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精微论

时间:2023-04-09 19:33

  经名:胎息纷彻论。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部分内容收入该书卷五十八。
  胎息精微论
  老君曰:知道者天不杀,含德者地不害。道德相抱,身不衰老。内食太和,元炁为首。清诤自炼,忘身放体。志无念虑,安定藏府。洞极太和,长生久视。诸炁不动,意如流水,行之不休,得道真矣。每入静室,守玄元炁。玄元者,一炁也。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炁,炁中有炁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德以形为车,道以炁为马,魂以精为根,魄以目为户。形劳则德散,炁越则道叛。精消魂损,目动魄微。是以守静爱炁,全精宝神,道德凝密,魂魄固守,所谓含道不言。得炁之真,肌肤润泽,得道之根,手足流汗。精之充溢,不饥不渴,龟龙胎息,绵绵长存,用之不竭。饮於玄泉,登於太清,还年反婴,道之自然。至道不远,近在己身,用心精微,命乃永存。今之修道者,或服五牙、八方、四时、日月星辰等炁,并恨。但思自顶鼻而入,虽古经所载,为之少见成遂,亦非食谷者所能行致尔。是以修炁者多不得其诀,虚精勤矣。既得其门,复悟其诀,要在精勤元退懈耳。凡胎从炁中结,炁从胎息生,胎因炁中成。炁清则凝而结,炁独则散而出。胎成即万病自遣,神灵居之,三一守中,尸虫亡坠,即渐通仙灵矣。今之学者,或传古方,或受非道,皆闭口缩鼻,贵其炁长,而不知五藏壅闭,畜损正炁,殊非自然之息。此繁劳形神,元所益也。道日若抑塞鼻口,拟习胎息,殊元此理。口鼻炁既不通,则畜损肺藏,有何益哉?饵内炁者,用力虽微,而速见功成,全在安神静虑,不烦不扰,即炁道疏畅,关节开通,内含元和,终日不散,肌肤润泽,手足流汗,长生之道,诀在此矣。内炁满,无饥渴。初习即小难,久久甚妙。炁既不竭,神真不乱,道亦如炁至,诚修之,乃通灵。发炁齿坚,眼瞳英明。筋骨全实,壮勇胎神。面貌光泽,行步举轻。心自元欲,神不贪荣。玄父赤子,固际元倾。魂魄守元,三一自真。永宝其道,静安其神。神自通灵,道日永宝。胎息元炁克成,自为真人。胎息之妙,穷於此也。
  内真妙用诀
  诀曰:欲得长生,当修所生。所生之本,始於精炁。精炁结而成形。形为受炁之本,炁是受形之根,炁不得形则元因而立,形不得为则元因而成。则元炁所察之时,伏母脐下,混沌三月,玄牝具焉。玄牝者,口鼻也。玄牝既立,如瓜之有蒂,阴注母炁,始於此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绵绵十月,炁神备遂,解胎而生。母虽知贪悦於子,当不知形耗体枯,分神喊炁,为子之用矣。既生七日,情见於外,变婴而为孩,指颐而能笑。先真议者,以为失道而後德。丧朴之本,便终於此。何况十五成童,二十弱冠,目眩五色,耳听五音,役智运神,问不容息。如此则纯朴之根荡然而尽。是故圣人知外用之元益,所以还元反本,握胎息之机,得长生不死,其理明矣。《中胎经》云:形中子母,何不守之?且形中以炁为母,以神为子。形炁先立,而後有神。神由炁生,故为子矣。且圣人不思外事,不视外色,不总外声,常使神与炁合,合行循环於藏府之问。御呼吸以上下,久久修习,则神自明,炁自和。若神自明,可照彻於五藏;炁自和,则通使於四支也。故黄帝三月内视注心,一神则神光化生,缠绵五藏,斯言可推而得也。《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所致和专仁。皆其事也。今之世人,神与炁各行,子母不相守,炁虽呼吸於内,神常运於外。如此常使炁逐秽浊,而神不虚明,神不虚明,则元熙渐散。转而相喻者,以神为主人,身为宅舍,主人不营於内,日用於外也。自然令宅舍空虚渐见危坏矣。死非道之人劳神役炁,元一息而住於形中,而犹冀长生,不亦远矣?先生曰:若知神炁之所主,子母之运行,则修生之道了然见矣。若炁元所主,但任运呼吸者,唯主通治藏府,消化谷食而已,终不能还阴返阳,填补血脑。则知凡人呼吸与圣人之呼吸殊矣!是故《南华经》云:凡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踵犹根也。