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西晋-竺法护译

2.23 万字 | 2023-01-11 11:34更新

大方广宝箧经
大方广宝箧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广宝箧经》,又称《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佛教典籍,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共三卷,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该经讲述佛陀到祇园说法,文殊菩萨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犍连等各述文殊的智慧与辩才。

2.24 万字 | 2023-01-15 16:11更新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

3.15 万字 | 2023-02-14 21:44更新

禅林类聚
禅林类聚

善俊及门人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林类聚》刊行于元大德八年(1307年)。编纂者为扬州路天宁万寿禅寺善俊及门人智境、道泰。该著记录、汇集了中国禅宗发展鼎盛的唐至南宋末禅林名衲的行迹语录、得道见悟之解,以入历代禅僧所加短禅林类聚评、批判、赞誉诗文等。问世以后,被禅林奉为教行龟鉴之一。《禅林类聚》不仅在中国有巨大的影响,还流传至日本,成为中日友好往来之铭证。

18.24 万字 | 2023-02-15 20:29更新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支娄迦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3.27 万字 | 2023-03-19 16:47更新

四童子三昧经
四童子三昧经

阇那崛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四童子三昧经》,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双树间将涅槃之际,阿难、阿尼娄陀与四童子等四方一切有情皆齐集佛所,佛即为诸有情说涅槃道,成就有情之善根。

2.46 万字 | 2023-03-19 16:56更新

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

黎眉居士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教外别传》,十六卷。明·郭凝之(黎眉居士)等编。密云圆悟、雪峤圆信、汉月法藏等,皆为之作序。圆信禅师于崇祯癸酉(1133)中秋所作的序文中说“今教外别传一部,盐官黎眉居士新集”,圆悟禅师所作序文的时间为崇祯辛未(1131),可推知此作于崇祯四年(1631)已付梓成书。本书内容辑录西天东土诸位祖师的机缘语要,以举扬禅宗宗乘,使参禅者了知五家流派与宗风,识各自本来面目,期能高扬祖灯。

37.84 万字 | 2023-03-30 14:52更新

佛祖纲目
佛祖纲目

朱时恩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祖纲目》,凡四十二卷(包括卷首)。明代朱时恩编。崇祯七年(1634)刊行。收于《万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开始编纂,历时二十一年完成。内容从释尊之示现受生至明代万峰时蔚示寂为止,以诸佛及历代祖师之化导、行谊等事迹为纲目,依照历代年号之顺序编录,同年代之各种佛教重要事迹皆可一目了然。

42.82 万字 | 2023-04-01 20:11更新

古尊宿语录
古尊宿语录

颐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古尊宿语录卷第》,佛教禅僧语录汇编,共48卷,中国南宋时期禅僧赜藏主编集。“尊宿”,谓受人尊敬的前辈,与“长老”、“大德”义同。书中汇编了自中唐至南宋前期南岳怀让一系(惠能门下两大法系之一)几十家“尊宿”的语录,故名。此书全部照录各家语录,并附有《行状》、《塔记》等,多为《景德传灯录》所不载,对于研究怀让一系的思想和“宗风”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最出名的是“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呼?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56.97 万字 | 2023-04-23 06:44更新

新修往生传
新修往生传

王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新修往生传》,凡三卷。又作新修净土往生传。宋代王古撰。记述我国往生净土者之事迹。本书为增补飞山戒珠所著净土往生传之作,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近年发现上下二卷,上卷有正传二十五人,附录十三人;下卷有正传三十一人,附录九人。中卷今已不传。

2.93 万字 | 2023-05-16 14:30更新

唐叶真人传
唐叶真人传

张道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唐叶真人传》,宋张道统撰。道教传记。又名:唐鸿胪钾越国合灵虚见素真人传。一卷。前有宋理宗淳佑时(1241-1252)马光祖序。本书为唐代道士叶法善传记。叶法善为唐玄宗时著名道士,以道术高闻名于世,《旧唐书》有传,《太平广记》卷二十六也载其事迹。唐玄宗曾拜其为鸿胪卿,封越国公,卒後赠越州都督。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封致虚见素法师,宣和二年(1120)加封灵虚见素真人。书中既有关于叶法善的神话传说,也有史实,为研究道士叶法善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1.33 万字 | 2023-05-17 21:56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高守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高守元集《列子》张湛注、卢重玄解、宋徽宗政和御解、范致虚训释为一书,故名《四解》。全编以张湛注经、注为主体,不冠名姓,其他则以“卢曰”、“政和”、“范曰”相区别,悉数客观胪列而不加个人识断。东晋学者张湛,通过注解《列子》,宣扬他的玄学思想。盛唐学者卢重玄则以诠释经典阐述其重玄理论。殆至北宋政和年间,徽宗赵佶与其臣僚范致虚以“老学解读《列子》,糅合儒、道,并将宋代易学引入其中”,即《冲虚至德真经义解》及《冲虚至德真经解》二书。唐代殷敬顺《列子释文》(《冲虚真经释文》)侧重于音义训诂,而较早的诠解经典、阐发义理的传注之作非此四家莫属。

