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破论
七破论

陆西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七破论》是陆西星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

0.29 万字 | 2023-05-03 07:28更新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彭耜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宋彭耜编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决类。

1.28 万字 | 2023-05-14 07:32更新

童蒙训
童蒙训

吕本中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童蒙训 》,一名《西垣童蒙训》。南宋吕本中撰著,基本上是一本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著作,也包含有成人修已治人之道。吕本中原属北宋故家,元祐遗老,成年后虽与程门游酢、杨时、尹焞交游,但幼时不名一师,多本于家传。《童蒙训》上绍原明(吕希哲,本中的祖父)。下启伯恭(吕祖谦,本中之孙),多录取大儒名言,述根本经训,集师友杂说,书正论格言。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当以儒家《孝经》等经典为本,融通诸子百家。

1.96 万字 | 2023-12-28 08:47更新

法华五百问论
法华五百问论

湛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华五百问论》,凡三卷。唐代湛然(711~782)着。又称法华经五百问论、五百问论、释疑。收于卍续藏第一○○册。为中唐时期法华经之注释书,针对慈恩大师之法华玄赞所说,而以天台宗之立场斥难之。全书采问答形式,总数约有五百,故名五百问论。内容为天台一乘家、法相五姓家之论诤,主要论点以定姓二乘之成不成问题、一乘三乘之权实问题为主干,网罗三车四车论、法华论之四种声闻、摄大乘论之四意趣、法华经寿量品之正宗流通论等,有关天台、慈恩两家所有重要问题而见解不同之处,加以论议。

10.69 万字 | 2024-03-26 19:43更新

十诵律
十诵律

弗若多罗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叙述,故有此称,为萨婆多部(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之广律。此律之梵本多已发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陀所制定之戒律,故各部派所传,原则相同,但细部则不一致。十诵律首举比丘戒法有波罗夷法四条、僧残法十三条、不定法二条、舍堕法三十条、波逸提法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四条、众学法一○七条、灭诤法七条,合计二五七条,除戒条外,并一一解说。其次为七法、八法、杂诵二法等十七法(十七章),系说明僧伽之组织与管理,约为他律之犍度部。其次说明比丘尼戒,计三五五条。最后附增一法、优波离问法与比丘诵。唐代义净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十诵律与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同为有部之根本律。兹以十诵律与有部毗奈耶五十卷及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相较,义净所译者相当于十诵律之比丘、比丘尼戒法,而内容较十诵律广泛,多载录本生因缘故事。据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序录载,大迦叶所传之法藏原为八十诵,至优波掘多时,因恐后世钝根者无法完全受持,遂删为十诵。或谓罗什所译者系迦湿弥罗国所传之略律,义净所译者则系摩偷罗国所传之广本。又传来我国之四广律中,十诵律最早译出,盛行于南方,南朝之僧业、僧璩、道俨、智称等师皆精研此律。

64.87 万字 | 2024-03-31 08:56更新

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

道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亦称《传灯录》。佛教禅宗史书。北宋道原著。三十卷。佛教常以灯喻佛法,禅宗以法传人,有加灯灯相传而辗转不绝;因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故名。全书内容大抵取材于唐《宝林传》和五代《祖堂集》诸书。用记言体,按传法世系记载禅宗传说的过去七佛至法眼文益法嗣,共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附有语录者九百五十一人。卷一、二述过去七佛、西土二十七祖;卷三记东土五祖;卷四为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旁出法系;卷五为慧能法嗣;卷六至十三为慧能弟子南岳怀让法嗣,含沩仰宗、临济宗法系;卷十四至二十六为慧能弟子青原行思法嗣,含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法系;卷二十七至三十为外宗“禅门达者”传、名禅师语录和颂诗等。此书曾由真宗命翰林学士杨亿等润色,相当于官史。是研究禅宗历史的重要材料。此后凡佛门史著多效取灯录名之,遂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等,后普济汇“五灯”为一编,题《五灯会元》。另外,其记言体深深影响到宋明史著的写法,如朱熹的《伊洛渊源录》、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等皆仿而作。宋、元皆有单刻本,元、明、清藏经均录。现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一。

