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觉集

时间:2023-02-15 19:59

 明 陶明潜辑

先觉集序

  学佛然後知儒。此硕儒之论也。古人与麽道。即便与麽赞。是诚先觉之公心。今人不知佛之所以为佛。儒之所以为儒。不过分门别户。逐影循声焉尔。世尊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且道如何是我。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且道如何是一。打头一着。不能明了。只从形迹中论。枝叶上观。岂非门外欤。哲人达士。学有本据。道有实悟。世出世间。初无二致。自觉觉他。罔有差殊。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现宰官长者婆罗门居士。随其缘会。所至即导利乎羣品。克垂范於後昆。夫是之谓先觉。一机一境。一话一言。可以开辟人天正眼。显扬儒佛心宗。先觉集之所由着也。明潜陶公。辑先觉集。而只存居士者何。盖缘建立维摩之院供其位。即考其入道之由。所以与云居和尚。暨同道诸君。参详订证。而成此言。虽未咸备。已露一斑。厥功懋哉。其中大意。既宣之於中山碑记矣。欲以是集鑴登梨枣。问叙於余。更为申明其说。
  旹
  康熈十八年岁在己未夏六月传临济正宗三十二世道安静和尚撰

先觉集序

  从上以来。佛祖圣贤。诸位菩萨。说种种法。演种种教。皆是镜中烟尘。梦里幻事。本无实法系缀于人。所以大觉世尊道。吾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是真实语。又古人道。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者里何曾有佛有法。有僧有俗。有觉未觉。不见道。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斯乃先觉志疏。陶明潜。解得此义。纂先觉集。欲行於世。乞序于予。予以从上古锥。掀翻一上。会得者作如是观。不会者切忌向先觉集中绊倒。
  旹
  康熈丙寅佛成道日盘山青沟拙庵智朴撰

觉集序

  夫继天立极之道。不异乎禅。垂世立教之书。统归乎理。道非言而不着。理非事而不明。所以儒有坟典经史。诸子百家。以至稗官小说。各各有宗趣焉。惟吾释门。因西天东土之文。北教南宗之旨。旁流正出。散圣异人。分支别派。授受渊源。幸存简牍。考实之徵。不致紊乱传灯。誵讹继席。益信一切语言三昧。内外典集。皆为载道之器。传远之用也。有惠後昆。功不细矣。兹明潜陶居士。从学多年。执劳甚久。苦参实究。历徧辛酸。涉水登山。悉知泠暖。于壬子冬。忽然有省于海会室中。未几辞往中山寺。薙草耕云。跏趺闭影。不闻尘事。复检残编。遂纂先觉集二卷。编叙优婆塞夷从上诸公。乞余弁言为[烈-列+助]。不觉喟然而叹。居士身说法。仍以居士身供养。未审鼻祖西来。供养有几。始知彰显正教。全在乎人。非其人而不能弘其道。非其道而不能知其人。而名实全备于天下者。匪至人而谁能之。但缉书纪事之任。若不洞究先觉佛理之精。芟补切难。要免阙遗。恐二乘见地。翻以庭前瑞草之诮。凡吾同侪。必摄无碍观。观之便知。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尘影起灭。何足记哉。自然举目视而有欲皆充。信手拈而有疾皆愈。同瞻缁素。广播名蓝。先哲不孤。晚参可托。真胜事也。故敢引纸运墨。聊为碧眼紩汉一勖云尔。
  旹
  康熈丁卯春王吉日圆教解三洪撰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