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又作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普觉宗杲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法宏、道谦编,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本书之名系由大慧之语‘参禅不得,多是杂毒入心’而来。内容辑录先德之机缘法语、参禅居士追忆记、方外道友赞、佛祖赞等。其后,明代僧仲猷祖阐将本书增编为十卷,广搜诸师之偈颂,包括佛诞、成道、初祖、众赞等,计三十余项,七三二首,刊行于洪武十七年(1384)。清顺治十一年(1654),梅谷行悦继祖阐之后又增八七○余首。康熙年间,临济宗僧迦陵性音将十卷删减,重编为八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其内容次第为佛赞、杂赞、投机、钞化、杂偈、道号、山居等,卷八附录普明牧牛十颂及梁山牧牛十颂。刊行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宋、元偈颂之集大成者。
19.09 万字 | 2025-03-29 01:42更新
凡七卷。宋代僧石室祖琇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系宋代禅林之名僧传。祖琇辑录罗汉系南、圆通道旻、兜率惠照、黄龙道震、德山木上座、临济金刚王等,计三十人之传及宗乘语要,并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一篇。卷末附录‘代古塔主与洪觉范书’,举出觉范所著僧宝传之三失,加以诘难。
10.97 万字 | 2025-03-25 12:38更新
一卷。清代知归子撰。知归子即彭际清或彭绍升之法号。《善女人传》是知归子居士在撰写完毕 《居士传》之后,就在家女信佛者择其较著名的汇集成书的佛教传记体史书。《善女人传》一书,收载了汉代至清代历朝历代以来的民间在家女信佛者,并将其虔心信佛,积善乐道,持戒行善之女信佛者,称之为“善女人”将此一一列传,载述其信佛教事迹。此书如与《居士传》一并来读,足以概观中华佛教史上,在家两众佛信徒的信仰情况及其不同时代的变化情况。对研究佛教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妇女史、思想史,为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清史稿·艺文志)。
8.85 万字 | 2025-03-27 21:03更新
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童蒙记诵。卷上为‘摩腾入汉,僧会来吴,慧则石瓮,宝意铜壶’以下共一一八句,卷下‘琳祐会郊,可育面壁,法开善医,昙迁妙易’以下共九十六句。卷末附跋述其旨趣,志在勉诱后进童儒,继承圣贤行迹。
6.75 万字 | 2025-03-24 04:01更新
为永嘉证道歌之注释书。(一)全一卷。宋代僧梵天彦琪撰,门人慧光编。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书中将证道歌逐句详加阐述,以指点初学者入于参禅悟道之门径。(二)全一卷。宋代僧妙空知讷撰,门人德最编。约刊行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知讷认为佛法虽非由涉猎文字语言而得,然钝根末学者仍须借语文之诠释,以参佛法之旨要,故撰此书。 (三)全一卷。又作证道歌注颂。元代僧竺原永盛撰,德弘编。顺帝至正元年(13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永盛于每句下作短评,合数句而加以注释论述,其后附颂。
12.07 万字 | 2025-03-26 10:56更新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优婆夷十人。卷末载有洪武十四年(1381)大佑之跋、十六年性深之跋,并附记宋杨次公之念佛愿文一篇。
21.40 万字 | 2025-03-25 18:55更新
凡二卷。宋代正觉拈古,元代行秀评唱。全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据续藏本,卷首为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之序与题,并附南宋绍定三年(1280)九月二十八日之自序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十一月少室后参觉虚性一之序。次为九十九则古则公案之目录。卷上收录五十则,其后为请益录上卷音义;卷下为第五十一则至第九十九则,卷末收录请益录下卷音义。本录于明万历三十五年由觉虚性一校阅,生生道人付梓刊行。本录无注疏。
23.19 万字 | 2025-03-26 14:56更新
凡三卷。详称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又作玄沙广录。唐代玄沙师备(835~908)撰,智严编。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内容编集上堂语、颂、上堂示众、方丈录、佛心印录等,卷末附林澄所撰之‘唐福州安国禅院先开山宗一大师碑文并序’。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刊行林弘衍所编之玄沙师备禅师语录三卷,又称福州玄沙宗一禅师语录、玄沙语录、玄沙大师语录,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集录广录所未收之上堂、拈香、垂示等之语要,包括玄沙之略传、纲宗三句、玄沙对古则公案之拈评等。
42.72 万字 | 2025-03-22 12:42更新
凡四卷。又作广智全悟禅师语录。元代僧笑隐大訢撰,延俊、慧昙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集录乌回禅寺语录、禅宗大报国寺语录、中天竺禅寺语录、真赞、偈颂、月江和尚语录序、证道歌序、题中峰和尚语录等。
11.48 万字 | 2025-03-25 11:09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11.55 万字 | 2025-03-25 18:1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