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大醮设醮仪

时间:2023-05-13 08:37

  经名:罗天大醮设醮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罗天大醮设醮仪

  各礼师存念如法

  宣卫灵咒

  东方

  九炁青天,明星大神。焕照东乡,洞映九门。转烛阳光,扫秽除氛。开明童子,号曰玄卿。备卫我轩,上对帝君。收魔束妖,讨捕凶羣。奉承正道,赤书玉文。九天符命,摄龙驿传。普天安镇,我得飞仙。

  南方

  三炁丹天,焕景流光。荧星转烛,洞照太阳。上有赤精,合契虚皇。开明童子,号曰华房。总御火兵,备守玉堂。斩邪束妖,剪截魔王。北帝所承,风火冲当。流铃交焕,翊卫坛场。正炁流行,敢有巴狂。我享上功,坐运魁罡。亿劫长存,保天无疆。

  西方

  七炁素天,太白流精。光耀金门,洞朗太冥。中有素皇,号曰帝灵。保神安镇,卫我身形。断绝邪源,玉道正明。宫殿整肃,三景齐并。道合自然,飞昇紫庭。灵宝符命,普惠万生。元皇正炁,来合我身。功加一切,天地咸宁。

  北方

  北方玄天,元始徘徊。辰星转烛,洞焕太微。黑灵尊神,号曰层威。玄冠飞天,仙裾羽衣。备守五门,检精捕非。敢有干试,豁落斩摧。玉符所告,神真八威。邪门闭塞,正道流辉。三光映照,我身无衰。策空驾浮,举形仙飞。

  中央

  黄炁中央,调理乾坤。陶熔阴阳,总统玄真。镇星吐辉,流耀九星。开明童子,号曰天璘。阳炁焰上,朱焕炎精。洞照内外,运我身形。百邪摧落,摄役鬼灵。中山神咒,普天使闻。五灵安镇,身飞上清。

  鸣法鼓二十四通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金童、传言散花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使者各三十六人出。出者,严装显服,冠带垂缨。关启玄坛土地、方域神真。臣今设醮谢恩,谨奏为入意,其诸诚意,具载缄誊。愿得太上至真道炁,灵宝瑞光,下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所启之诚,速达径御至真无极大道、三清上圣、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御前。

  请称法位

  具位臣某与临坛官众等,谨同诚上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无极大道太上道君、太上老君、高上玉皇、十方已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丈人、三十二天帝君、玉虚上帝、玉帝大帝、东华南极、西灵北真、玄都玉京金阙七宝琼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明皇道君、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上相上宰、上保上傅、太平下教二十四真人、西城总真王君、太乙真人、东岳上卿司命茅君定录保命二真人、名山洞府得道神仙、三界官属一切真灵。

  臣闻:道不远人,彰非色非空之象;天能覆物,仰不清不浊之机。苟一念之精通,则十方之咸集。今时斋官某夙严素念,少罄丹衷。久洁星坛,已肃六斋之礼;再迎云躅,虔伸一醮之仪。嗟黍稷之非馨,念苹蘩之可祀。香交朝雾,气凝戛戛之龙车;磬递晓风,声杂寥寥之仙乐。敬之如在,感而遂通。伏愿驾羽飞云,十绝之旛幢隐映;出日入月,八珍之旌谛悠扬。三界侍轩,万神就座。臣等诚惶诚恐,冒犯威严,谨当奏降。

  请班

  降圣

  安座

  进荼

  鸾舆鹤驾,敢延琳宇之居;凤饼龙团,敬效玉盃之献。望天颜之咫尺,监人意之翘懃。上下交通,内外环应。臣与斋官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谨陈茶献。

  法事

  臣闻:天本不言,虽曰祸淫而福善;道无不覆,然常恶杀以好生。雷霆寓震动之威,雨露有沾濡之化。网恢恢而不漏,德荡荡以难名。吉凶非数之适然,祸福皆人之所召。苟知迁善而远罪,自可转祸而为祥。切念斋官某居两仪博爱之中为万物最灵之数,被纶命牧民之际目兹浩劫可怜外境之瘟灾、兵戈、旱蝗、水灾身若泰和或者萧墙之衅起爰友乎分官列职,一乡善士昭告于十极高真。乃陈伏地之词,爰设罗天之醮,心存精白,仪备斋庄。兰烛相辉,宝炬散六花之瑞;沉檀交馥,金炉薰五色之祥。春满醮筵,云开黄道,将伸献礼,敢袭常程。惧苹藻之为羞,未能斋洁;采参苓之仙药,以代演污。物不足而诚有余,心既精而文可略。一忱冒渎,百拜震惊,清酒在樽,谨陈初献。

