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时间:2023-06-14 20:24

  经名:太上秘法镇宅灵符。撰人不祥。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谨按上元经云:昔汉孝文皇帝,问天老曰:人家谓有三愚之宅者何?天老答曰:三愚之宅者、其宅前高後低者为一愚,北有流水者为二愚,东南高西北平为三愚。帝忽因一日,私行至弘农县界,见一家,正住三愚、之宅。其宅甚是豪富,大小五十余口。帝叹讶非常,而回宫内。至来日、遂语阴阳官二人,更换衣服,一二人同至其家门首,欲问其宅因由。门人一见,即报主人。门前有三人,欲求相见。进平闻之,急令请入,邀於厅上。主客礼毕,就厅而坐。进平置酒,饮酒之次,帝问主人曰:何姓?答曰:姓刘,名进平。又问曰:住此宅得几多年?进平答曰:住此宅,今经三十余年。帝曰:谨按宅经云,此宅正系三愚之宅,其地大凶,人不可居之。有何方术,而成安吉之宅,愿闻之。进平答曰:一自初居,此宅甚见灾祸,损耗财物,伤折人口,官病连年,六畜不安,大小不宁,贫乏甚至。忽於一日,天将欲晚,有二书生,不知从何方来本家投宿谒食。进平缘为家贫,只有些小糜粥,以供二生。食毕,遂问进平,此宅甚凶,何得居之?进平对曰:实为家贫,迁移不得。二生曰:吾有法卫,教公镇宅,不须移动。进平拜告蒙赐法术,愿听教矣。其二生,即传此七十二道镇宅灵符。遂云镇宅十年,大富贵二十年,子孙昌盛三十年,必有白衣天子入宅。所验一一见之,但只有白衣天子未见其验。文帝笑而问曰:二生何在?进平对曰:传符法了,便辞而去。出门约五十步不见,惟有白气一道,上天而去。帝曰:符其可得而闻乎?进平於是将符即时进上。文帝遂获此符,回宫劫令奉行。此符传於天下,镇宅普护,家家清吉,户户康宁。上、真垂佑,灾害.不生。福寿增延,子孙荣显。田蚕倍盛,六畜兴生。扫除精怪,荡灭妖氛。灵符秘妙,永镇门庭。此符灵验,来历甚多。述之难尽,爰用馒梓,以广其传一百。

  璇玑八卦之图

  厌釜呜狗上牀,斩火光切鬼。

  厌除炁运,阴阳不和。

  厌猪猫犬等,自食子怪。

  厌除口舌,恶事,侵害。

  厌除祸害之鬼。

  厌除凶殃侵害之鬼。

  厌刀兵、衰耗之鬼。

  厌镇凶恶之鬼。

  厌牛马六畜死伤鬼。

  招金银入宅,富贵不逢殃祸。

  厌除风火之怪。

  厌盗贼、口舌、无端之鬼。

  厌水潦火光怪。

  厌鸡夜呜,百怪之鬼。

  厌不宜男女长命。

  厌时气不和,恶事灭。

  厌横损财,谋害之鬼。

  厌亡失、克害人口之鬼。

  厌恶鬼。

  厌除养蚕不成之鬼。

  厌牲畜物损伤人之鬼。

  厌飞尸鬼侵害人口。

  厌恶梦、经求无利息。

  此符大招官职。

  宜官职,斩伏尸为祸。

  厌西方土气损人口。

  厌除北方土气耗损之鬼。

  厌伏尸鬼损害人口。

  厌南方土气害人口。

  盗贼不侵,万事称意。

  厌除家鬼克害人口。

  厌除口舌、疾病之灾。

  厌中央土气移动鬼。

  龙神非佛。

  此符大招经求遂意。

  厌犬鸡、狐狸呜,上屋。

  招金银自入,大富贵。

  厌蛇虫作诸怪祟。

  保宅舍、门户、人口清吉。

  厌神祠精魅鬼。

  厌煞星。

  厌除发狂万物之精。

  厌东方土气精耗鬼。

  厌除官刑狱鬼。

  厌老树木作精魅鬼。

  厌鬼怪不时呼人姓名。

  厌盗贼惊恐人。

  厌除淫祠奸恶之鬼。

  三光百灵雷电不侵。

  厌伏尸蛀煞鬼。

  厌除太岁疾疫之侵。

  厌不宜田蚕、疾病之鬼。

  厌天返地覆,马不生儿之鬼。

  厌百怪口舌之鬼。

  厌官司呼唤火速事。

  厌蛇鼠食蚕,夫妇反目不和事。

  辟邪驱鬼,复正保家。

  田蚕六畜蕃息。

  厌疫气百杂鬼。

  厌除百鬼不得害人。

  厌梦寐惊人鬼。

  宜子孙大贵,和睦长命。

  厌产育男女,胎衣血腥不净鬼。

  厌除疾病连绵之鬼。

  厌牛马六畜死,奴婢迯亡之鬼。

  厌病、盗贼、虚耗之鬼。

  厌惊恐人之鬼。

  厌病患沈重,臧福短寿之鬼。

  除腹胀饮食不下鬼。

  厌产耗鬼不来尅害。

  厌丘塚伏尸疾病鬼。

  厌不祥牛畜生产鬼。

  每月圣降之日

  正月初七日、二月初八日、三月初三日圣诞初九日四月初四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七日、七月初七日、八月十三日、九月初九日、十月二十一日、十一月初七日、十二月二十七日。

  供养之仪

  笺、沈、降真、各只宜一灶不宜合和悉有麝。木樨、栀子、梅花、松、栢、净茶、枣汤。

  忌食

  鴈、鳗、龟、电、黑鲤、鳟鳝、生葱、韭、蒜、荽、牛、犬。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