 万字 | 2021-09-13 11:30更新
《元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笔流畅,故事生动。
31.05 万字 | 2022-03-20 09:09更新
《绘图第一奇女》,又名《第一奇女》、《十粒金丹》、《宋史奇书》,不题撰人,十二卷六十六回,初刊于光绪癸巳(1893)年。
38.46 万字 | 2022-04-11 22:3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