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灵宝十师度人妙经

时间:2023-05-17 21:47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十师度人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演说十师科戒。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太上洞玄灵宝十师度人妙经

  道言:昔龙汉之年,崑仑山西六十万里海洲之上,有国名鸠耶梨国。国王号曰盛首罗,领十九小国,地方二十万里。其土人民,利根智慧,易可化度。其王夫人,宿植德本,晓了无上大道,慧解一切,欲度於王。故来为王妻,奉侍斋戒,饬不近身,为王说法。王意达悟,堪任受持。时有神仙真人,名称盖世,广博法典,靡经不综。十九小国,谓其广博,未曾闻斯真要之义,乃以正法助王治国。其王夫人亲自供养,如事父母,为作舍馆。壁方百丈,七宝庄严,黄金为栋,珊瑚为柱,白玉为壁,瑁璃为地,玛瑙为状,水晶为帐,紫金为铃,悬垂四角,月光摩尼,环钉四壁,昼夜常明。上妙奇玩,以为卧具,甘膳软滑,以用供养。王与夫人,坦然意解,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倍加恭敬,即遣使者,召十九国中诸大臣等,一时俱至。王自宣言:卿等知不,我有国师,人中无双。卿等皆应往诣,稽首作礼,咸共请受治国之法。诸大臣等,是时各受王勑,往仙人所,咸共作礼,叉手当心,长跪白言:我等暗蔽,顽愚斯极。有何功德,今生尊贵,为王所念,得享斯位。

  仙人答曰: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当为卿等解其要义。卿等前生,好喜布施,礼事三宝,慈念一切,获福报生,尊贵丰财,为人所念,故得斯位。尔时十九大臣,各自思惟,意解欢喜,白仙人曰:唯愿大师,教我等王治正之法,使国无患,风雨时若,五谷丰登,人民安乐,恒蒙亲昺,国内得济。

  仙人答曰:治正甚易。何谓为易。爱恤孤老,不枉人民,辞无滞诉,狱无停囚,使役以时,不废民务,抚民如子。治正如是,国安民泰,皆称赞王之德。妖星隐没,风雨以时,君礼臣忠,边境靖嘿,四夷来王也。国安民宁,有何灾患。夫为王者,赏罚之主。所以赏者,赏有功。所以罚者,罚有罪。故有功不赏,有罪不罚,何以为君。治正苟乖,则君暴虐於上,臣乱於下,四海糜沸。所以彗星夜现,风雨不时,人民穷困,蝗虫暴食,阴阳错乱。皆由国王诸大.臣等,横枉无辜,使役失度,自恃豪贵,傲忽自骄,不忧国政,万民患之,皆思去乱。天神地只,不复卫护,众恶来前。如此自害之道,喻之天下,有四者名为自害。何者为四。一者树繁花果,自折其枝。二者如铁依格,自毁其形。三者蚖蛇含毒,还自害身。四者如王无道,自害其国。如影随形,如响随声,天之自然。是时诸大臣等,心开意解,前起作礼,辞退而去。尔时十九大臣,各还其国,具向王说正法之治。王大欢喜,各还遣臣,齎持珍宝,供养大斋,七日七夜,讲说大乘经典。

  是时,天尊於大罗天上,端拱于座,远以道眼,见此十九国王,皆发道心,即化作仙人,与彼无异。入其馆殿,便相劳问,讲说无上正真道要,无有疲厌。尔时仙人以威神力,令彼仙人不别识是天尊。是时王与夫人,及十九大臣,见二仙人俨然在座,心各念言:此二大士,何者是师,谁为弟子。尔时天尊知其心念,即化作瑠璃珠一枚,置正掌中,遍见诸臣,普告之曰:卿观此珠,内外明彻,无有障碍。天尊告曰:我观汝等,犹如此珠,亦无障碍。

  天尊欲现示神化而已,方便告之曰:现汝道力。於是天尊涌身於虚空中,上无所投,下无所依,忽然下地,履地如水,履水如地,还其本座。王及夫人,并诸大臣,见此神力,而相与言:此之大师,神力第一,我昔以来,未曾见此希有之事。尔时天尊知其心念,即自变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顶放光明,遍照十方,暗蔽日月,都不复现。土石诸山、一切草木,皆作金色,譬如劫水,滉洋浩汗,是诸万物,沉溺不现,唯见大水,天尊光明,亦复如是。其处幽冥,日月盛光,所不能照,皆悉大明,其中众生,两得相见,自谓而言:此中云何,忽生汝等。

