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仙鉴》,中国道教神仙故事及人物传记。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收入《正统道藏》。民国间上海广仓学窘有铅印单行本。作者自称有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独缺斯文”。因搜之群书,考之经史,订之仙传,集录得道仙真事迹,始自黄帝、下逮宋末,计745人,成此一书,以补《列仙传》、《神仙传》之缺失。又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简称《仙鉴续编》和《仙鉴后集》。盖以得辑历世上圣高仙真修实行之可纪者,以为方来证道真士之监戒,故名。神仙人物传说。正编五十三卷,计七百四十五人;续编五卷,计三十四人;后集六卷,计一百二十位女仙。共六十四卷,总八百九十九人。元赵道一编修。成书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续编和后集成书稍晚,当不早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此书在道教诸仙传中收录人物最多,网罗各种材料,详加考订,间注明引书出处,凡有异说者皆数说并存,是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神话小说史之重要材料。
最新章节 :
卷之六
更新时间 : 2025-03-22 11:58
作者作品
同类推荐
-
天仙心传
《天仙心传》,作者:[清]闵一得,《天仙心传》是一部在中国传统内丹学领域具有独特地位的重要典籍。 该书围绕内丹修炼的核心要旨展开阐述,以精炼且深邃的文字,将内丹修炼的原理、方法、过程等关键内容一一呈现。其着重强调“心传”,认为这是领悟和实践内丹之道的关键路径,主张修炼者以内在心灵的体悟与感悟为根本,探寻生命的真谛与超越之法。 在理论构建上,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阴阳学说、天人合一观念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修炼体系。书中所论及的修炼方法,既注重精气神的调养与凝练,又关注身心的和谐统一,为修炼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天仙心传》不仅在当时对道教内丹修炼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众多追求身心升华的修行者指明方向;而且在后世,它依然是研究中国传统内丹学、道教文化以及古代养生思想的珍贵资料,对于深入探究古人对生命奥秘的认知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断启发着后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
-
-
-
-
道德真经集解
四卷。宋赵秉文撰。赵秉文,滏阳 (今属河北磁县)人,兴定元年 (1217)授侍读学士。后晋礼部尚书仍兼侍读学士。撰有《道德真经集解》。赵秉文认为道与德相须而不相离,因此不将 《老子》分为 《道经》、《德经》上下篇。该书体例清晰,总论章旨,释文平允。除录赵秉文对《老子》解释外,又辑有王弼、唐玄宗、宋徽宗、司马光、王雱等诸家之说,并于行文之中加作者姓氏用以分别,又参儒佛之说以释道。如注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句,其注文为: “玄玄则极矣”明重玄之极致,用以总论其旨;又谓“常无者,佛氏所谓真空也。常有者,佛氏所谓妙有也”,是以佛学明道家之理。此书不但体现了赵秉文对老氏之学参悟透彻,而且所集众家注释,使原著佚者,以此书存其万一;原著存者,也可依此书校对。现存明 《道藏》本、《小万卷楼丛书》本。
作品章节
- 佛学宝典 04-14 儒理哲学 04-14 历史传记 04-14
- 诗词戏曲 04-14 文学艺术 04-14 玄学五术 04-14
- 学术杂记 04-14 天文地理 04-14 类书文集 04-14
- 外国名著 04-14 国学知识 04-14 学术杂记 04-14
- 文学艺术 04-14 佛学宝典 04-14 天文地理 04-14
- 玄学五术 04-14 儒理哲学 04-14 历史传记 04-14
- 诗词戏曲 04-14 类书文集 04-14 国学知识 04-14
- 外国名著 04-14 升序↑ 04-14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04-14
- 简介 04-14 目录 04-14 序、进表、仙鉴编例 04-14