66.27 万字 | 2024-03-31 08:56更新

般若灯论释
般若灯论释

清辨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守龙树以来中观学者之传承为其本位,故不仅处处论破外道及小乘各派之邪见,且批判同是中观派的佛护论师之学说。另一特点即针对瑜伽派之立场,本论之主张一反历来中观学者之观点,尤以对世俗谛与胜义谛之见解更是大异其趣。此外,本论之作者擅长运用因明论理,全书之中,论式结构锐利巧妙,宗因喻各支完备整然,并以之击破反对论者之立义;此为本书另一特点。本论之梵文原本今已不存,汉译本颇不完备。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中,题为般若灯根本中论颂(梵Prajn~a^ -pradi^pa-mu^lamadhyamaka-vr!tti ),迄今犹存,较汉译本受学者之重视。本论之注疏较著名者有观誓(梵Avalokitavrata )之般若灯疏(梵Prajn~a^pradi^pa -t!i^ka^ ),为了解印度末期中观派与瑜伽派之重要资料。

17.55 万字 | 2024-03-31 08:57更新

礼记
礼记

戴圣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1.98 万字 | 2023-04-14 08:50更新

大明度经
大明度经

吴支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全称《大明度无极经》,亦称《大明无极经》,简称《大明经》、《明度经》。佛教经典。三国吴支谦译。是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的异译本。

5.76 万字 | 2022-06-14 09:03更新

修行本起经
修行本起经

竺大力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修行本起经》,梵名Ca^rya -nida^na 。凡二卷。后汉竺大力、康孟详共译。又作宿行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降生,乃至出家、成道之事历。修行本起经为佛传第一分,另外之中本起经(昙果、康孟详共译)为佛传之中分,二经具有连带关系。本经卷上分现变、菩萨降身、试艺三品;卷下为游观、出家二品。异译本有吴·支谦所译之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西晋聂道真所译之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

1.81 万字 | 2022-09-08 13:02更新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菩萨本行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三卷。共收佛教本生故事十二个,旨在宣扬布施的重要性以及因果报应、修福积德等思想。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2.42 万字 | 2022-10-14 08:04更新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般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全书计分序品、报恩品、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厌身品、波罗蜜多品、功德庄严品、观心品、发菩提心品、成佛品、嘱累品等十三品。本经的成立系以《般若》、《维摩》、《法华》、《华严》、《涅盘》等大乘佛教思想为基础,而建立三界唯心唯识说。在实践方面,本经主张弥勒信仰,按经中所述也可随意往生十分方净土,教人应持守瑜伽、梵网等大乘戒,并劝修《真实经》等所说的三密修行。保留部分以欲望克欲望的劝解理念。是佛教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

6.35 万字 | 2022-10-18 14:08更新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悲分陀利经》,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8.97 万字 | 2022-10-24 16:36更新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

阇那崛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阇那崛多译,僧昙、费长房、刘平等笔受。原有彦琼制序,今不存。本经是以昙无德部所传的佛传为主,集合摩诃僧祇、萨婆多、迦叶维(一作迦叶遗,迦叶惟)、尼沙塞(一作"弥沙塞")四部所传,以及《譬喻经》等异说而成的一部综合佛传,并以昙无德部的《释迦牟尼佛本行》的经名为本书名,而称为《集经》。

45.67 万字 | 2022-10-25 07:57更新

佛说大乘智印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

智吉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大乘智印经》,五卷,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诏译

1.85 万字 | 2023-01-12 14:05更新

持人菩萨经
持人菩萨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持人菩萨经》,西晋,竺法护译

2.72 万字 | 2023-01-15 16:17更新

一切经音义
一切经音义

释慧琳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凡开元录入藏之经典二千余部,一一徧释,引书几七百种。隋唐志著录久佚不传之作,如广仓、字统、字指、字书、韵略、韵诠、纂韵、韵英、桂宛、珠丛、文字集略、开元文字音义,固独赖其征引;而如张戬考声集训、古今正字、文字典说、文字释典诸书,并隋唐志亦未著录。即传世之书,引说文则声义并载;引玉篇有野王案语,与杨守敬在日本访得之详本及万象名义之据本合;引国语则唐固注,引孟子则刘熙注。此外文佚秘籍,不可殚记。诚小学之渊薮,艺林之鸿宝。慧琳是在玄应书的基础上所做的增补,因此,慧琳之书已经包含了玄应书的内容。

142.18 万字 | 2023-02-20 20:49更新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38.53 万字 | 2023-03-21 20:44更新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王契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上清灵宝大法》,原题宁全真授、王契真纂,出于南宋。系宋元符箓道派道法总集之一。凡二十七门,六十六卷。

48.25 万字 | 2023-03-23 11:40更新

金刚经科仪
金刚经科仪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刚经科仪》,一卷,附心经科仪,清谈建基录,首题金刚经科仪宝卷,又题销释金刚科仪,尾题销释金刚经科仪。

2.24 万字 | 2023-05-16 09:4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