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雅歌词

时间:2022-07-04 21:15

(宋) 鲖阳居士

 

    陈振孙云:“《复雅歌词》五十卷,题鲖阳居士序,不著姓名。末卷言宫词音律颇详,然多有调而无曲。”是直斋已不详此书为何时何人所著。徐光溥自号录,亦无鲖阳之名。明刻重校《北西厢记》引李邴调笑令,云出《复雅歌词?后集》。知其书又分前后集。观陈元靓《岁时广记》所引,知其体例与《本事曲子集》、《古今词话》及《本事词》、 《诗词纪事》俱见岁时广记。相类似,同可视为最古之词林记事。顾徐釚《词苑丛谈》、张宗橚《词林纪事》、冯金伯《词苑萃编》中,俱未引及。盖隐晦已久,因辑存之,俾谈艺者有所考焉。万里记。

    余按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好词选》序谓复雅一集兼采唐宋迄于宣和之季,凡四千三百余言,可见此书搜采之繁富,但久已不传,殊为可惜。圭璋记。


复雅歌词

陈汝羲

  熙宁八年乙卯,杨绘在翰林,十二月立春日肆筵,设滴酥花。陈汝羲即席赋减字木兰花云:

    纤纤素手。盘里酥花新点就。对叶双心。别有东风意思深。   琼沾粉缀。消得玉堂留客醉。试嗅清芳。别有红萝巧袖香。岁时广记八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孤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词乃东坡居士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头兼怀子由,时丙辰熙宁九年也。元丰七年,都下传唱此词。神宗问内侍外面新行小词,内侍录此进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上曰:“苏轼终是爱君。”乃命量移汝州。岁时广记三十一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集作枫落。吴江冷。

    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吴江冷,非所安也。此词与考盘诗极相似。类编草堂诗馀一引鲖阳居士云

     案至正本草堂诗馀后集下,引上节作衡阳居士云。类编本改衡阳作鲖阳,殆必有据。(圭璋案直斋书录解题作鲖阳。)

万俟咏

  景龙楼先赏,自十二月十五日便放灯直至上元,谓之预赏。万俟雅言作雪明鳷鹊夜慢云:

    望五云多处春深,开阆苑、别就蓬岛,正梅雪韵清,桂月光皎,凤帐龙帘萦嫩风,御座深翠金间绕。半天中、香泛千花,灯挂百宝。   圣时观风重腊,有箫鼓沸空,锦绣匝道。竞呼卢,气贯调调字据历代诗馀三十七补,花草粹编九作彫,即调字之误。欢笑。暗里金钱掷下,来侍燕歌,太平睿藻。愿年年此际,迎春不老。岁时广记十一

  万俟雅言作凤皇枝令,忆景龙先赏。序曰:“景龙门,古酸枣门也,自左掖门之东,为夹城南北道,北抵景龙门。自腊月十五日放灯,纵都人夜游。”妇人游者,珠帘下邀住,饮以金瓯酒。有妇人饮酒毕,辄怀金瓯。左右呼之,妇人曰:“妻之夫性严,今带酒容,何以自明,怀此金瓯为证耳。”隔帘闻笑声曰:“与之。”其词曰:

    人间天上。端楼龙凤灯先赏。倾城粉黛月明中,春思荡。醉金瓯仙酿。   一从鸾辂北向。旧时宝座应蛛网。游人此际客江乡,空怅望。梦连昌清唱。同上

  宣和间,万俟雅言中秋应制作明月照高楼慢云: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   宫妆。三千从赭黄。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玉座频燃绛腊,素娥重按霓裳。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岁时广记三十一

李邴

  调笑八叠莺莺,又作李邴词:

    何处。长安路。不记墙东花拂树。瑶琴理罢霓裳谱。依旧月窗风户。薄情年少如飞絮。梦逐双东堂词作玉。环西去。重校北西厢记三引后集

    案此毛滂东堂词,复雅歌词以为李词,未知孰是。

李清照词谱作无名氏

    【忆王孙】赏荷云锁重楼帘幙晓。词谱作湖上风来波浩渺,与乐府雅词合,非是。秋已暮、红稀香小。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 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应也词谱无也字。恨人归早。花草粹编

五  词谱二

无名氏

    【惜寒梅】看尽千花,爱词谱作喜。寒梅、暗词谱作却。与雪期霜约。雅态香肌,迥有天然澹泊。五侯园囿恣游乐。 凭栏处、重开绣幕。秦娥妆罢,遥相纵艳□□洛。词谱此咎作远相从艳过京洛。    天涯再见素萼。似凝然词谱作愁。向人,玉愁寂寞。江上飘零,怎把芳心付托。那堪风雨夜来恶。便减动一分瘦削。直须沉醉,尤香殢云,词谱作雪。莫待吹花草粹编作改,从词谱正。落。花草粹编十  词谱二十八

论七夕故事

  七夕故事,大抵祖述张华《博物志》、吴均《齐谐记》。夫二星之在天为二十八舍,自占星者观之,此为经星有常次而不动。诗人谓“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者,以比为臣而不职也。夫为臣不职,用人者之责也,此诗所以为刺也。凡小说好怪,诞妄不终,往往类此。天虽去人远矣,而垂象粲然,可验而知,不可诬也。词章家者流,务以文力相高,徒欲飞英妙之声于尊俎间,诗人之细也夫。岁时广记二十六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