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时间:2023-04-16 12:07

  经名:紫庭内秘诀修行法。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系摘抄《灵书紫文》、《真诰》、《抱朴子登涉篇》等书改编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凡修道欲求长生不死,存三元神及三元宫所在。其上元泥丸宫,在两眉间上却入三寸,即於第二寸中辟方一寸,为丹田宫者是也。存其神,名赤子,字光元先,一名帝卿,着朱衣。存想见在宫内,三遍呼其名字。中元绦房,心是也,当心中方一寸,即是绦宫也。存其神在宫内,亦着绦衣,名真人,字子丹光坚,三遍呼其名字。下元丹田宫,在脐下三寸,当脐却入三寸是也。存其神在宫内,着黄衣,面部白,如婴儿初生之貌,名元阳,字谷玄,三遍呼其名字。後咽气二十四过,呼生宫大君。命门脐也,玄阙是始生胞肠之通路也,其中有生宫,入脐一寸,宫内有大君,名桃康,字合精延,着朱衣,戴紫芙蓉冠,坐当命门,三魂神侍侧,立在左边。大君手执天皇象符文,依字以两手执之,以合注元气,补胎反胞。暮卧,先存三宫,次及坐,为之握固,临目内视。先闭气二十四息,仍存见大君向外坐,貌如婴儿,冠服执符,至令分明,乃心呼大君名三遍:玄阙生宫大君,名桃康,字合精延。咽液五十息,叩齿三通,微祝曰:
  胎灵大神,皇纲天君,手执胞符,头巾紫冠,黄回赤转,上精命门,化神反生,六合相因,形体光泽,玉女栖身。
  右呪常关讫,方为拘制法耳。若能常行此十八年,千乘万骑,白日昇天。
  太微帝天皇象符,如後:
  右天皇象符,以付生宫大神桃康,字合精延,合元上气,理胞运精。朱书青纸,细书,月旦、月望夜半,北向服之。以右手执符,闭气,北向烧香书符毕,各剪以次重着执之,便临目闭气,存大君如前,乃心祝之曰:
  天帝玄书,皇象灵符,以合元气,运精反胞,万年婴孩,飞仙天枢,生宫大神,披书建朱,头戴紫冠,与我同谋。
  毕,起身再拜,以次一一卷符,作丸服之。存大君,左手中执符服,乃北向拜太微天君。经云:存大君符,服十八年,大君将能左激三田,右御三气,田化成飞舆,气化成玄龙,仰役二十四神,俯使魂灵,呼阳官六甲,召阴官六丁,千乘万骑,白日昇天,皆桃君之感致也。道虽小,亦可观焉。生宫大神,慎经血秽,烧六畜毛、胡英等物。此皆伐乱胎气,自反伤婴神也。
  夫三魂一月三度去离人身,初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神魂游荡,梦寐不真,邪气欲侵人。如到此时,仍须拘制。法当於临卧之时,仰卧,长伸两脚,以两手重抚心上,左手在上,叩齿三通,咽气三过,闭目存想,心中一道赤气晃晃,光如鸡子大,从心中仰上,分从两眼中出,渐大,同匝一身,下至两脚,上至头上,化为大火,焚链一身,状似然炭。忽觉四体小热,又叩齿三通,存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三神急住,爽灵在玄阙,侍大君之左,以右守魄;胎光在洞房宫,对黄老君赤子,守泥丸;幽精在心中,受心节度。各当其所在,存呼之,乃呪曰:
  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链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回水玉精。都毕,忘身良久。先行诸卧存毕,乃行此事,因以息气便眠。
  夫七魄一月三度去离人身,初七、十七、二十七夜去。凡魄去之时,皆令人睡梦颠倒。学道之子,切须拘制,莫令魄游荡。到此时,夜卧以两手定指,向脑後枕,长伸两足,即存鼻端有白气两条,先从肺出两鼻孔中,如小豆大,微微渐大,冠身九重周遍,下至两足,却上至头。白气忽化为天兽,先从内变,使两青龙在两目睛中;又存两白虎在鼻孔中,皆向外;朱雀在心上,向人口,低头引赀,令近於口;苍龙及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此共成玄武者,在足作履跷以蹈之。又存两耳中有两玉女,着玄锦衣,当命门,两手把两炬火,光芒至极,左名娇女,右名灵仪,并气之九重者各变。良久,都毕,又咽液七过,叩齿七通,呼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先存七魄〔在〕#1命门中,於大君右边行立,为第一魂爽灵所守,不得动,乃呼之毕,及微祝曰:
  素气九回,制魄邪凶,天兽守门,娇女执关,魂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元,汝若饥渴,听饮月华日丹。都毕,忘身良久,因以取眠。
