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法句譬喻经

放逸品第十

法句譬喻经 法炬、法立 577 2022-10-17 19:55

  昔佛在世时。有五百贾客从海中出。大持七宝还归本国。经历深山为恶鬼所迷不能得出。粮食乏尽穷顿困厄遂皆饿死。所赍宝货散在山间。时有沙门在山中学。见其如此便起想念。吾勤苦学道积已七年不能得道又复贫穷无以自济。此宝物无主取之。持归用立门户。于是下山拾取宝物。藏著一处讫便出山。求呼兄弟负驰持归。方到道半。佛念比丘应当得度。佛便化作一比丘尼。剃头法服庄面画眉金银璎珞。随谷入山道逢沙门。头面作礼问讯起居。道人呵比丘尼曰。为道之法应得尔不。剃头著法衣。云何复庄面画眉璎珞身体也。比丘尼答曰。沙门之法为应尔不。辞亲学道山居静志。云何复取非其财物。贪欲忘道快心放意。不计无常。生世如寄罪报延长。于是比丘尼为说偈言。

  比丘谨慎戒放逸多忧愆

  变诤小致大积恶入火焚

  守戒福致喜犯戒有惧心

  能断三界漏此乃近涅槃

  是时比丘尼说此偈已。为现佛身相好光明。沙门见之悚然毛竖。稽首佛足悔过自陈。愚痴迷谬违犯正教往而不返。其将奈何。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若前放逸后能自禁是照世间

  念定其宜过失为恶追覆以善

  是照世间念善其宜少壮舍家

  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云消

  人前为恶后止不犯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于是比丘重闻此偈结解贪止。稽首佛足还到树下。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获道果证成阿罗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