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3

     唐 慧海撰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卷下(合上顿悟要论)  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麽。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麽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於言下大悟。识自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後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法门师侄玄晏窃出江外呈马祖。祖览讫谓众曰。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来越上寻访依附。时号大珠和尚也(师讳慧海。建州人

  •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3

     明 智旭重辑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古吴蕅益沙门 智旭 依律重辑  出家受十戒者名为沙弥此翻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羣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唐三藏云室利摩那路迦此翻勤策男寄归传云授十戒已名室罗末尼译为求寂沙弥二字古讹略也今但约所翻三义释之初息慈者息见思恶修生缘慈藏教沙弥息见思恶修法缘慈通教沙弥次第息三惑修三慈别教沙弥一心圆息三惑圆修三慈圆教沙弥次勤策者精勤策励出分段生死藏通沙弥精勤策励出变易生死别圆沙弥三求寂者求偏真涅盘藏通沙弥求大般涅盘别圆沙弥又卢舍那翻净满恶无不息故净慈无不行故满是沙弥戒即卢舍那真因也又涅盘以不放逸为食勤策即不放逸义是沙弥戒即大涅盘法食也

  • 金刚经感应分类辑要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3

     清 王泽泩编集 金刚经感应故事分类辑要序  金刚经者。大乘正宗也。如来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是此经乃圣教之骨髓。其功德不可思议。诵之者。可以照破诸相。洞见性源。直达涅盘彼岸。岂徒种种福报。感应不爽已哉。然明其道不计其功。在利根上智或能之。若中下之士。不覩福报。信心不坚。何以使之乐诵不倦乎。此余既作句解。复有感应分类之辑也。第古今传记。所载事迹。凿凿可据者。不下数千余条。尽录则烦。恐人难记。兹择其切要者。五十条。分为十八类。皆有感辄应。捷於影响。洵足转化未信。启人乐诵之心矣。顾其应亦有浅深小大之不同。如自延寿愈疾。生子登科。以及脱难还阳等事。率皆享世间

  • 礼舍利塔仪式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2

     清 弘赞编  礼舍利塔仪式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  梵语舍利。亦云室利罗。又云设利罗。乃梵音轻重之详略。华言灵骨。是释迦如来遗身。大如麻豆粟粒。莹粹绝伦。色具三种。於一色中。能现种种光明。其骨者色白。发者色黑。肉者色赤。菩萨罗汉。皆有三种。若佛舍利。槌击不破。弟子舍利。槌试即碎。良由如来於无量劫中。戒定慧熏修所成。甚为难得。百劫千生。难可值遇。昔者如来示般涅盘。以大悲力。自涌三昧之火。碎金刚体。为末舍利。施诸众生而作最上福田。一瞻一礼。灭无量罪。生无量福。一香一华。永作三乘道因。但今时礼敬。罔谙教法。多乖仪则。唯知称名。不晓赞德。然称名。但听其名。宁识其智之高下。赞叹。即具陈

  • 慈悲药师宝忏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2

     清     消灾延寿药师忏法卷上  熏修药师忏仪  严净坛场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慧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圣观自在菩萨(三称) (众持大悲等呪心经毕举)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云云)。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罗密沓。阿优哩阿纳。苏必你。实执沓。牒左罗宰也。怛塔哿达也。阿罗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达罗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莎巴瓦。比述帝。马喝捺也。叭哩瓦哩莎喝。  愿将以此胜功德。祝赞皇帝万万岁。圣明君。诸国来朝会。南无无量寿。祝赞皇帝万万岁(再云)。  以此经呪功德  回向护

