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世情小说 > 红楼圆梦
红楼圆梦

红楼圆梦

梦梦先生
11.10万 字 总点击 20066 推荐票 969

《红楼圆梦》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圆梦传》《金陵十二钗后传》《十二钗传红楼圆梦》, 三十一回,成书于清嘉庆年间。书接续《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略谓贾政自葬母北还,虽升任京堂,无奈家中总入不敷出。宝钗以节俭为名将府中仆婢逐渐遣散。芳官与柳五儿回南,路遇妙玉,因知黛玉即将还魂,急往照应。黛玉果回生,货棺中眼泪所化绛珠,致巨富。时宝玉已因念大悲咒退去洪水,还俗除授内阁学士。黛玉因捐粮十万石赈济灾民,封为淑惠郡主。天子钦赐宝黛完姻,而宝钗以假冒郡主名骗婚被斥离异。黛不念旧恶,向天子求情,钗因仍回贾府为宝玉妾。宝黛为晴雯建芙蓉祠,命袭人看守。黛总揽家政,使贾府重新兴旺。不久宝玉点浙江巡抚,赴任剿除浙东洋匪并治理浙卤漕务,黛玉、芳官亦随任。途中黛玉梦遇其七世祖姑母天妃,授以五雷正法,以清妖氛。宝玉得黛玉之助,功成凯旋,封定国公,黛玉晋封宣文定武淑惠公主,芳官、五儿皆封淑人。宝玉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又收麝月、袭人等为侧室,与一妻十一妾于大观园曲尽室家之乐。

书友评论
《红楼圆梦》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圆梦传》《金陵十二钗后传》《十二钗传红楼圆梦》, 三十一回,成书于清嘉庆年间。书接续《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略谓贾政自葬母北还,虽升任京堂,无奈家中总入不敷出。宝钗以节俭为名将府中仆婢逐渐遣散。芳官与柳五儿回南,路遇妙玉,因知黛玉即将还魂,急往照应。黛玉果回生,货棺中眼泪所化绛珠,致巨富。时宝玉已因念大悲咒退去洪水,还俗除授内阁学士。黛玉因捐粮十万石赈济灾民,封为淑惠郡主。天子钦赐宝黛完姻,而宝钗以假冒郡主名骗婚被斥离异。黛不念旧恶,向天子求情,钗因仍回贾府为宝玉妾。宝黛为晴雯建芙蓉祠,命袭人看守。黛总揽家政,使贾府重新兴旺。不久宝玉点浙江巡抚,赴任剿除浙东洋匪并治理浙卤漕务,黛玉、芳官亦随任。途中黛玉梦遇其七世祖姑母天妃,授以五雷正法,以清妖氛。宝玉得黛玉之助,功成凯旋,封定国公,黛玉晋封宣文定武淑惠公主,芳官、五儿皆封淑人。宝玉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又收麝月、袭人等为侧室,与一妻十一妾于大观园曲尽室家之乐。
最新章节 :   第三十一回 汇群芳梦中说梦 结全案圆后重圆 更新时间 : 2022-04-22 21:34

作者作品
同类推荐
  • 剪灯新话

    作者 : 瞿佑

    多写烟粉、灵怪、爱情故事。可分三类:描写爱情。如《秋香亭记》写正常的夫妻生活已满足不了男主角,《金凤钗记》主要的情节是“私通小姨”,笔端时时流露赞赏之情;《联芳楼记》津津有味地夸耀郑生与薛氏两姊妹通奸;《申阳洞记》中的陇西李生对三个已被妖猴奸污的女子津津乐道。第二类写因果报应。如《令孤生冥梦录》写秦桧等的历代误国之臣在地狱里“身具桎梏,以青石为枷压之,”万劫不复。《绿衣人传》,写南宋奸相贾似道的侍女因与仆人相爱,被贾双双杀死。仆人托生后,侍女的鬼魂来与其相聚哭诉。《秋香亭记》写元惠宗至正年间,商生和表妹杨采采自幼相爱,长大后因战乱而天各一方,终于难成眷属,此篇寄予了作者的身世之慨。第三类反映文人的悲剧命运。第四类主要写人鬼、人仙奇遇的故事。如《华亭逢故人行》写洪武年间士人石若虚遇到故人的鬼魂,暗示了功臣的不幸。《水宫庆会录》写潮州士人余善文才华出众,但在人间不遇,却受到龙王器重,请到龙宫作文,返回人间后绝意功名,出家为道,后遍游名山,不知所终。

  • 醋葫芦

    作者 :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 金瓶梅

    作者 :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 后红楼梦

    作者 : 逍遥子

    《后红楼梦》是清代逍遥子撰写,或作白云外史撰长篇小说。该书撰成于嘉庆元年(1796年)或稍前。《后红楼梦》是《红楼梦》最早的一部续书。其情节从百二十回续起,写贾政回京途中于毗陵驿逮住了一僧一道,救回宝玉,晴雯借五儿尸还魂,黛玉凭借练容金鱼,尸体不腐,亦得还魂。还魂后的黛玉不顾宝玉的迷恋而专心悟道,后其兄林良玉赴京应试,将她许给友人姜景星,因而加剧了婚姻上的矛盾。此时贾府积债日深,无法支撑,贾政为借林家的财力,同贾琏、曹雪芹等谋划,不顾王夫人的反对,成就了宝玉与黛玉的婚姻,使得宝玉娇妻美妾,侧室盈庭,连袭人也归来做了半妻半奴的人。此书在情节和细节上,与原作有较好的衔接,添入的曹雪芹也是艺术上一个新尝试,大段的心理描写是该书的一种特色;而神仙因果则流入荒诞。虽然模仿前书,实则情趣各异。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 : 曹雪芹

    所谓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这些传抄过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见于各册首回首页首行。因第1回第8页楔子正文中“出则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句上,比他本多出“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15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19年(1754)。存十六回。即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第4回回末缺下半叶,第13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12行,行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