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

时间:2023-05-12 19:46

  经名: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这藏》洞玄部威仪类。

  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

  告斋竟

  法师东向,三上香,叩齿三通

  咒香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

  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驿龙骑吏、侍香玉童、传言玉女、五帝直符,各三十六人出。关启此间土地里域、真官正神。臣今正尔烧香度事,愿得太上十方正真之炁,入臣身中,所启速达,径御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玉帝前。

  次长跪,又叩齿二十四通,出官

  谨出臣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吏,臣身中上三天执法开化、阴阳功曹、度出道消灾、散祸解厄君吏,各十二人。出臣身中治职君吏,某治建节监功大将军、前部效功後部效杀释庭令、驿庭丞、四部监功谒者,臣身中仙灵直使,正一功曹、治病功曹、左右官使者、阴阳神央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置驿马上章吏、飞龙骑吏等,各二人出。出者,严庄显服,冠带垂缨,整其威仪。直使功曹,戴通天之冠,衣皂执单衣。正一功曹,冠朱阳之帻,着绦章单衣。使者,冠九德之冠,五色绶命单衣,腰带虎符,齐执玉版。直使功曹,住立四方。正一功曹,住立中央。治病功曹,营卫臣身中。左官使者,持幢在前。右官使者,建节在後。阳神央吏,立左。阴神央吏,立右。上部功曹,住立上方。中部功曹,住臣身中。促气功曹,催促十方。上部使者,远望上天。中部使者,远瞻八方。都官使者,匝绕臣身中。郎吏虎贲、察奸钩骑,都官仆射、天丁力士,收气食气吏,收神食神吏,收鬼食鬼吏,收邪食邪吏,收精食精吏,收毒食毒吏,诛符破庙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置驿马上章吏,飞龙骑吏,屯住臣前後左右。功曹使者,严装事竟。罗列卤簿,关启灵宝官属,领仙监斋君将吏。天师所布下二十四治、三十六静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崑仑等上官,三万六千神。日月星宿,纵玑玉衡,天地五帝,三界官属将吏,及道上二玄三元,四始四面,方位风气,注气甲子,诸官将吏考召君。东九夷胡老神君、南八蛮越老神君、西六戎氏老神君、北五狄羌老神君、中央三秦伧老神君,五岳四渍丘沼君,诸庙神在所高山,山川溪谷,山林孟长,十二溪女,根原本始土地之主、社稷将吏,一时严装,与臣身中功曹使者、飞龙骑吏,上启太上无极大道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无上玄老、十方无极大道道德众圣天尊、至真大帝、天帝天师君、灵宝监斋大法师,诸官君。臣生长魔俗,沉沦季业。肮乐荣华,千载庆会。谬见标拔得预大化,三师盟授三宝尊经。供养尊礼,以求所愿。荷恩隆重,喜惧交拎。臣受法之日,要当宣通法音,赞扬大化,传授後学,开度天人。今有某府某县乡里,太一道士,男女官真人某甲禀性慈仁,忠贞孝顺。虽处浊俗,抗志高迈。洁己清行,仰慕神仙。已受至法,太一符契。今资信投诚,求受太上洞玄灵宝玉文真经宝符。丹诚嫌至,不可违逆。臣辄依法与某甲对斋日限事竟。今破券度经,谨拜黄缯赤章一通,功曹使者飞龙驿骑以时腾奏,上诣太上。曹章露在玉案,上分别请省。

  次读章毕,叩齿三通日臣重因众真上官功曹使者飞龙骑吏,分别关奏。操臣所授某甲无上至真五篇大经,破券赤素章一通。上闻清玄御前,无令下官故气。邀截公丈,令不上达。臣闭口气升,章到三天。曹伏须告报。

  拜章竟,因长跪曰具法职某岳先生臣某上启,太上无形无名、虚无自然、至真大道、无上元尊、太上大道君,十方无极大道道德众圣天尊,玄中大法师,太极真人,玄一三真人天师君。臣以下愚行尸臭肉,宿命绿会,谬荷非分。进受大法三宝尊经,未能栖隐幽林,超绝尘迹。又不能敷宣皇教,广建福田,济度苦厄,立功补过。而混同常人,魔俗不别。大道之恩,赐全首领。得有今日,视息三光。恩深施重,实在罔极。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盖闻真经尊贵,非凡陋之徒所可施行;妙义渊蹟,非贱臣小子浅识肉眼所可仰瞻。臣侥幸之运,遭遇际会;三洞御世,换选种人。得以秽质,叨忝灵文。臣受经始浅,未宜宣露。今壬辰之运,太平已近。祸福交行,自非得道之夫。年劫难保,虽人心难测。贤者勤求,不宜闭绝。谨有某府县乡里某道士某甲,耽玄注真,怯弃荣华。毕志上契,愿乐神仙飞腾之道。丹情苦至,翘慕勇猛,请受尊文。今建置玄科,分券授经。告誓三官,约不妄宣。谨以上闻,须报施行。

  启事毕,便分券契未授,师还北向,弟子左转向南,长跪,擎丹水当心,师北向尺曰具法职某岳先生臣某,敢告丹水,某府县乡里,甲乙年如干岁,奉承黄赤王一太一一言之诀,所叨已大。今操辞立誓投命,诣臣求受太上灵宝至真五篇

  太真道经。向已为拜黄表章素,列启太上众尊愿监盟君吏、灵宝君、灵宝丈人、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君吏,及某家七世祖考监,见某甲自来求生,斋戒投心,所受灵宝妙经旨诀约。承案大法,奉遵俯仰。检口慎行,弃诸色累。断绝外想,静心夷默。专志在法,不得混浊。更相招引,以乱真气。常行大慈,广度一切。国安民丰,四海宁一。七祖父母,皆得升度。身入光明,早生人中。大劫运终,同飞上清。其未仙度,五八为期。不得中泄,妄传非其人。愆盟负信,轻漏灵文。生死父母,长役幽夜。风刀万劫,不得有怨。违诸禁戒,一如明真之文。弟子某甲承真告命,法师口· 诀,不敢违负。妄传非其人,殃延甲身。要不负上下中央,四面八方,正真神明。今共吞盟丹水。案法斋戒,修行妙旨。乞弟子及师,得度天灾。阳九百六,甲申大厄。从劫到劫,无有亏盈。日月同晖,三宝齐轮。伏受灵宝君灵宝丈人,三洞天文见生之法。咒毕,三唼丹水,授券。授券竟,师起烧香,散花,巡诵五真人颂一首毕。弟子辄礼再拜。都毕,弟子长跪,执法信。师叩齿三十六下,心存五藏之色,令备具合成宝盖之云罗,覆经师徒,而咒曰:天书简不烦,道德自备足。修之必神仙,当复何所欲。文耀太无间,焕然而朗郁。传授悉依法,泄慢堕地狱。

  毕,弟子三拜受经。又方礼一拜,周十方。从北始,东回而周也。想见太上十方真形,如方像矣。师诵三涂五苦歌颂。毕,师诵智慧三首,说法,授十戒,度事竟。言功复官。

  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