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舟先生全真直指

时间:2023-06-18 19:36

  经名:纸舟先生全真直指。元金月岩编,黄公望传。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纸舟先生全真直指

  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编

  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

  夫全真之学,直究玄宗,乃单明向上大道,非小乘众学杂术之比。自五祖七真出,而天下得道者,皆直指自证,以心印心,而不立片文只字,其妙在此。後世有学者众,其所师得人,则其说皆合符节。所师非人,或受顽坐枯心,或吞精咽气,或存心想肾,或杂傍门,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且全真把柄,於父母未生前,真已全矣。生亦不增,死亦不减。若人以心印空,觉悟本真,则真自全,金丹之道具,而大药之基立矣。或谓金丹乃神仙之道,必有口授师传密语。或指大道,谓之单修性宗,不违命宗,不得成仙道。今为大众破此一疑。谓如鱼化为龙,朽麦化为蝴蝶,雀入水化为蛤,蛤化为飞鹑,贞女化为石。彼此以有情而化无情,无情而化有情。或自己一念坚固而化,为触阴阳二炁而化。以物性论,则有飞潜动植之不同;以形质论,则有鳞甲羽毛之差别。其神奇不测也如此。安有所谓真师密传口授之妙。物之较人,天地悬隔。人为万物之灵,若能悟全真之妙,念念相续,专炁致柔,照一灵而不昧,返六用以无衣,守一忘一,至虚而静极,静极则性停,性停则命住,命住则丹成,丹成则神变无方矣。人之化仙,即与物之念坚,触炁而变化,无有异也。其奈今之学者,根器浅小,信道不笃,疑情日生,正因日灭,不下苦工夫,希望立地成道。殊不思立地成道之人,皆是千生万世栽培善果,到此时行满功成,立地成道矣。今凡肉质,行既不正,功又不修,若欲丹道立成,远之远矣。今将七真形神俱妙,七返合同印子,入室节目,开列于後。未免云翳虚空,无风起浪,谓如不信贫道此语,直待锺吕亲传也。只得一半,如何是那一半,石女飞行,木人称唤。

  金丹之祖 造化之宗

  罔象起天地,全真亘古今。

  便从这裹入,切忌外追寻。

  道自虚无生一炁,一炁阴阳万象全。

  若是当家能领会,何须更觅水中铅。

  本是一团血肉,惺惺全借阳神。起居言语是谁灵,神去更无把柄。

  说出万般名相,教人转入迷津。自从今日悟全真,妙语奇言不信。

  光彻虚空上下,人人具足无亏。全真真裹露真机,实证无为不二。

  扫去闲名野字,胸中莫滞些儿。七真五祖只如斯,悟得真超圣地。

  神阳●日魂

  形神双证,实悟至真。魂乃阳神,魄乃阴形。形借神灵,月望日明。

  形阴○月魄

  子常恋母,妇顺夫行。形神定交,阴阳立根。念念相续,久久自灵。修证不辍,高超玉京。

  七返七真合同印子

  形神相顾 平生醉梦走长途,忽起相看识得渠。

  入道初真 觌面更无回避处,当机始会别亲疏。

  形神相伴 一日相知得至真,从今宾主转相亲。

  名曰得真   茫茫宇宙人无数,谁信三冬火裹冰。

  形神相入 子母亲情岂忍离,同行同坐更同衣。

  名曰守真  若非转面些儿子,笑杀寒山拾得妻。

  形神相抱 全是真阳抱住阴,不劳相作思寻。

  引叫如刻  一毫才动丹飞走,此是长生水裹金。

  形神俱妙 锦袍玉勒五花儿,几度桃源往复回。

  卿创倒刻 踏翠穿红成底事,如今休歇已忘归。

  形神双舍 掣开金锁两头空,不与寥寥太极同。

  名曰证真  倒握广寒归溟涬,两襟星斗动天风。

  普度後学 鼓棹迎棹往复回,有缘即上此舟来。

  以真觉真     真超彼岸成真觉, 自利须教更利他。

  入室节目筑室阔狭各有定例

  一入室大抵要神凝气聚,真炁足而神自灵,灵则变化矣。然凝神聚气,

  全在清浄,不可不慎小节而妨大事。然浊肉食浊气,腥菜助瞋怒,五味夺元精,可皆戒之。不可以为无害,不妨大道,否则气不清而神不安,神不安而无所成矣。

  一初坐多昏;节饮食则气疏通,虚心则神清静。

  一昏困到,不须行,走则劳神,劳神则气散,气散则神昏。於己有道,於道无益。如昏困时,但当起身缓行数步,复坐奋发精神,调息归根。息归则气生,气生则神居,神居则日久,睡魔自退。

  一坐久,或自身觉得真气自下而上,往来升降,或肾作热,或身觉跳动,止是真气渐聚,偶然如此,不可以为奇,时听其自然。

  一坐久,夜间忽然开合,眼中见光如日月灯明,或一片光明,久而渐灭,或忽然而灭,此乃神光妄想,非真境界,不可忍着。

  一坐久,或见山林城市,平日中极爱人物,及极嫌人物皆是,见处未尽,妄想现前,扫去莫理。

  一 坐久,形神忽忘,身中或有真境界,不可为好,认着心即生魔。

  一 入室坐中日久,忽然心旺,胡见乱见,不得胡说与人,此是神识所使,如心旺不得遏时放宽些子,要人惊觉,一觉便散。

  一 坐中忽有小小不快,可以收拾身心,调理驱除,如打睚不过,且放一调理,安可缓缓再坐。一蜗之气,不能敌天地寒暑气候,切莫伤生。

  一 坐久纯熟,忽然有一无位真人,忽出忽没,听其自然,不得认着。依前是病,虽然如是,病眼空花休错认,一场攞任纵横,跃初夙慕玄风,笃恭至道。欲陶三尺剑,宁弃六斗尘。愿既天从学当心溥,得遇纸舟先生,印以全真之妙,何以大道之书,不敢专美於私,是用广流於众,解黏去缚,断妄除疑,若是心法双明,一见如指诸掌,必求泥於圆相,恰如水裹珠,回光返照,即全真当机,借事而喻理,末後翻身句作麽生会。一真绝点七真非→ 东海泥龙吼紫龟。透得元和关捩子,满天霜月夜乌啼。

  纸舟先生全真直指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