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是先生弟子记
公是先生弟子记

刘敞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公是先生弟子记〗四卷。宋刘敞(1019-1068)撰。刘敞为北宋著名经学家,世称为“公是先生”,故以其为书名。此编虽题作“弟子记”,似由其弟子记录而成,但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却认为,此书为刘敞自记成问答之言,并非由其弟子记录而成;《四库全书总目》亦说:“盖说言弟子之所记。而文格古雅,与敞所注《春秋》词气如出一手,似非其弟子所能。”书中以问答体,阐述了自己研经后的自得体会,并对王安石的“新学”观点进行了批驳,对程颢、程颐、欧阳修、苏拭等人亦有所指斥。认为“淫声出乎律吕,而非所以正律吕也”,“小道生乎仁义,而非所以明仁义也”。“八音不同物而同声,同声乃和;贤能不同术而同治,同治乃平”。“忘情者自以为达,悖情者自以为难,直情者自以为真,三者异造而同乱”。“学不可行者,君子弗取也;言不可用者,君子弗询也。”“无为而治者,因尧之臣,袭尧之俗,用尧之政,斯孔子谓之无为也”。诸如此论,都为有感而发,盖刘敞所处之时正为三党交证时期,而敞独萧然处于门户之外,故其所论比较平和。至于其称老子之“无为”,则为王安石新法所发;辨孟子之人皆可以为尧舜,则为王安石自命为圣人发,故其说不免稍激。作者为学独抱遗经,猖于声誉,不与伊、洛诸人倾意周旋,故其著作亦一仍其人,在北宋诸儒著作中,独树一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刘敞《墓志》及《宋史·刘敞传》均著录为五卷,《郡斋读书志》作一卷,清修《四库全书》时,厘为四卷。有《四库全书》及《知不足斋丛书》本传世。

2.21 万字 | 2022-03-30 08:11更新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菩提流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1.20 万字 | 2022-08-23 10:20更新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主要对辑录历代图书中有关佛教的事迹进行考证汇编。

2.77 万字 | 2024-08-26 08:31更新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法幢。心能弃舍一切利养。正善出家极善具圆。满足诸愿住涅槃道。唯一补特伽罗现居学地。所谓尊者阿难。诸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皆是一生补处。获诸总持得一切智。现前趣向一切智。

10.90 万字 | 2024-03-15 06:16更新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摄颂》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1.38 万字 | 2022-06-13 08:14更新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经翻译师不空所译。该经讲述了“仁王护国”的道理,所以又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仁王经》。本经文字简约,义理丰富,传入中国,先后共有四译,即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梁真谛、唐不空等译。此四种译本,晋、梁二译已经失传,仅存秦译和唐译。秦译和唐译内容相同,仅文字略异。

1.52 万字 | 2022-06-13 08:19更新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七卷,宋西天三藏朝奉大夫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译。高明肇分三辰方乃序其次。厚载初定万汇於以发乎端。清浊之体既彰善恶之源。是显然后以文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利益之功同归於理。於是乎像法来於西国。真谛流於中夏。洞贯千古真实之理。无以穷囊。

6.41 万字 | 2022-06-17 15:02更新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悲分陀利经》,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8.97 万字 | 2022-10-24 16:36更新

金刚三昧经
金刚三昧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刚三昧经》,是佛在四十九年说法中对于三十年宣讲“般若”智慧的一个概述。佛陀在世间最黄金的生命里,用了大量的精力宣讲“般若”智慧,可谓是用心良苦。也可见在佛法中智慧是到彼岸的唯一钥匙。而金刚三昧经中所涉及的佛的“根本智”,是层次较深的,是与菩萨和大阿罗汉所讲。可以说是所有般若类经典的总纲。空性,无相,不可得,不可说,不思议,是所有般若类经典的核心,也是佛智慧的核心。所以经中最后说,受持此经,其他一切经典都用不着看了。意思是若能悟到佛的智慧,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无我无别的境界。一切就回到了空寂的状态。不光是这部经,如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等等经典,若能明心见性,则能明白部部经典所讲的其实并无不同。

1.42 万字 | 2022-11-03 13:09更新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十住断结经》十卷,竺佛念所译,又名《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此经涵盖了十住品、十定品、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等内容,但都不完整。此经计有三十四品,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无法将其与某一品会相对。

13.20 万字 | 2022-11-06 14:45更新

中阴经
中阴经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中阴经》是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翻译的佛教经书,二卷十二品。《高僧传·竺佛念传》云:"自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

1.68 万字 | 2022-11-11 08:05更新

无明罗刹集
无明罗刹集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明罗刹集》,佛教典籍,经名,一卷,失译,引郁禅耶城折吒王降伏疫鬼为喻,以明如来逆观十二因缘破无明之罗刹也。

1.22 万字 | 2022-11-17 15:26更新

诸法无行经
诸法无行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诸法无行(hèng)经》,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s/a。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阐说诸法之实相,原无善恶等分别。同本之异译,有隋代阇那崛多译之诸法本无经三卷、宋代绍德等译之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皆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

1.73 万字 | 2023-01-11 11:21更新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教观撮要论》,四卷 宋佚名著,日本觉潭序,缺卷一、二,附顽空述三千说(后佚)。

2.25 万字 | 2023-05-16 13:29更新

续佛祖统纪
续佛祖统纪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佛祖统纪》,该书为《佛祖统纪》续编

2.25 万字 | 2023-08-31 20:04更新

不退转法轮经
不退转法轮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

4.14 万字 | 2024-03-15 06:17更新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资粮全集,八卷,明庄广还辑并序及后序、募刻疏,全书六卷,前后集各一卷,有图,附中峯、西斋怀淨土诗,袾宏校正并序,陆光祖序,仇云凤序,庄芳林跋。嘉本沉广近直音略训并像赞佚失,今补录。收于《卍续藏》第108册中。全书分前集、净土往生章、净土起信章、净土誓愿章、净土斋戒章、净土日课章、净土兼禅章、后集等8卷,为古人辑录之初机入门书。书中所辑录各条之后,尚附作者之考证或按语,以利阅读。

7.47 万字 | 2024-03-19 19:26更新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宋处元述,日本秀云序。

17.72 万字 | 2024-03-26 19:42更新

四教仪集解
四教仪集解

从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四教仪集解》,凡三卷。宋代天台宗僧从义撰。又作四教仪集解、四教集解、天台四教仪科解。阐解谛观之天台四教仪。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

13.44 万字 | 2024-03-26 19:41更新

禅苑蒙求拾遗
禅苑蒙求拾遗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一卷。作者不详。为补充《禅苑蒙求瑶林》之作,四言韵文,收“少林斥相”以下至“大沩念诵”止,共144则,征引《碧岩录》、《人天宝鉴》、《林间录》诸书加以注释。收入《续藏经》。

2.68 万字 | 2024-08-26 08:2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