  是时,天尊复现大身,广大无数,遍满虚空,间隙无容。忽复身小,细如微尘。如是事已,於虚空中,口吐五色妙光,变成宝盖,狮子莲花之座。白银为眉,玛瑙为根,瑠璃为本,紫金为柱,水晶为条,砗磲为叶,蠲胜嘉宝,以为其台,明月宝珠,以为花色,文镶妙珍,以为法饰。天尊现身而坐其上,有十九大王,及十方国土一切人民,皆见天尊在虚空中,於七宝莲花座上。各以衣被,盛众名花,寻光而来,散天尊上,围远三匝,礼敬而坐。尔时天尊复於虚空中,化作百千宝帐,下有百千狮子之座,一一座上,有百千天尊,一一天尊,各有百千仙童玉女,而侍卫之。复有千万诸无量之众,从地涌出,各以诸天妙花,散天尊上。所散之花,各从十方来至,缤纷而下,如天降雪。诸天妓乐,於虚空中一时俱作。复有诸天魔王,从诸兵士,中有一人,人身兽头,或作龙蛇,种种异形,寻光而来,诣天尊所,皆前作礼,却坐一面。复有诸大鬼王、夜叉罗刹、诸农人鬼、无量之众,皆同共集。复有异类妙音之鸟,其声八种,围远天尊,吐其雅音。复有四大龙王。东海龙王,青衣青冠、青幢青盖,将从青者无鞅之众;南海龙王,赤衣赤冠,赤幢赤盖,将从赤者无鞅之众;西海龙王,白衣白冠、白幢白盖,将从白者无鞅之众;北海龙王,黑衣黑冠、黑幢黑盖,将从黑者无鞅之众。皆寻光而来,俱到天尊所,围遶三匝,礼敬而坐。

  尔时,天尊见是无量之众,皆悉以集,既化身而现无量百千天尊,从顶而来俱入,忽不复见,而以一音声,为是大众、诸天人民,及鬼神等,说大乘经典。於是大众天龙八部,各随其类,各解天尊一音之语,自相谓言:天尊今日为说正法深义,开喻多矣。尔时仙人见是神化,不可思议。复有天尊无量百千,皆在七宝狮子座上,今从顶入,都不复见。而白天尊言: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并诸侍者,今皆隐没,得无疑乎。众魔欲来恼我。

  尔时,天尊告仙人及诸大众曰:譬如静夜置百盆水,其中各有一月,百盆百月,天上有百月不。仙人白言:无也。天尊曰:今我此身,亦复如是,如天上月应百盆水,有何怪哉。此日说是语时,三百六十人皆得下仙,三万天人皆得上仙,十九大王悉得神仙。尔时大王心各念言:如是大众,相谓我等,皆须香汤澡浴。尔时天尊知其心念,即作净池,黄金为底,白银为沙。其池水中清净薰香,不冷不热,调和冷暖,悦可众心。尔时浴竟,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水至膝,水即至膝,欲令水至腰,水即至腰,欲令水灌身,水即灌身。尔时入池者,皆发无上正真大道之心,众病除愈。其池底遍生众妙之花,若宝之花、千叶莲花、诸天杂花,纷馥香熏八种,世俗人民闻香即得天仙,又得无上道。无上道者,不生不死,不灭不坏,不变不易,不来不去,非实非空,一不离於空,凝湛淡泊,是名无上大道。说是语时,十方天人得无上道,三十七仙人皆得六通道果。尔时大王心口自言:中食时至,如是无量大众,食不可遍。尔时天尊知其心念,即告王曰:但非一盆饭。尔时天尊以威神力演一盆饭,令是无量大众,皆得饱足,食余饭如崑仑山。尔时天尊复珍神力取崑仑山,敬置掌中,腾上大罗天。尔时大众莫不皆见,以崑仑山擎右掌中,弗起于座,遍示十方,犹如壮士屈伸臂肘,还置本处,不令亏损。是诸大众闻法要者,其懈怠者,其乐闻者,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诸听者谓之为食时。尔时十九大王,见是威神功德,成就第一,大施法事,度诸无量众生,是事何师,学谁大乘,愿示我等本师之处。