又云,其息深根,深根固蒂,皆其义也。先生曰:凡人任自然之息;至近而役之,其所利唯化食而已。至人以神为宰御,呼而下流,吸而上之。上至泥丸,下至茎端,二景相通,可为救老残。至若呼不得神宰,则一息之中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之中生病。神炁当不全,若能息息之中,神炁常合,则胎从服炁中结,炁从有胎中息,胎息内结,求死不得。尹真人曰;若神能御炁,则鼻不失息,斯言至矣!《黄庭经》曰:日月布列设阴阳,二神相会化玉英。此谓阴阳二炁会合之时。言二景相观之後,情慾既动。精炁悉降於茎中,若不知道者,精炁皆被情慾所引,求制不得,遂有畎沧之忧,尾问之患。若为道之士神与炁合行,随呼吸以上下,不使停壅於下宫,是为神交而精不散,神虽会合,常味於元味。《黄庭经》云:子丹进饥肴正黄,淡然元味天人粮。又云:意中动静,炁得行道,自持我神明光。以次推之,虽有情欲动於精炁,而精炁以道自持,自然不动。《道经》云: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元名之朴。元名之朴,则胎息妙用矣。若习胎息日久,则神炁自正,和柔可使。《道经》曰: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若胎息未成,则真神不御於精炁,谓精炁元主,自然随欲而动。情欲既动,而精炁自散。虽欲苦制,亦终元益。若胎息道成,精炁有主,故使男子茎中元聚精,妇人脐中不结婴。虽有情欲,终不能与神争也。是谓胎息之真,反精为神。其文毕矣!.
  胎息神会内丹七返诀_亦名留精回炁补脑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如归命於身中。绵绵不住道自通,烟昇云降何蒙蒙。七元三老从此功,我真不西亦不束。常令体裹轻如风,服之以後必腾空。世人见一不识一,一回存想一神出。只知一心望一切,不知一日损一日。劝君求真须识真,世上道经多俟人。开图阅录并乱神,此法不能留此身。惜哉自有不自亲,明昧汨没於泥尘。
  夫修真学道者,切在存神固炁,养精保身,骨坚髓实。精神者,命之本也,道之源也。元炁者,神之根。身者,炁之宅。心者,神之舍。精大用则竭,炁大用则绝,神大用财衰。是以人之存者,神也。神之存者,炁也,精也。炁衰财神弱,炁壮则神强。傥使神衰炁弱,宅岂能全?治炁养神,切须固守,以至魂飞魄落,则追悔何为?立招伤败。此可喻之於灯。灯以油为母,母若既尽,灯何存焉?黄帝内丹,七返之门。内丹者,津水唾血精脑炁是也。夫欲养神,先须养炁。夫欲养炁先须养脑。夫欲养脑,先须养精。夫欲养精,先须养血。夫欲养血,先须养唾。夫欲养唾,先须养水。水者,五华之津液。元炁之精华在人口中牙齿之傍,则名水也。《黄庭经》曰: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问。体生光华炁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此咽津之妙用致此。津液在口中则名水,及咽下到肺即为唾。唾色白,故象於金,绿肺中唾属金,常被心脉来铄。其唾流入心则化为血。血色赤,象於火,绿心中属火,常被肾来克,其血流入肾则化为精。精色滋,故象於水,绿肾中精属水,常被脑脉来克,脾炁应脑为泥丸。泥丸是土,有两条脉下彻肾精,其精在肾,谓精,流入泥丸则为脑。脑色黄,故象於土也。脑有二条脉,夹脊降到脐下三寸,是名炁海。脑实则炁海王,王则元炁盛,盛则清,清则神生。故水能长养万物,水竭则万物枯乾。《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身长存。些11闷全论养命之道也。悲夫!.世人耽迷嗜慾,任意施泄,《黄庭经》云:元炁败丧精神散,大期之内自求短。又曰:若当抉海百渍倾,叶去树枯失青青。炁亡液漏非己形,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房中之术百数,妙在还精补脑。初修道之人,元炁未通,难见妙旨。
  胎息精微论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