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四友志》又名《孙庞演义七国志全传》,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又名《四大英雄奇传》,三卷六回。题东泖杨景温澹游父评辑,东泖三爻主人评点”。杨景渴,生平无考,或谓其为华亭人,评辑与评点者为一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
-
说唐
《说唐》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不详。又名《说唐全传》、《说唐演义全传》。后与《说唐后传》合刻,改名《说唐前传》。68回。故事起于隋文帝平陈,终于唐太宗统一。以瓦岗寨群雄的风云际会为中心,塑造了一大批起义英雄的形象,如秦琼、程咬金、罗成、尉迟恭等,再现了当时"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动乱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隋炀帝和宇文氏等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具有浓厚的民间传说风味和传奇色彩,是清初演义向英雄传奇演变的代表作。作品有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宿命论思想,艺术上较为粗糙。今存最早刻本是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
木兰奇女传
《木兰奇女传》全名《忠孝勇烈木兰传》,又名《忠孝勇烈奇女传》,四卷三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和有关史书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敷衍创作而成的。其中,有的人物和情节还受到了唐代、明代传奇的影响与启发。书中写木兰从军十二载,转战千里,备觉艰辛,后因屡建奇功而被封为将军。然最后竟蒙冤涉进武则天乱国案中,不得已剖心自杀以表对朝廷的忠诚,结局惨烈异常。木兰从军的故事早已流传古今,家喻户晓。本书将这一故事加以细致描写,情节更为具体。同时,书中指称木兰姓朱,家住黄陂,也是有一定根据的。明代人焦竑曾考证黄陂古为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等。另外,《黄陂县志》中有《木兰传》一篇,内容与本书基本相同。
-
水浒后传
《水浒后传》明末清初时陈忱著长篇小说,又名《混江龙开国传》《三续水浒传》,八卷四十回。 成书于清初。 全书共四十回,主要写梁山英雄中尚存的李俊、燕青等三十二位英雄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书中对坚持忠义、不畏奷邪梁山好汉的歌颂,对祸国殃民、出卖民族利益的奸佞小人进行鞭挞,表达了明代遗民对明代混乱朝政的批判,并通过梁山好汉海外立国、追思前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反清复明的愿望。《水浒后传》在《水浒传》的基础上,描绘梁山旧日英雄招安后的经历,众好汉受压迫奋起反抗的故事具有“侠义精神”内涵,但由于作者创作目的主要是表达家仇国恨,对于纯粹的“侠义精神”和武侠江湖落墨甚少,但胜在文笔生动。
-
八贤传
作者落魄道人,或谓醉梦草庐主人,因卷端下有“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志”印,版心下有“莳心堂”印。疑为储仁逊。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共二十回。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武穆精忠传》《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等) ,是明代小说家熊大木创作的长篇小说。最早刊行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小说写岳飞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最后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善良的愿望。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翔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