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时间:2023-05-11 21:25

  经名: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撰人不详。四经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

  道言:《飞仙经》者,出於太原之山玄妙宫中。真人空虚法师,与十方太上五岳仙人,九天玉女七十万人之衆来,在玄都玉京紫玉台之上,说《三昧无量神阮大经》,化於天下。当尔之时,诸天仙衆三十二万人来,稽首请问天尊曰:我等弟子,愚心六极,不解开闭。昔蒙先师垂眷,赐授黄赤紫符、三洞真秘,行道救人,不自中替。今世浅薄浮逸,人多不信道法、三洞之化。其愚人皆信邪倒见,当入九幽长夜之府,无有出期。愚人不信,无复奈何?大劫运至,天地将坏。不久水来,荡除九亿万衆。人民崩散,与泥同流。如水归海,何可以为化?天尊大慈之心,不审如此薄顽之人,何以救之?当有异法,可得闻不?

  天尊曰:汝所问甚是善哉,无量之道。今有仙人之术,子但谛听,当次受汝。

  道言:閰浮之国,化而不信。欲求升仙,先求受籙。黄赤紫符,开导之源。後得三师,过度分了。得真人无量三十六部经契,三天大明。以受神呪,杀鬼生人。道士治病,救济百姓,当受此经。大无之衆盘驮,九天兵符,召籙百鬼。云雷大符,天扞厄。太一真契,得仙之本也。道士以受此内外法籙,便成仙人。得道之次,当如法行道。功满三千,白日昇天。庚申甲子本命日,六斋十直。亦当烧香行道,消灾散祸,安宅求福。一二行之,不得自隐而行之。考及子孙,七祖父母,当受长夜九幽。不但自身,即令下贱贫穷。口舌官事,日日虚使,吏兵从其身。子欲求道,在子心也。

  一心奉道,亦得飞仙。助人作斋,亦得飞仙。当路作井,亦得飞仙。教人作善,亦得飞仙。供养道士,亦得飞仙。救拔法门,亦得飞仙。敬重老少,亦得飞仙。月月建斋,亦得飞仙。斋满三七,亦得飞仙。不食供师,亦得飞仙。口不说恶,亦得飞仙。一心敬法,亦得飞仙。不贪世业,亦得飞仙。不不妬,亦得飞仙。不坏人心,亦得飞仙。不求好胜,亦得飞仙。无有偏心,亦得飞仙。平等一心,亦得飞仙。口常好语,亦得飞仙。布施道士,亦得飞仙。看侍疾病,亦得飞仙。借贷贫穷,亦得飞仙。立治斋堂,亦得飞仙。桥梁度人,亦得飞仙。施人经书,亦得飞仙。火起助灭,亦得飞仙。救人悬乏,亦得飞仙。水中接人,亦得飞仙。念师忆道,亦得飞仙。昼夜烧香,亦得飞仙。助人斋厨,亦得飞仙。为人立行,亦得飞仙。供养给师,亦得飞仙。不使师怒,亦得飞仙。念道修行,亦得飞仙。与师屋舍,亦得飞仙。奉师勤苦,亦得飞仙。心常向道,亦得飞仙。日日长斋,亦得飞仙。不偷人物,亦得飞仙。行道不厌,亦得飞仙。好善礼拜,亦得飞仙。施人巾帽,亦得飞仙。爱念孤贫,亦得飞仙。教化弟子,亦得飞仙。天祖年输,亦得飞仙。岁食不缺,亦得飞仙。不有违道,亦得飞仙。投命为师,亦得飞仙。种树千根,亦得飞仙。渡头渡人,亦得飞仙。

  道言:道士求仙学道,第一建斋,便有万神在空玄之中,吏兵万兆悉在斋堂之中。子等一心,得讲论法事。达此无量飞仙,天人万兆,玉女一十万人,太上无数之人,来下看人作斋。斋法在勤,子等不可不慎之。

  道言:尔时,飞天仙王,天帝仙王,三十六天仙王,复有仙乡童子,仙威童子,仙郡童子,仙度童子,仙鸦童子,仙真童子等,三万六千人,俱到大罗宫中,巡谒天尊。头面着地,稽首作礼。欢喜踊跃,依位而坐。围绕天尊,三匝毕竟。侍座良久,虔恭作礼。仰承威光,得见诸天大圣。今同会听,受《飞仙经》弥日继夜。是时,衆中有一仙人,姓昊名刚文,与太上真人论议,於义不得解释。仙王时即上白天尊:未审二人孰是孰非,於衆座思胜。伏愿天尊,赐垂判释。

  天尊即语:刚文无理,退仙之位,令在月中,伐於桂树。不得同侣于今尔。是时,仙王重白天尊:今日侍座,实为倾喜。如此大圣等衆,有三万六千人,同在道前。圣人真人仙人,如斯等衆,并是往时贤哲法师。於虚空纵,有修功立德。成道因缘,今由忘矣,不识仙圣阶品。及将来世,学仙道士,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悉皆不晓。及诸布施,入於道场功德,学於长生,度脱泥丸因缘。伏愿天尊,次为解说。使来世人,知善桥梁,知善因缘,知善福田。尔时,天尊在玄都玉京七宝台中,举身弹指,叹言:善哉,善哉。天堂悉皆振动,即告仙王卿等,须能作此问,开悟一切。将来後世,甚为要乎。今当以次,为汝开示昔日因缘。作大舟檝,作大桥梁。作善因缘,作善福田、盛听在心。汝昔从无量劫来,从生至死,今日得登天王之位。功德如此,不可思议,皆从修来。汝等功德成就,渐登无上道果。六通智慧,往诸下座。圣有九品,真有九品,仙有九品。卿解乎?如此等衆,并是往昔开光元年,龙汉赤明,皆逐劫而来。修功立德,输转生死,入诸地狱。擭汤鑪炭,刀山剑树,铜柱铁牀,吞火食炭。或作畜生身,种种讫竟。今得成就,至长寿处,不生不死,湛然当住。仙王汝等须皆知,凡圣不相去离。凡人学道至仙,从仙至真,从真至圣,从圣如许积功,皆从凡人间来。譬如造台,先从下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故谓功满三千,白日升天矣。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