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时间:2023-06-16 21:05

  经名:元始天专说北方真武妙经。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仰启咒

  仰启玄天大圣者,北方壬癸至灵神。

  金阙真尊应化身,无上将军号真武。

  威容赫奕太阴君,列宿虚危分秀炁。

  双睛掣电伏羣魔,万骑如云威九地。

  紫袍金带佩神锋,苍龟巨蛇捧圣足。

  六丁玉女左右随,八杀将军前後卫。

  消灾降福不思议,归命一心今奉礼。

  尔时元始天尊,於龙汉元年七月十五日,於八景天宫上元之殿,安祥五云之座,与三十六天帝,十极真人,无量飞天大神,玉童玉女,侍卫左右,一时同会。鼓动法音,天乐自响。大众欣然,咸听天尊说无上至真妙法。是时,上元天宫东北方,大震七声,天门忽开。下观世界,乃有黑毒血光秽杂之气。幽幽冥冥,从人间东北方,直上冲天,盘结不散。大众咸惊,默然不敢议问。

  时会中有一真人,名曰妙行,威德充备,诸天钦仰,越班而出,执简长跪,上白天尊曰:况此境清静太阳道境,何得有此黑毒之气,盘结冲上,是何异因?唯愿天尊至圣,为众宣说,绝其疑虑。

  天尊告曰:汝等妙行,能为众生发问是由。汝当复坐,静默安神,吾当为说。天尊曰:下元生人,皆禀清静氤氲真一之形,悉备三万六千神气,扶卫其身。今已阴阳数尽,劫运将终。魔鬼流行,信从邪道。不省本源,谄求余福,昏迷沉乱。不忠不孝,不义不仁。好乐邪神,祷祭魔法。今为六天魔鬼枉所伤害,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未尽天年,横被伤杀。本非死期,魂无可托。鬼毒流盛,死魂不散。怨怒上冲,盘结恶气,汝当省知。於是妙行真人与诸大众,闻是说已,心大惊怖。欲请天尊威光,暂降下方,收除魔鬼,救度众生。拔济幽魂,去离邪横。大众怀疑未敢。

  天尊告曰:不劳吾威神。此去北方,自有大神将,号曰真武。部众勇猛,极能降伏邪道,收斩妖魔。

  真人上白天尊曰:不审此位神将,生居天界,修何道德?为於神将。

  天尊告曰:昔有今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娠,怀胎十四个月。於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时,诞於王官。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羣品。日夜於王官中,发此誓愿,父王不能禁制。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登天。玉帝闻其勇猛,执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以断天下妖邪。

  真人上白天尊曰:如何得此神将,入於下方,收除魔鬼,救度羣生,兔遭横死。日有所益,伏愿大慈。

  天尊遂其所请,乃勃右侍玉童,驰诏真符一道,迳往北方,召其真武神将。其神蒙召,部领神众,迳到天尊前长跪:臣已奉玉帝动命,位镇北方。今日何缘得睹慈颜,特蒙符召。

  天尊告曰:吾於上元宫中,大会说法。忽下方黑毒怨气,冲上天界,大众咸惊。汝宜往彼,收断妖魔,拔济魂爽。

  真武神将,敬奉天尊教劫。乃披发跣足,踏腾蛇八卦神龟,部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此狮子,毒龙猛兽,前後导从,齐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魂解散。生人安泰,国土清平。真武神将与诸部众,还归上元宫中,朝见天尊曰:昨奉教命,往下方收斩妖魔。仗慈尊力,乃於七日之内,天下邪鬼并皆清荡。

  天尊曰:善哉,汝等诸神,得无劳乎。於是,真武神将,乃交乾布斗,魁罡激指,上佐天关,而作咒曰:

  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摄万灵。无幽不察,无愿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救护羣品,家国咸宁。数中末甲,妖气流行。上帝有动,吾故降灵。阐扬正法,荡邪辟兵。化育黎兆,协赞中兴。敢有小鬼,欲来现形。吾目一视,五岳摧倾。急急如律令。

  奉礼咒曰:

  太初太易,无象无形。莫知重浊,孰辩轻清。吾於混沌,分其昏明。天得以健,地得以宁。民得以养,物得以萌。邪得以正,神得以灵。三才之内,万类咸亨。大朴既散,仁义乃兴。礼乐既作,奸邪斯行。六谊或失,四民有争。上不宽恕,下不忠贞。或魔或鬼,或妖或精。恣横荼毒,干扰生民。全家疾患,累岁官刑。财物耗散,骨肉伶仃。性命枉逝,灾祸相萦。秽杂之气,上达天庭。天尊有命,令与安平。有妖皆剪,无鬼不烹。温疫之吏,束首伏应。鬼精灭爽,邪魔推倾。吾有十万力士,五千万兵。天上天下,从吾降昇。拒吾者灭,奉吾者生。恶吾者辱,敬吾者荣。礼吾者寿,非吾者薨。吾有此令,人鬼咸听。急急如律令。

  又咒曰:

  北方玄天,杳杳神君。亿千变化,玄武灵真。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扫荡妖氛。雷公侍从,玉女将军。鬼神降伏,龙虎潜奔。威震五岳,万灵咸遵。鸣锺击鼓,游行乾坤。收捕逆鬼,破碎魔军。除邪辅正,道炁常臻。急急如律令。

  天尊告真武曰:自今後,凡遇甲子庚申,每月三七日,宜一入人间。受人之醮祭,察人之善恶。修学功过,年命长短。可依吾教,供养转经,衆真来降。魔精消伏,断灭不祥。过去超生,九幽息对。见存获庆,天下和平。

  尔时,妙行真人,与诸天帝、无量飞天神王、真仙大众闻说,莫不欢喜踊跃。一时作礼,赞叹功德。我等今日,蒙大法利益。请於人世,救获衆生,令得免三灾患难。各各受持,稽首奉行。

  真武神将,再奉天尊勅,永镇北方,奉辞而退。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