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集

时间:2023-05-03 07:24

  序

  盖闻干健统天,坤顺得主,资生之道,含二气以 ,交泰之和,统三才而埏埴。德言工貌,坤道云全。淑慎温柔,阃仪斯着。至于夙钟灵气,生具慧姿,锦织回文,犹受连波之憎。艳埋青冢,空归月夜之魂。其它露鬓云鬟,沉迷苦海;啼香恕粉,填入火坑;五漏形骸,本是前生业障。三因不悟,又增今世冤愆。其间修短穷通,不能枚举;妍嗤愚智,何可胜言。总因世乏坤传,致使人难超劫。是以奏请:太上敕命群真,阐心性于诗篇,寄棒喝于转语。既知寂静,恐堕顽空,更有真传,教渠下手。

  言言玉液,无非修身立命之功;字字金针,尽是缚虎牵龙之诀。果能诚心锻炼。眼前即是玄州;根据法修持,鼎内便凝绛雪。与世牵缠世网,恋兹一息繁华。何如斩断情关,占却万年道域。西池有路,度楫在兹,聊缀卮言,用申木铎。

  

  重阳子谨序

  

  

  咏性功十八首

  月正圆时映水明,乾坤大地总莹莹。

  片雁斜过潭有影,移时明月映波清。

  回春子曰:巧机适合,宝相团圆,月照寒潭,光芒四射。惟清乃 ,惟 乃照。寂照圆通,觉灵自现。

  西来妙义,至大至圆,活泼玄微,东海珠还。咦,四海汤汤水接天,水天深处自逢源。

  海蟾子曰:喜得同人注性诗,明心见性道成时,刘痴来与龙华会,醉向 潭捉月迟。

  灵阳子曰:此夕欣逢巧节, 清要在斯时,月光皎洁印深也,真个天星倒置。不着离奇色相,岂因空境空之,一灵透出已前珠,鱼目应知不是。

  长春子曰:心性非一物,性在心中见,水月两 清,波光自不染。

  灵台深广似 江,源远应知流自长。

  任尔毒龙争戏扰,岂如沟血污泥扬。

  回春子曰:清光如鉴,不须锻炼,一着揩磨,毒龙便现。咦,没得说,西来妙义,支履仍归。

  磨不磷兮涅不缁,宠何可羡辱何辞。

  静中现个团圆月,始信斯人不是痴。

  回春子曰:当头一棒,领者去会,会者颠头,融通寂灭。

  恶莫憎兮善莫夸,坚持吾性漫凭他。

  地雷震动真如现,一任遨游上海查。

  回春子曰:如何佛法,干天一橛,霹雳一声,不怕打杀。

  浓云密雨雾凄凄,遮却本来菩萨面。

  不是清风净扫除,蟾光怎得团圆现。

  回春子曰:蒲团片响,刹那一刻,翻个斤斗,菩萨出现。

  性似 潭水,心如大地平。

  草莱生即划,风过碧波清。

  回春子曰:性不离心,心空无物,草生用划,下乘之法。

  灵明一点本清虚,云去云来月自如。

  应事还同光暂晦,魄生依旧现明珠。

  回春子曰:不晓参禅,那知拜佛。一拳打破,五指不撒。

  心如野鸟最难驯,才出笼时便要擒。

  莫使随风任南北,本来野狼藉陷深坑。

  回春子曰:分明一个月,指早是个月,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都。咄,谁识!一点灵明一点金,随风扬去 沉沉。

  分明有个菩提种,性乱神昏何处寻。

  回春子曰:穿衣吃饭,不知饱暖,心去性空,火中莲现。

  愁苗情种两都捐,外若春风内铁坚。

  顺死逆生同一理,但于动静却非然。

  回春子曰:荆棘中不妨着脚,深潭内也易翻身。怕只怕清风明月,坐对青山。

  人生碌碌似浮萍,业海风波何日停。

  要识本来真面目,勤从月下叩真人。

  回春子曰:一盂一钵,到处为家,撞着老参,举杖便打。

  浑沦元气原无象,庚甲之间觉有形。

  莫道有无难自辩,须明求已胜求人。

  回春子曰:摩尼一粒,沙界难敌,龙女献来,此际得识。咦,一个孩儿两个娘,四门亲家,不得疏失了也。

  外浊须知内本清,龙头虎尾按时生。

  若将凡圣和为一,白雪黄芽自长成。

  回春子曰:如何是道,要撒胞溺,吃饭穿衣,全不分晓。

  大道先须养性灵,灵光悟彻易归根。

  总然精气神皆足,黑暗如何解炼烹。

  回春子曰:东南西北及中州,黑黑尘蒙易白头。咄,说话的颠倒了。难不难,一翻斤斗。

  易非易,挣起双眸。

  缄口凝神只内观,法身常现一毫端。

  静中摄得灵明宝,直居中宫便是丹。

  回春子曰:得了手,闭了口。若还不去承当,竹篦何堪打走。咄咄咄,再来不值半文钱,请到方丈后去休。

  长空清回原无染,云去云来只自忙。

  鼓动巽风旋上下,性光明宝总归囊。

  回春子曰:一口布袋,包藏无碍,混混沌沌放不出来。

  明暗休将世务分,闲来觅得己前身。

  惺惺不得炎凉态,生死全抛得至真。

  回春子曰:九天之上,九泉之下,少林拳棒,上下齐打。打得开通,任放纵马。

  腾腾烈焰青龙舞,渺渺清波白虎蹲。

  虎尾龙头绦索系,擒归神室合真源。

  回春子曰:久别家乡,道阻且长,从今得返,方知父母妻子各各安好。咦,千年华表依然,一任桑田变海。

  

  

  跋

  《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所谓“顺承乎干”者,非耶,然世之女子,明坤道而合坤德者鲜矣。或痴顽结习,或奢悍成风,种种沉迷,不堪悉数。即有一二有志之辈,欲逃生死,究之性命不明,每见巫妪 姑,学些口头禅语,前果后因,便为大道在是,而盲修瞎炼,自误误人!吁,此皆坤修真诀失传之故也。

  今《西池集》出,泄千古不传之秘,具大慈悲,开方便门。愿普天下女子,敬信修持,穷研极究。

  其中字字有功,句句有诀,莫轻轻放过。尚有楮墨难传之处,全在诚心办道,自遇真人指点。总以收心养气为下手初功,心不收,则性根昧。气不养,则命蒂失。性命双修,坤道乃全。读是集者,幸勿坐失机缘,以负作者一片度世婆心也。

  

  灵阳子 敬跋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