- 卷之一 04-14 卷之二 04-14 卷之三 04-14
- 卷之四 04-14 卷之五 04-14 卷之六 04-14
- 卷之七 04-14 卷之八 04-14 卷之九 04-14
- 卷之十 04-14 卷之十一 04-14 卷之十二 04-14
- 卷之十三 04-14 卷之十四 04-14 卷之十五 04-14
- 卷之十六 04-14 卷之十七 04-14 卷之十八 04-14
- 卷之十九 04-14 卷之二十 04-14 卷之二十一 04-14
- 卷之二十二 04-14 卷之二十三 04-14 卷之二十四 04-14
- 卷之二十五 04-14 卷之二十六 04-14 卷之二十七 04-14
- 卷之二十八 04-14 卷之二十九 04-14 卷之三十 04-14
- 卷之三十一 04-14 卷之三十二 04-14 卷之三十三 04-14
- 卷之三十四 04-14 卷之三十五 04-14 卷之三十六 04-14
- 卷之三十七 04-14 卷之三十八 04-14 卷之三十九 04-14
- 卷之四十 04-14 卷之四十一 04-14 卷之四十二 04-14
- 卷之四十三 04-14 卷之四十四 04-14 卷之四十五 04-14
- 卷之四十六 04-14 卷之四十七 04-14 卷之四十八 04-14
- 卷之四十九 04-14 卷之五十 04-14 卷之五十一 04-14
- 卷之五十二 04-14 卷之五十三 04-14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 04-14
- 简介 04-14 目录 04-14 卷之一 04-14
- 卷之二 04-14 卷之三 04-14 卷之四 04-14
- 卷之五 04-14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 04-14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 04-14
- 目录 04-14 卷之一 04-14 卷之二 04-14
- 卷之三 04-14 卷之四 04-14 卷之五 04-14
- 卷之六 04-14 佛学宝典 03-22 儒理哲学 03-22
- 历史传记 03-22 诗词戏曲 03-22 文学艺术 03-22
- 玄学五术 03-22 学术杂记 03-22 天文地理 03-22
- 类书文集 03-22 外国名著 03-22 国学知识 03-22
- 学术杂记 03-22 文学艺术 03-22 佛学宝典 03-22
- 天文地理 03-22 玄学五术 03-22 儒理哲学 03-22
- 历史传记 03-22 诗词戏曲 03-22 类书文集 03-22
- 国学知识 03-22 外国名著 03-22 简介 03-22
- 目录 03-22 序、进表、仙鉴编例 03-22 卷之一 03-22
- 卷之二 03-22 卷之三 03-22 卷之四 03-22
- 卷之五 03-22 卷之六 03-22 卷之七 03-22
- 卷之八 03-22 卷之九 03-22 卷之十 03-22
- 卷之十一 03-22 卷之十二 03-22 卷之十三 03-22
- 卷之十四 03-22 卷之十五 03-22 卷之十六 03-22
- 卷之十七 03-22 卷之十八 03-22 卷之十九 03-22
- 卷之二十 03-22 卷之二十一 03-22 卷之二十二 03-22
- 卷之二十三 03-22 卷之二十四 03-22 卷之二十五 03-22
- 卷之二十六 03-22 卷之二十七 03-22 卷之二十八 03-22
- 卷之二十九 03-22 卷之三十 03-22 卷之三十一 03-22
- 卷之三十二 03-22 卷之三十三 03-22 卷之三十四 03-22
- 卷之三十五 03-22 卷之三十六 03-22 卷之三十七 03-22
- 卷之三十八 03-22 卷之三十九 03-22 卷之四十 03-22
- 卷之四十一 03-22 卷之四十二 03-22 卷之四十三 03-22
- 卷之四十四 03-22 卷之四十五 03-22 卷之四十六 03-22
- 卷之四十七 03-22 卷之四十八 03-22 卷之四十九 03-22
- 卷之五十 03-22 卷之五十一 03-22 卷之五十二 03-22
- 卷之五十三 03-22 简介 03-22 目录 03-22
- 卷之一 03-22 卷之二 03-22 卷之三 03-22
- 卷之四 03-22 卷之五 03-22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 03-22
- 目录 03-22 卷之一 03-22 卷之二 03-22
- 卷之三 03-22 卷之四 03-22 卷之五 03-22
- 卷之六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