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太上老君经律

    发布时间:2023-04-29 21:07

    太上老君经律  经名:太上老君经律。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慕集早期天师道戒律四种(缺二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三十九(简称七签本)。  太上老君经律  道德尊经戒  九行二十七戒。  老君百八十戒  已上男官同受。  太清阴戒  阙。  女青律戒  阙。已上女官受。  道德尊经想尔戒  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  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  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  此九行,二篇八十一章,集会为道舍,尊卑同科。备上行者,神仙;六行者,倍寿;三行者,增年不横夭。  道德尊经戒  戒勿喜邪,喜与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籙醮仪

    发布时间:2023-04-29 21:07

    洞神部威仪类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籙醮仪  经名: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籙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籙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籙醮仪  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  凡阅籙,常以甲子、庚申、本命、三会、三元、晦朔等日,卯酉二时。  次发炉  太上玄元五灵老君,当召功曹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炁正神,急上关启三天太上玄元正一道君,臣今正尔入靖烧香,以今某月某日吉辰,於某州县乡里谨依先师之法,简阅身中所佩正一盟威上仙上灵二十四阶宝籙中将军吏兵,以自防护,愿得八方正真生炁降入臣等身中,令臣自启速达,径御  太上至真无极大道玉皇上帝御前

  • 显道经

    发布时间:2023-04-29 21:06

    显道经  经名:显道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显道经  老子曰:人有五心,面有五色。力壮气盛,肌肤充溢。骨涌面白,血涌面赤,髓涌面黄,肌涌面黑,精涌面光,气涌面泽。体性各异,刚柔难成。或有聪明,或有迷塞,或有诚信,得道诀法,或有强梁,反白为黑,令道不明,慎勿授与。老子曰:人有盛衰,自在兆身。年立十五,神驻丹田。年立二十,精气益强。年立三十,势力横行。年立四十,头神损,白发生。年立五十,目神损,无光精。年立六十,藏神损,五喉伤。年立七十,足神损,行梁张。年立八十,阴神损,茎不强。年寿百二十为天年有道者度,无道者凶。不须远虑损精神,安心守靖,虚无淡泊,自为真人。 

  • 三洞枢机杂说

    发布时间:2023-04-29 21:06

      经名:三洞枢机杂说。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三洞枢机杂说  日用导引神仙初地门  每朝凌晨,或五更初,澄心静虑,握固存神,端严敷坐,屏绝缘务,寂无思念,想身於无身之中,存心於无为之境。是以和气聿然自至,即便叩齿七通,咽液七数。度度想液直至下丹田,日久成宝也。然後舒展体骨,为十二般导引。  一通百关,两手攀两脚头,三度,三度咽纳,不得出气。二左推右推,以一手串脚胫,攀脚面,又一手推脚肚。如此互换,以三为度。度度咽纳。三单展足,以一手托牀,一手攀脚头。如此互换各三数,度度咽纳。四双攀足,以两手攀一脚,如此互换三度,度度咽纳。五左右托空,以两手背锁,摆出其肘,缓缓

  • 净土决

    发布时间:2023-04-26 16:52

    续藏经   净土决 明 李贽集 净土决前引  温陵李卓吾曰。维摩大士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土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心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便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然则念佛者。念此净土也。参禅者。参此净土也。果何以别乎。故念佛者。必定往生净土矣。参禅者。亦岂能舍此净土。而别有所往耶。若别有所往。是二土也。非净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容如是也。参禅者。固不待往生矣。念佛者。亦岂待有所往而後生耶。若必待有所往而後生。则是此以念佛而往彼。彼以念我而来此。一来一往。亦是二土也。非净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不容如是也。故