  天尊告曰:善哉善哉。谛听谛听。我有十师,近在不远。十九王起,前进作礼长跪,白天尊言:愿示我等本师之处。

  天尊告曰:我见世人贪味杀生,渔猎为事,飞鹰走狗,弹射飞鸟,断绝众生之命,死入地狱,亿劫乃得出,生作蜉蝣虫,朝生暮死。坐其前世断他命故。我见是故,断不杀生,今得长寿不坏之身,是吾一师。我见世人私窃偷盗,负债不偿,违忤逃避,死入地狱,亿劫乃得出,生为驴畜中,身负诸重,加苦鞭打,後死人剥其皮,甚痛甚痛。我见是故,断不偷盗,自然财宝,是吾二师。我见世人常怀嗔恚,沉毒相怒,结忿胸心,不离愁毒,死入地狱,而堕恶道,亿劫乃得出,生蝮蛇之中。我见是故,断不嗔恚,得坚固力,是吾三师。我见世人贪慾奸淫,犯盗他妻,死入地狱,男抱铜柱,女卧铁牀,举体焦烂,痛不可当,亿劫乃得出,生黄门石女之中,经五百世。我见是故,断不奸淫,常净身心,是吾四师。我见世人两舌斗乱,说人长短,妄言绮语,诽谤彼此,令人君臣父母,朋友知识,恩义疏绝,展转无信,死入地狱,拔出其舌,洋铜灌口,亿劫乃得出,生牛畜之中,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若得为人,生辄聋哑,口气腥臭,人见不喜,有所言说,人不听受。我见是故,断不两舌。是故我今语声八种,言成法律,一切天人,莫不乐闻,是吾五师。我见世人嫉妬胜己,争竞功名,嗊嗃彼此,无先让心,死入地狱,亿劫乃得出,生边夷之国聋盲喑哑,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我见是故,断不嫉妬。是故我今智慧如海,种种方便,诸妄无着,说法无尽,於大众中最尊无上,犹如在於暗室,举入炬火,除一切暗,是吾六师。我见世人贪酒嗜味,昏乱骂詈,去失正法,清净道性,成就恶业,死入沸屎地狱,昼夜常见诸臭,亿劫乃得出生,若得为人,狂聋心乱,永不得闻正法妙音。我见是故,断不饮酒。是故我今心如日月,照临一切,幽暗皆令明了,是吾七师。我见世人积聚钱财,不肯施惠,兄弟妻子,都不给与,坐守而死,後生饿鬼中,饮水成脓,食饭成炭。我见是故,断不悭贪。是故我今饮食天厨,百味自然,是吾八师。我见世人自恃豪贵,轻慢孤老,试弄诽笑,後生卑贱,为人矬小,众人轻试,还受其罪,死受恶报。是故我今见诸贫穷,矬陋挛癖,诸根不具,为之悲伤。是故我今得清净妙身,光明第一,一切诸天人中、一切法中,更无及者,是吾九师。我见世人不敬父母,不宗伯叔,不爱子孙,父母教诲,言令不从,为子不孝,为父不慈,为兄不恭,为弟不顺,为夫不信,为妻不贞,死入地狱,轮转五道,无有出期,後生蛴螬之中,自然化生,无有父母妻子眷属,如是经一劫,乃得为人,生在边夷,无礼义处。我见是故,勤心行道,七祖父母,皆得生天,是吾十师。吾行诸善,得六神通,见无量慧,得自在神通力,直至道场。

  说是语时,十方天人皆得真道,有诸魔王鬼等,皆见道迹,不可思议。时说正法,是诸神仙,亦得高真。尔时仙人从座而起,头足作礼长跪,白言天尊:今日大经,云何奉持。天尊说言:是为名《灵宝天尊神通变化十师度人妙经》,当奉持之。若复有人担负乾草入於大火,火不能烧,亦未为难。若复有人以崑仑山远掷他方,亦未为难。若能读此经,为人解说,则为是难。欲求神仙,亦当读此经。欲求名声高贵,亦当读此经。欲求富贵长寿者,亦当读此经。欲求与明师世世相值,亦当读此经。此经尊贵,猛於我神,有能奉持书写,读诵是经之者,别见於我。我亦未现於汝,当令是人坐於道场,则与十方天尊,以手摩其头顶,威神覆护,令无衰患。说是经讫,诸天龙神,及诸大众,咸闻正典欢喜,即共皆起,前进作礼,辞退而去。

  太上洞玄灵宝十师度人妙经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