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法句譬喻经

安宁品第二十三

法句譬喻经 法炬、法立 1303 2022-10-17 19:57

  昔佛在罗阅只东南三百里有山民村五百余家。为人刚强难以导化。宿世福愿应蒙开度。于是世尊化作沙门。至村分卫分卫毕竟。出于村外树下坐定入泥洹三昧。至于七日不喘不息不动不转。村人见之谓为命终。共相谓曰。沙门已死当共葬送。各持束薪就往烧之。火然薪尽佛从坐起。现道神化。光明照曜感动十方。现变毕讫还坐树下。容体静安怡悦如故。村人大小莫不惊惧。稽首谢曰。山民顽野不识神人。妄以薪火烧于未然。自惟获罪重于太山。唯垂慈赦不见咎怨。不审神人得无伤病乎。将无愁戚乎。将无饥渴乎。将无热恼乎。于是世尊和颜含笑。而说偈言。

  我生已安不愠于怨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我生已安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我行无病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众人有忧我行无忧

  我生已安清净无为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我生已安恬惔无事

  弥薪国火安能烧我

  尔时村中五百人闻说偈已。皆作沙门得罗汉道。村人大小皆信三尊。佛与五百人飞还竹园。贤者阿难见佛与得道者俱来。前白佛言。此诸比丘。有何异德乃使世尊自往临度。佛告阿难。我未下为佛时。世有辟支佛常处是山。去村不远在一树下欲般泥洹。现道神德便取灭度。村人持薪火就往烧之。敛取舍利著宝瓶中埋在山顶。各共求愿愿后得道。如是沙门灭度快乐也。缘此福故应当得道。是故如来往度之耳。佛说是时天人无数皆得道迹。

  昔佛在舍卫国精舍。时有四比丘坐于树下。共相问言。一切世间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淫欲。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嗔恚。一人言。世间之苦无过饥渴。一人言。天下之苦莫过惊怖。共诤苦义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问诸比丘属论何事。即起作礼具白所论。佛言比丘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元。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相残贼。吾我缚著生死不息。皆由于身欲离世苦。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怕然无想。可得泥洹此为最乐。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热无过淫毒无过怒苦无过身

  乐无过灭无乐小乐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乃获大安我为世尊

  长解无忧正度三有独降众魔

  佛说偈已告诸比丘。往昔久远无数世。时有五通比丘名精进力。在山中树下闲寂求道。时有四禽依附左右常得安隐。一者鸽二者乌三者毒蛇四者鹿。是四禽者昼行求食暮则来还。四禽一夜自相问言。世间之苦何者为重。乌言饥渴最苦。饥渴之时身羸目冥神识不宁。投身罗网不顾锋刃。我等丧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饥渴为苦。鸽言淫欲最苦。色欲炽盛无所顾念。危身灭命莫不由之。毒蛇言嗔恚最苦。毒意一起不避亲疏。亦能杀人复能自杀。鹿言惊怖最苦我游林野心恒怵惕。畏惧猎师及诸豺狼。仿佛有声奔投坑岸。母子相捐肝胆悼悸。以此言之惊怖为苦。比丘闻之即告之曰。汝等所论是其末耳。不究苦本。天下之苦无过有身。身为苦器忧畏无量。吾以是故舍俗学道。灭意断想不贪四大。欲断苦原志存泥洹。泥洹道者寂灭无形。忧患永毕尔乃大安。四禽闻之心即开解。佛告比丘尔时五通比丘则吾身是。时四禽者今汝四人是也。前世已闻苦本之义。如何今日方复云尔。比丘闻之惭愧自责。即于佛前得罗汉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