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史通俗演义》又称《樵史》《樵史演义》,是清代江左樵子编辑的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共八卷四十回,成书于清初。小说记叙了明朝天启、崇祯、弘光三朝二十五年间的史事,表现了明栩与满酵政权的民族对抗、明钢与农民义军的阶级对抗及明朝内部客魏阔党与东林、复社之间的激烈党争这三大社会政治矛盾。其中所叙魏忠贤之祸国殃民,尤为触团惊心,使读者看蓟明朝珰祸之宿疾何等严重。作者将三种矛盾交织于一轶,反映出明朝灾亡的主要原因。小说所记史事,多为实录,其中虽然不乏某些珍贵史料的记载,但在艺术上比较平庸。
17.33 万字 | 2023-05-03 15:56更新
《薛刚反唐》的故事讲的是: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全部传记。
16.10 万字 | 2023-05-16 16:23更新
《开关衍绎通俗志传》是明代周游所作长篇小说,一名《开辟演义》、《开辟衍绎》,六卷八十回。成书于明崇祯年间。 所述自盘古开天辟地起,到周武王伐纣止,是一部讲史小说,收罗了不少历代的神话传说,但也杂有迷信之说,文字比较枯燥。其内容杂糅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实,把神话传说也都当作了历史。 作品宣传佛教思想,民本思想,歌倾贤明君主,有一定进步性。
10.57 万字 | 2023-05-16 16:25更新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作者是李雨堂。演绎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杨、包、狄与奸相庞洪(即庞吉)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5.75 万字 | 2023-05-19 08:18更新
本书主要记载了似道丧师辱国,文天祥兴失勤王,张世杰焦山败绩,郑虎臣漳州诛奸,而后战国众群臣逃亡,天祥冒死求二王等爱国之情操,把中原流血流汗的众多最亲爱、最崇拜的英雄在零丁洋上发大声唤国魂、出死力保民族的最凄惨、最失志的景象与出师未捷,颈血横飞,国,国破种衰,君臣投海描写的栩栩如生。悠悠千载,在此书中所体现,用此来纪念被亡孤魂于海上,唤国魂于海上的祖国大人物。
11.12 万字 | 2021-03-31 06:25更新
《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是明代无名氏(一说徐渭或郭勋)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分为十卷,共八十回。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英烈传》写的是朱元璋率群雄英烈推翻元朝统治、剪除割据势力、建立大明王朝的故事。《英烈传》的作者扣紧题名,浓墨重彩地塑造出皇明开运时期叱咤风云的英烈群像。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贩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
20.36 万字 | 2021-06-01 16:04更新
《民国演义》为蔡东藩所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88.70 万字 | 2022-03-19 19:46更新
《狄青演义》是讲述北宋名将狄青的一本历史人物演义小说。作者李雨堂,号西湖居士,清代人。《狄青演义》叙述了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以及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5.68 万字 | 2022-03-27 19:35更新
《瓜分惨祸预言记》是以所谓预言的方式详叙中国光绪甲辰(1904)之后,万民遭劫,全国为墟,积骸成山,流血成河的惨祸的,并于其中勾勒了一般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以死保国,为留得最后一方剩山残水片土只壤而竭尽心力的悲壮形象。朝廷官府拱手相让,民人百姓醉死梦生,瓜分之祸危在旦夕。
5.93 万字 | 2022-04-19 21:09更新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是清代文言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原名《纲鉴廿四史通俗衍义》《廿四史演义》,一名《纲鉴通俗演义》《纲鉴演义》《纲鉴廿四史通俗演义》,又名《历朝史演义》、《中国历代兴亡鉴通俗演义》。二十六卷四十四回。题“新昌吕抚安世辑,男维城京周、维垣辅周、维基起周同校”。成书于清雍正十年(1732)。
55.36 万字 | 2022-06-20 22:03更新
《梼杌闲评》是明代佚名(一说为李清)创作的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全称《祷杌闲评全传》,又名《祷杌闲评明珠缘》《明珠缘》,五十卷五十回,成书于明崇祯年间。《梼杌闲评》是一部直接反映明末政治生活的小说,作品严厉谴责了魏忠贤勾结客氏紊乱朝政,镇压东林党和复社进步文人、谋倾明社的种种罪行,攻击矛头直指阉党。该小说在描写明末的社会事件及风俗习尚上也比较真实生动,但是作者往往把严肃的政治斗争蒙上一层冤冤相报的迷信色彩,削弱了作品的揭露、批判力量。
34.60 万字 | 2022-07-16 08:17更新
《唐代宫廷艳史 》,作者许啸天,是一本中国古籍。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刻画了宫闱生活。
66.02 万字 | 2022-08-11 10:05更新
《春秋列国志传》,又名《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列国志传》、《列国志》、《周朝秘史》。明万历乙卯(1615)年刊本。十二卷114回。题“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余邵鱼,字畏斋,明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万历时余象斗重刻此书,呼为“先族叔翁”。象斗约嘉靖末至崇祯间人,则邵鱼当为嘉隆时人。据正史记载及民间传说,全面叙述了春秋战国史事。其后,明代冯梦龙重新改写此书成《新列国志》(东周列国志)一百零八回。现存版本:明内府抄本,有彩绘插图,眉栏横标文中重要节目。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字。万历丙午(1606)三台馆余象斗重刊本,上评,中图,下文,正文十三行,行二十字,每卷题“新刊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象列国志传”,“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书林文台余象斗评释”。〔藏上海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大连图书藏残本。梅园梓行本,内封书题为“全像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卷端题“新刻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国志传”,目次页题作“新刻史纲总会列国志传”,有陈眉公序文,可能是后加的。(以上据刘修业书目提要)上几种均为八卷本。
40.38 万字 | 2024-04-28 21:17更新
《台战演义》,章回小说。二集十二卷。近代无名氏著。叙大将军刘永福于安南抗清,百战百胜,后移师台湾。甲午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将台岛割与倭寇。倭寇登台后,陷台北、基隆。刘大将军与丘逢甲等连出奇计,大挫倭兵,并擒倭酋桦山氏,台民誉之为“撼山易,撼刘家军难”。本书以台战史实为背景,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2.02 万字 | 2024-08-28 09:39更新
《昭君艳史演义》,十八回,有人辑为《四大美人艳史演义》 。故事多采自野叟和民间传说而成。这四部书皆无淫词秽语,或因写胡俗及安禄山为胡人而遭禁。署“古吴素阉主人编,茂苑钟花小史阅”,作者真实姓名不可考。作者以史写实,以历史事实去写,写出了昭君希望边塞和平的愿望,同时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也将男女主两人之间的感情故事描绘的很棒,两人感情的细腻也让人羡慕。
2.77 万字 | 2024-08-28 09:49更新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68.81 万字 | 2023-04-22 17:4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