  学道者当礼心,存真拜谢。至秋分日,存思念真斋戒,勿念邪恶,当愿飞仙。若长斋者,秋分日皆谢七祖父母,次存一身罪过,求自改之誓也。非正绝於世尘之士者,慎勿以秋分日谢罪。此日谓此谢,无不释,而不可重犯。自量或有必〔不〕#2可免之事,尚未去得,勿强言谢也。经云:子欲学道慎秋分,事无大小皆上闻。其日至中时,入室北向烧香,再拜长跪,脱巾於地,微祝曰:
  某州县宫观小兆真人某,上启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太上道君,金阙太平玉晨玄元无上道君,金阙四辅二十四真人,司命神官。先谢七祖父母,次及一身,使辞诚恳切,稽颡叩搏,再拜。先戴巾,然後起再拜也。
  若各善梦,卧觉,当摩目二七,急闭目,以两手掌从内向外摩之,叩齿二七通,微祝曰:
  太上高精,三帝丹灵,绦宫明彻,吉感告情,三元柔魂,天皇授经,所向谐合,飞仙上清,常与玉真,俱会紫庭。
  数遇恶梦,便闭目闭气,以左手捻人中二七遍毕,以第二、第三指捻山源,阴捻数十过,更急按之,啄齿二七通,闭气如前,啄齿,微祝曰:
  大洞真玄,张链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上启太上三元君,某甲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邪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体门,黄阙神师,紫户将军,把钺握铃,消灭恶精,反凶成吉,生死无缘。
  又卧,必获吉应,三年之後,唯神感旨应,乃有梦也。
  凡夜卧觉,当更急闭目,叩咽各九遍,次以手按鼻左右,上下数十过,乃微祝曰:
  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天中之台,流气调平,娇女云仪,眼童英明,华聪明彻,百度眇清,保和上元,徘徊九城,五藏植根,耳目自生,天台郁素,柱梁不倾,七#3魄澡链,三魂安宁,赤子携景,辄与我并,掩我耳目,太上当前,摧以流铃,万凶消灭,所愿必成,日月守门,心藏五星,真皇所祝,群响敬听,吉以玄应,祥瑞为明。
  祝毕,又咽液九过,摩拭面目,令小热。以常卧觉按祝,勿失一卧也。令人耳目聪明,强识豁明,鼻中调平,不唾津液,面有童颜,制魂链魄,却千邪,辟万魔。
  理发欲向王方之所,禁於北向理发。其十一月,宜向辰亥。既栉之初,而祝曰:
  太帝散灵,五老归真,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为日隐,右为月根,六合清链,百神受恩。
  毕,咽液三过。当数易栉取多,而不使痛,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服仙药,常向本命日服,乃勿与死丧凶恶,犯伤胎神,徒服无益也。
  临食勿道死亡事,勿露食物,来衆邪气也。
  洗澡之时,常存六丁,令人所向如愿。寻常存六旬之内丁日,沐浴亦如常。沐浴数,每至甲子日,常当沐浴,不尔当几月旦,使人通灵。几谓奇也,即正月、五月是耳。宜取东流水,作香汤佳,而塔不患数。但不能耳,荡链尸臭,而真气来也。慎勿坐浴解形,及坐在水中也。
  若履殗秽及诸不今处,当洗澡浴,与解形以除之。其法用淡竹叶十两,桃皮四两,以清水一斛,煮之令沸,出适寒温,以沐浴之,即万殗消除。
  北帝杀鬼之法,临目握固,闭气存见藏腑真神,谓五藏之神也。但见五藏,其感自神,亦可谓四灵及黄龙也。先叩齿三十六通,乃祝曰:天蓬天蓬云云。
  世有下士强恶之鬼,多作妇人,以惑试人,亦能变作男子之形,非唯女子也。若见有此者,便闭气思天关之中衡辅星,存斗星,其辅弼之象在守寸中,以杓指前具身神,存守明堂三宫五藏二十四神,正颜定志意,熟视其规中珠子浊而不明者,则见鬼试也。亦可以镜密照之,知是鬼试,则思七星在面前,亦可在头上却之,谓存魁覆头上,以杓指也。又诵天蓬呪,仍存被天纲摧仆。亦可念杀鬼呪。若规中方而明者,仙道真人,虽不正方而明冷者、异人。火日照之而无影者,益验也。悟者便拜之,不悟为试不过。若遇邪鬼而谓之真人,亦是不过之例,子慎之。
  抱朴子曰:入名山欲求芝草,以三月、九月,此山开,出神仙药之月。勿以山痕之日,必以天辅日,天辅时,三奇会尤佳。出《三奇告门》。到山须六阴日、明堂之时,带灵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盐一升,及开山符檄,着大石上,必得芝草。又采及服芝草,欲得王相柔和之日,支干上下相生为佳。此芝草名山多有之,但凡庸之人道心不精,志行秽恶,德薄,不晓入山之术,虽得其图,不知其状,亦终不能得。山无大小,皆有鬼神,不以芝草与人,则虽露之不可见也。