  • 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2

     昙噩撰- 题  我不识弥勒何许人。现示何世。明州人传言。这胖和尚。吃酒吃肉。布袋自随。生大轻慢。以纸包屎物。示人云。这是弥勒内院的。这是兜率陀天的。意气薰布。惑乱此方女男。前莆田令。好没来繇。与渠往来。容通消息。当时幸不遇我。遇我则问。渠是甚麽。待他放下布袋。叉手向前。便蓦头一棒。他问。过在甚处。又与一棒。曰打破布袋了。管教渠无言可答。且教他那十七八个小孩子都哭啼呌脑痛痛去也。咄。 芳洲外史题- 布袋老僧小序  圣人观众生心是般若智。生死海是涅盘城。昧而不知。速须道破。念慈氏受释尊之记。当末世开度生之方。繇是降兜率。游四明。触处建光明幢。逢人施甘露味。以布袋为佛事。以小子现童真。四仪神变莫测

  • 教观纲宗释义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1

     明 智旭述  教观纲宗释义目次  观非教不正四句  依教设观数亦略同  半字满字  生灭门不生不灭门  对半明满  涅盘追说四教追泯四教  般若带通别正明圆教  秘密不定  法尚无一云何有四  四阿含毗尼阿毗昙  生灭四谛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实有二谛  诸行无常四句  知一切法从因缘生  煖顶忍世第一  八忍八智  真无漏三十四心  苦无逼近相四相  痴如虗空等  幻有空二谛  两种含中二谛  别入通三谛  圆入通三谛  诸法不自生四句  解苦无苦而有真谛  扶习润生  行则五行差别  一因逈出不即二边  一果不融诸位差别  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显中二谛  圆入别二谛  别三谛  圆入

  • 朝鲜禅教考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1

     朝鲜 朴永善辑     朝鲜禅教考    汉阳 朴永善 辑  佛法。以汉明帝永平八年乙丑之岁。始中国。  佛祖通载云。明帝永平四年。(辛酉岁)帝梦金人。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十八人。西访其道。至大月氏国。遇摩腾竺法兰二沙门。得经像归于洛阳。盖乙丑岁也。  後三百七年。始因苻秦。流传于高勾丽(壬申年)。  金富轼三国史云。高勾丽小兽林王二年。(晋简文帝咸安二年)秦王苻坚。遣浮屠顺道。賷送佛像经文。(夏六月)王遣使回谢(时。高勾丽都。在平壤东黄城)○後二年。(小兽林四年)僧阿道来。(建元十年)越明年春。始剏肖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弗兰寺。以置阿道(春二月)○後十八年。至故国壤王末年。

  • 宗教律诸宗演派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1

     清 守一重编   宗教律诸家演派    吴中南禅沙门守一空成重编  ○临济源流诀  南岳怀让道一海  运玄奖顒沼不住  念昭圆会端演勤  隆华杰于先范具  (钦妙本长蔚持旵 伦坚覩度俊悟澂 慈暄瑞聪宝传 宁进晓空冲广)等。  径山与虎邱分宗诀。  大慧传需到永明  益慈显密二仰钦  有宝铁牛远池真  慧机来统焱斆铭  自六祖法传南岳让。南岳传马祖一。马祖传百丈海。百丈传黄檗运。黄檗运传临济义玄禅师。後人立为临济宗。  临济剃派未知何人作十六字。  提金刚体  振妙朝元  存慈希戒  贯古腾今  续演。  承宗广大  佛法宽宏  正怀文本  了悟良因  守心显祖  方觉钦崇  後又续

  • 物不迁论辩解

    发布时间:2023-04-21 16:10

     明 真界解 物不迁论辩解题辞  常人即不迁见流动。智者即流动见不迁。故曰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吾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而或者驳之。谓肇公立昔有今无。为断常迁灭之法。是大不然。甞为之颂曰。昔自在昔。昔非来今。自在今。今不往昔。今非往亦非来。以是知法相常住。或者执药成病。刻舟求劒。不慧甚矣。幻居界公物不迁解之所由出也。日照四天下本无次第。而方位湛然。智者作日轨察之。愚者倒操日轨方位亦倒。界公之解。其操日轨之法与。乃刻而流通之。  万历己丑五月望日真实居士凭梦祯题 物不迁论辩解序  夫至虗无物。物非物。以皆离法性。不迁迁。非迁而俱泯。盖物形无物。迁待不迁。乃心意之所通。

大家都看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