  •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发布时间:2023-04-26 16:52

    续藏经   无门慧开禅师语录 (侍者)普敬.普通.了心.普礼.法孜.普岩.普觉.光祖.一见 录  无门老子早修杜多行。继参临济禅。一十五处道场随缘赴感。八万四千偈颂信口入玄。笼罩古今。犇趋缁白。雄辩彻  九重之听。神机感三日之霖。虽禅衲半涉於信疑。然朝绅竞为之称替。争知这老汉一似太虗空。两忘是非。何有愠喜。游戏如幻三昧。捞摝有缘众生。参徒口传。侍者笔授。未待涅盘时至。已同结集功成。不慕伊化金地於竹林园。不重伊挂草鞋於龙床角。不赏伊学牛头融入定於石室。不羡伊似法华言见礼於槐庭。叵耐四面阔无门。会使八风吹不动。沧洲居士久向声价。阻接笑谈有来函书。贻我方册。须知道信手拈来的。为得

  •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发布时间:2023-04-26 16:51

    续藏经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黄龙四家录第二) (侍者)子和录 (门人)仲介重编 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西安徐禧 序  熈宁二年洪州黄龙山南禅师宴寂。郡以其徒心师继焉。而陞座於县之云岩院。余邀同学十数人。焚香侧立。以听其所谓示众者。前此。余知有师矣。至是益信异之。遂定就学四年造焉。舍于堂之西房者。踰两月。早暮就学。一以其法。六年余游京师。复道山中。明年得告将家款师於寒谿之下岩院。由初比此亲承。而闻者甚详。旋踵忘之。莫能记也。  又明年。余为御史。其徒子和。乃集录其所甞闻。以属余为序。余复之曰。和孰为道。而汝师妄言之。孰为言。而汝曹妄听之。孰为言。且听者。而邀余

  • 五教章集成记

    发布时间:2023-04-26 16:51

    续藏经   五教章集成记 宋 希迪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集成记序  周易系辞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伸音)也。龙虵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故我毗卢遮那如来。按海印发辉。融金山特说。其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焉。  唐国师贤首尊者。得门而入。作一乘教义分齐。以示未悟。记释虽众。莫造其源。是以法真大师叹云。嗟乎宣政之来。佛祖奥义。经论大途。陆沉迨尽。耻贤首之业。没世而无闻。欲述自悟。大愿未终。奄然归寂。唯存焚析薪。自答同教策。心经连珠记。盛行於世。遂使华严宗义学。得以为矜式。(希迪)无似。滥制斯文。皆准大师乘教切当之说。以为主意。前诸记销文指事。亦间用之。而教章之旨

  •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发布时间:2023-04-26 16:51

    续藏经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门人)文智编 前序    灵源叟 惟清  禅师。即所谓古塔主者也。净行无垢。孤风绝攀。名重当年。诚非虗得。垂机接物。深指悟中。语直标宗。世多参究。然判两篇自已。列三要三玄。类聚因缘。品题缁素。与夫不见云门。而公称嫡嗣。情猜之士。或致讥评。是犹循器定空。刻舟寻劒。亲逢大药。反益沉痾。傥善退思。历然神会。则知彼上人者。岂徒然哉。禅者道宣。竦闻。通辩。请将其录镂板流传。仍乞斯言。为之冠引。实绍圣四年中秋日也。    云门村叟妙喜 宗  禅无传授。可传授者。教乘文字。先德语言而已。非心之至妙也。其至妙之心。贵不越一念而契证。苟如实契证。则教

  •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发布时间:2023-04-26 16:51

    续藏经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宋太平广记报应部目录上  卢景裕  赵文若  赵文昌  新繁县书生  蒯武安  睦彦通  杜之亮  慕容文策  柳俭  萧瑀  赵文信  刘弼  袁志通  韦克勤  沈嘉会  陆怀素  司马乔卿  孙寿  李观  豆卢夫人  尼修行  陈文达  高纸  白仁哲  窦德玄  宋义伦  李岗  王陁  王令望  陈惠妻  何澋  张玄素  李丘一  于昶  裴宣礼  吴思玄  银山老人  崔文简  姚待  吕文展  长安县系囚  李虗  卢氏  陈利宾  王宏  田氏目录下  李惟燕  孙明吾  三刀师  宋参军

大家都看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