  法事

  臣闻:可道非道,可名非名,莫究

  玄玄之理;以神谓神,以圣谓圣,钦惟濯濯之灵。念此身如水上之沤,嗟光景若风中之烛。孽不可逭,惧汉罔之可疏;善或可禳,见韩书之具载。监清八表,醮设罗天,冰洁五官,诚存一念。已彻潢污之供,重伸采藻之忱。谢罪谢恩,愧獭豺之何似;成终成始,怜犬马之惟勤。视无见而听无闻,仰洋洋之在上;亲有德而飨有道,监恳恳之由衷。消禳黑籍之愆,乞注清都之禄。介将来之景福,消巳见未至之灾危。臣等虔诚酒陈亚献。

  法事

  臣闻:若存若亡,无声无臭。上天之载,荡荡巍巍。至道之精,恍恍惚惚。辄殚悃素,仰叩圆青。顾有漏之幻躯,获罪而无所祈祷;仰无名之妙道,大德而有以包容。是谷旦之谨严,肃兰场而致洁。黄冠被羽,尽八日以七宵;紫府飞云,建九节而十绝。决真文而歛席,陈芳醮以散坛。倏瞻奎壁之光,望监草茅之恳。罪山摧灭,增寿岳之弥高;福海澄清,流禄河之不竭。臣与斋官稽首再拜,设醮谢恩,酒陈终献。

  法事

  具位臣某与临坛官众等谨同诚上启:三境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臣等多生幸会,宿命因缘。早沾枫陛之恩,簪星披羽;嗣拜芝坛之法,破券分环。既传九等之规,难尽一心之恳。今承请命,辄效焚修。画角收声,玉佩响玎璫之韵;芳樽泻翠,金盃飞皎洁之光。百拜三行、已尽钦崇之志;千愆万罪,庸披首谢之文。斋官心词。谨当宣奏。

  宣词

  宣疏

  宣进状

  具位臣某再拜上启:三清上圣、十极高真,醮筵真宰,一切威灵,恭望天慈,俯昭谢悃。臣闻:大罗渺渺,瑶墀景丽於长春;云层峨峨,贝阙辉凝於不夜。门敞黄金之殿,梯横白玉之楼。霞烂圆光,映雍雍之御表;星分班次,拱奕奕之微垣。矧至尊履位而见则犹难,况以臣召君而训云不可。恃上帝勿嫌其卑贱,致下民僭屈於尊严。既毕朝仪,盍迎归驾。伏想虚无元始,车回於大有妙庭;灵宝道君,辇向於上清真境。飞龙舞鹤,迎老君之还玉京;啸凤飞鸾,拥昊天之归金阙。天皇回勾陈之位,紫微还北极之垣。后土地只,勑地神而还御;长生大帝,同救苦以回辕。三皇五老以还宫,四梵九霄而回驭。然後饯诸天之复位,望羣仙而翼辕。拜送在会神仙归天界者,伏想:鞭鸣云路,户敞天庭。济济仙班,肃若揖冕流而入;巍巍法驾,森然拥旌节之回。羽衣翩而鹤唳频闻,音乐奏而鸾声渐远。尚愿两仪交泰,二气循常,景星出有道之邦,甘露液嘉禾之地。拜送在会神仙归地府者,伏想:门开岳府,锁掣泉扃。整整鸾舆,翕尔向宫庭而入;翩翩鹤驾,依然从喦洞之居。珠帘卷而彩女欢迎,宝驾回而琼仙笑揖。尚愿佳祥启运,圣泽漏泉,岳神生盛世之贤,帝诏恤冥关之类。拜送在会神仙归水府者,伏想:龙回沧海,马过洞庭。肃肃神游,俨若自帝宫而入;森森法服,欣朝御座而回。轩车息而月印千江,琴剑收而烟笼三岛。尚愿恩波及物,惠渥沾民,四溟止鲸霈之涛,三级助鱼跳之浪。然後,拜送在会神仙归阳间者,伏想:云浮珍驾,星列珠幢。在在山川,久矣俟尊神而入;堂堂祠宇,肃然迎仙圣之回。灵旗卷而铁马嘶风,天仗随而金貂带月。尚愿尊膺庙食,福界邦民,慈云遍化雨之施,和气歛瘟风之散。次及灵归家庙神镇龛堂坊隅之内,各有司存欻鯈之间,寂无遗响。臣等夕淹飈驭出斯语,以何颜遥望天阶,恨此身之不羽,後启奏迎之礼,尚希降格之慈。臣等下情无任俯伏攀恋之至,一心奉送。

  罗天大醮设醮仪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