17.06 万字 | 2023-06-16 21:15更新

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朱弁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7.12 万字 | 2023-06-26 20:54更新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袾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瑜伽法门。皆从梵书字种起观。出生一切广大神变。普利有情。此本首列二十字。行者切须观想纯熟。方可登坛作法。其字结构。均有天然轨则。不容毫发差殊。查宝华原本。与竺乾体格。已未全合。後人翻刻。失之逾远。今照龙藏。悉心考订。

2.48 万字 | 2023-08-21 09:02更新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师答同霖十问、五位颂并序、五位偏正谣、四宾主、偈、颂古公案一百则等。

2.46 万字 | 2023-08-22 11:22更新

金园集
金园集

遵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园集》,三卷,宋遵式述,慧观重编。《解题》卷一二“释氏类”著録《金园》《天竺》二集,各三卷;又卷二〇“诗集类下”著録《天竺灵苑集》三卷、《採遗》一卷。则《曲记》所谓“曰《灵苑集》”,疑“曰”前脱“其诗”之类,以与“其文”对应。《佛祖统纪》卷一〇(《大正藏》第四九册)本传:“幼善词翰,有诗人之风。其诗集曰《採遗》,曰《灵苑》;其杂著曰《金苑》,曰《天竺别集》,皆行于世。”明《文渊阁书目》卷一七著録《金园集》一部一册,又《天竺别集》一部一册,未注版本。两集单行本后皆失传。今存《金园集》上、中、下三卷,《天竺别集》上、中、下三卷,见商务印书馆影印日本《续藏经》第二编第六套第二册,俱署“释慧观重编”。《金园集》卷下末题“圣宋绍兴辛酉孟秋圆日刊板”,两集皆无序跋。“绍兴辛酉”爲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卍续藏经》,将二集编入第一〇一册。

2.70 万字 | 2023-08-23 16:31更新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

俞行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全书》,二卷,清俞行敏重辑并序及劝修净土启,文琇序,弘礼序,史大成序。又龙舒净土文张孝祥序,吕师说序,操守经序。

6.71 万字 | 2023-08-26 12:15更新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

员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此经凡四译今存者三。其一则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成四卷。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二则元魏菩提流支译成十卷。曰入楞伽经。其三则唐实叉难陀与复礼等译成七卷。曰大乘入楞伽经。盖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达磨西来以授二祖曰。吾有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盖宋本也。以故其传独显。然文字简古难读。昔法亲布衲谓正受禅师曰。此圣智境界非粗心者可入。子欲入之当有方便。正受进曰愿闻其说。衲曰子试取魏唐二译十七卷。置于宋译四卷之左右。证其神观参考妍味。则可以入是经矣。

17.50 万字 | 2023-09-11 16:34更新

诗地理考
诗地理考

王应麟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撰。其书全录郑氏《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地志》、《水经》以及先儒之言,凡涉於诗中地名者,薈萃成编。然皆采录遗文,案而不断,故得失往往并存。

7.69 万字 | 2023-10-06 22:32更新

读诗私记
读诗私记

李先芳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读诗私记》,五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着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于隆庆四年(1570),所释大抵多从毛、郑。毛、郑难通之处,则参之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诸书。其自序曰,“文公谓小序不得《小雅》之说,一举而归之刺。马端临谓文公不得郑卫之风,一举而归之淫。胥有然否,不自揣量,折中其间”云云。所释不专主一家,故其议论平和,无门户之见。如说《郑风·子衿》,仍从学校之义,则不取宋学。谓《国风》《小雅》,初无变正之名,则不从汉说。至《楚茨》、《南山》等四篇,则小序与《集传》之说并存,不置可否。虽援据不广,时有缺略,要其大纲,与穿凿臆撰者不同。朱彝尊《经义考》载先芳有《毛诗考正》,不列总数。

2.43 万字 | 2023-10-10 12:3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