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文总集繁多,但仅选明人自己诗文作品的总集数量相对较少.何乔远《皇明文徵》基本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反映有明一代诗文概况的总集.虽其编纂的的体例与前人编选总集相较无多大发明,但在选录标准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另外,无论是何乔远本人的文学观点,还是《皇明文徵》自身的编纂思想,都对黄宗羲编纂《明文海》产生了较大影响.
92.72 万字 | 2023-02-13 22:00更新
经名: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元人徐道龄撰,书成于元统二年(1334)。以斋戒内练法术注解经文。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3.57 万字 | 2024-12-07 17:57更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象头山中。与大刍众七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诸有所作悉已成办。释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妙心俱得解脱。诸心自在到胜彼岸。善入法界建立法幢。心能弃舍一切利养。正善出家极善具圆。满足诸愿住涅槃道。唯一补特伽罗现居学地。所谓尊者阿难。诸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皆是一生补处。获诸总持得一切智。现前趣向一切智。
10.90 万字 | 2024-03-15 06:16更新
《物不迁正量论》,二卷,明镇澄著并序,李天麟序。在《物不迁正量论》中,镇澄借圣言量与比量(一种逻辑论证方法)对僧肇的“性住”说法进行了批判并以此建立起自己的“不迁正义”,不同于以往的现量方法,从他开始,佛教哲学的论证出现了一种转向。镇澄作为华严学者,把因明理论提升到了辩证法的高度来发展。
2.35 万字 | 2023-05-16 13:34更新
《九云记》是清代无名子撰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才子九云记》,又名《九云楼》。九卷三十五回。 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叙述杨少游建功立业的一生,以及同郑琼贝、秦彩凤、桂蟾月等八位佳人的爱情婚姻故事。
21.86 万字 | 2022-06-13 21:10更新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禅宗颂古有四家焉。天童雪窦投子丹霞是已。而寔嗣响於汾阳。夫古者。古德悟心之机缘也。颂者。鼓发心机使之宣流也。故其义或直敷其事。或引类况旨。或兴惑发悟。以心源为本。成声为节。而合契所修为要。然非机轮圆转。不昧现前。起後得智之亲境。不能作也。昔人以雪窦天童。比之孔门游夏。拟为颂圣。有以也哉。顾诸古在灯录。以灯录行一为颂本。
2.49 万字 | 2023-06-30 14:21更新
《蓝公案》又名《鹿洲公案》、《公案偶记》,作者是清代循吏蓝鼎元,共两卷二十四则。主要叙述了作者处理政务,审判案件,破除迷信的经历,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12.63 万字 | 2022-03-05 18:24更新
《归莲梦》共十二回,题“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作者的真实身份与姓名已不可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明代后期。小说写的是明朝山东泰安州乡民白双山夫妻,因为天旱,颗粒无收,被双双饿死,留下了个十二岁的女儿。
7.56 万字 | 2023-04-22 18:20更新
此经凡四译今存者三。其一则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成四卷。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二则元魏菩提流支译成十卷。曰入楞伽经。其三则唐实叉难陀与复礼等译成七卷。曰大乘入楞伽经。盖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达磨西来以授二祖曰。吾有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盖宋本也。以故其传独显。然文字简古难读。昔法亲布衲谓正受禅师曰。此圣智境界非粗心者可入。子欲入之当有方便。正受进曰愿闻其说。衲曰子试取魏唐二译十七卷。置于宋译四卷之左右。证其神观参考妍味。则可以入是经矣。
17.50 万字 | 2023-09-11 16:34更新
《医界镜》是实据郁闻尧《医界现形记》稍加改易而成,光绪三十四(1908)年铅印本,作者署“儒林医隐”。二十二回。
8.79 万字 | 2022-05-05 17:15更新
唐林慎思撰。林慎思有《儒范》七篇,辞艰理僻,不为时人所知,复研精思,再着一书。书编成,用《易林》卜筮,得《蒙》之《观》卦,有“伸蒙入观”之语,因用为书名。是书,采引前代君臣事迹,设为问答,说明治世之道。
0.74 万字 | 2022-05-16 16:34更新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四卷,宋可度详解,明正谧分会,日本亮润重刻序,明海眼合刻序,传灯总序,广镐跋,有科文。
42.97 万字 | 2024-03-20 10:35更新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 均州参军等职。《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虎钤经》,明刊本,下同),重视人(主要是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
8.26 万字 | 2022-10-03 21:46更新
《兵经百言》为中国古代兵书之一,《兵经》全书共分三个部份,上卷智部,28字条,主要讲设计用谋的方法、原则;中卷法部,44字条,主要讲组织指挥及治军的方法、原则;下卷衍部,28字条,主要讲天数、阴阳及作战中应注意的问题。该书作者揭暄,字子宣,明末广昌人。史载:“暄少负奇气,喜论兵,慷慨自任。独闭门户精思,得其要妙,著为《兵经》、《战书》,皆古所未有。” 清军攻陷南京之后,揭暄与父衷熙举兵奋起抗清。时父子二人赫赫名声,响震江闽之间。后来,清兵攻占福建,揭暄遂归隐山林,最后幽抑而终。
1.51 万字 | 2022-11-04 16:23更新
《海游记》是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六卷三十回,不题撰人。或曰书前作序者观书人即为作者,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海游记》是一部描写海外国度的小说。小说假托管城子在海外异邦游历的故事,写了一僧一道两个骗子的男盗女娼、栽赃嫁祸、杀人夺妇、恩将仇报等诸多劣径,讥讽了黑暗社会中的官场恶迹与世风颓败,重在针砭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写岛上徐玉徐公子乐善好施、出身高贵、品性贤良,来与之对比,加深揭露程度与讽刺意味。作者借《海游记》中的海外岛国的故事来寄托对天朝现实的失望和自己的社会理想,是一部具有海洋文化背景的社会改革小说。
3.54 万字 | 2022-04-21 22:33更新
《林间录》,佛教杂著。宋惠洪著。二卷,后录一卷。采用笔记体裁,记叙名僧嘉言善行,僧家故事。通过发表议论,阐发禅理。文笔流畅、词藻华丽,工于润色,为佛教著作中少见。通行本为影印续藏经本。后录1卷,所载皆《石门文字禅》卷17至卷20之文,为后人附入。近人陈垣在《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评此书“《提要》谓其书多订赞宁《高僧传》诸书之伪是也。《林间录》一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订赞宁《宋高僧传》诸书之讹。又往往自立议论,发明禅理,不尽叙录旧事也。(《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故此书有所创新,有一定学术价值。
5.11 万字 | 2023-08-25 09:0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