  抱朴子曰:按《九天秘记》,及入山忌须取宜大。凡入山日,大月忌三日、十一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三十日;小月忌一日、五日、十三日、十六日、二十八日、二十六日。以此入山,既忌为山神所试,又所求不得,所作不成。不但道士,及凡人此日入山皆凶,与虎狼毒虫相遇也。入山不得其时日,必有其验,不可轻入山也。
  又按《玉铃经》云:入名山不可不知遁甲之秘术,而不为人委曲说其事。而灵宝文又言:入山当以保日,又义日,若专日者大吉,以制日、伐日必死,又不一二道之也。余少有入山,情由此乃学遁甲书,乃有六十余卷,其事不可卒精,故集其要以为囊中立成,然不中以笔传。今论其较略,想好事者欲入山,当访索知之者,亦不乏於世也。
  《七元中经》曰:欲求道,以天内日、天内时。劾鬼魅,施符书,以天禽日、天禽时。入山,欲令百邪狼虎盗贼不敢近之者,出天藏,入地户佳也。凡六癸为天藏,六巳为地户。
  又曰:乱世绝边入山,令无忧患,以上元丁卯日,阴德之日时,可以隐沦。所谓白日陆沉,日月无光,人鬼不能见也。
  又曰:求仙学道入名山,以六癸日、六癸时,一名天心日,必得度世也。
  又曰:往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物,折半置蓬星下,历明堂,入阴中,禹步而行,乃祝曰:诺鼻太阴将军,独开曾孙某甲,勿开外人,使人见甲者,以为束薪,不见甲者,以为非人。即折所持草木,置地户,左手取土以传人中,右手持草自蔽,左足着前,禹步而行,到六癸下,闭气住,人鬼不见。凡六甲为青龙蓬星,六丙为明堂,六丁为阴中。又禹步法,正足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复前,又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为一步也。前左足,次复前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左足,以复前右足,从与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乃禹步之法。凡作天下百怪,皆知禹步,不独此事也。
  此成既济卦,初、二迹不在九迹之数,然相因仍一步七尺,合二丈一尺,顾视九迹禹步旱矣。
  抱朴子曰:灵宝所谓保日者,谓支干上生下之日也。若用甲午、乙巳日是也。甲者木也,午者火也;乙亦木也,巳亦火也。火生於木。又所谓义日者,支干下生上之日也。若壬申、癸酉是也。壬者水也,申者金也;癸者亦水也,酉亦金也。水生於金故也。又所谓制日者,支干上尅下之日也。若戊子、己亥之日是也。戊者土也,子者水也;己者土也,亥亦水也。五行之义,土尅水也。所谓伐日者,支干下尅上之日也。若甲申、乙酉日是也。甲者木也,申者金也;乙者木也,酉亦金也。金尅木。效此引而长之,皆可知也。
  抱朴子曰: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
  抱朴子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此九字,常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右一法如此,大同小异。
  右此是老君黄庭中胎四十九真符也。若欲入山林,以甲子寅日丹书白素,夜置案上,面北斗,祭以酒脯,自说姓名,再拜,取纳衣领中。辟山中百鬼万精,虎狼毒虫。道士避世入山林,亦如此法。
  第一符
  第二符
  第三符
  右三符,皆是老君居山符。以丹书桃板,大其文,令弥满板上,以着门户上四方四隅,及所在道侧要处。去所住五十步内,辟山精百鬼神验。
  右此二符,老君入山符。户内梁柱上,皆可施。凡人家居山林,及暂入山,皆可用此符,反覆两面,俱作如此文。
  右此二符,反覆两面俱作此文。此是仙人陈安世所受,入山辟虎狼符。丹书绢,二符各异之,带着肘後,男左女右,亦可带佩之,可着所住之四方,各书板上。若移徙,当拔取符去。
  右此二符,是老君所带辟百蛇及虎狼印。以枣木心长二寸刻之,再拜
  而带之,其有神效。俗人信者,皆可带
  之,大吉。
  右此三符,兼可着牛马屋左右前後,及猪栏,辟虎狼
  其紫庭内秘要,乃是黄老君修行之术也。其本不得妄传非人,殃流祖
  考,切宜慎之。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竟
  #1『在』字据前後文补。
  #2『不』字据前後文补。
  #3『七魄』,原本误作『耳魄』。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