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
5.44 万字 | 2022-03-21 13:58更新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
2.10 万字 | 2023-01-02 20:56更新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
26.18 万字 | 2025-03-26 04:24更新
凡十卷三十一品。唐代义净译。略称最胜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此经乃金光明经之别译本。为金光明经之译本中最后出而最完备者。本经叙说金光明忏法之功德,且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广为我国、日本所重视。古来,本经之注疏颇多,较重要者有,隋吉藏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六卷与金光明经玄义二卷、唐慧沼之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十卷等。
20.25 万字 | 2025-03-26 22:43更新
宋董思靖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靖辑王弼、司马光、王安石、苏辙、朱熹、叶梦得、程大昌、唐玄宗、宋徽宗、刘骥、陈景元诸家注,屡引《庄子》,并间出己见,附以音释,订以异同。
15.27 万字 | 2025-03-27 21:55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11.55 万字 | 2025-03-25 18:19更新
《北梦琐言》,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雅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 ,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唐末为陵州判官,后唐时避地江陵。历仕荆南三世,入宋为黄州刺史。此书撰于江陵,记唐武宗以后事,大体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涉及政治轶闻、士大夫言行和社会风俗民情,保存史料极为丰富,虽间及怪异,仍是治晚唐五代社会政治史的重要文献。后世不少典籍多征引此书,如《太平广记》引文达247条,《资治通鉴》亦多次引用此书,《旧五代史》援引此书33条,彭元瑞所撰《五代史注》直接征引则多至137条,可见此书的社会价值。
10.00 万字 | 2021-02-27 12:02更新
《金云翘传》,又名《双奇梦》《双和欢》,是清代青心才人著小说,二十四回。书中“玄”字不缺笔,当为清初之作。书叙一富户女儿王翠翘与书生金重相约为婚,后翠翘父因祸入狱,翠翘卖身赎父,沦落风尘,几经离乱,遇海盗徐海,徐海为她报了父仇,并娶为妻。徐海为官兵所杀,翠翘投江,被一尼姑救起。已及第做官并娶了翠翘之妹翠云之金重,最后终于寻找到大难未死的翠翘,不践前约,与之结为名义夫妻。作者在总结前人创作的基础上,集其大成,对王翠翘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对徐海唱出赞叹的颂歌,而对官军的怯懦与奸诈则挥笔鞭挞。《金云翘传》在清初的小说创作中该书艺术特色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了《红楼梦》的创作。
10.96 万字 | 2021-02-27 14:39更新
《申鉴》是中国东汉末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全书5卷,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5篇。明代黄省曾做了注释,有明嘉靖四年(1525)黄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鉴》有明黄省曾所作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引据博洽,多得悦旨”。有《龙溪精舍丛书》本、《小万卷楼丛书》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1.54 万字 | 2021-03-03 18:29更新
《定情人》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秘本定情人》,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六回。不题撰人。或谓作者即素政堂主人,亦即天花藏主人。成书于清初。 全书写四川双流县节生双星,为寻求理想的配偶,借游学为名,千里迢迢来到浙江,遇到其父同年好友江章,与其女江蕊珠相互爱慕,得埤女彩云帮助,二人私订终身。当他回乡赴试时,江章面许其婚姻。双星中状元后,京中屠驸马欲赘他为婿,他守盟固辞,被派往海外封王,历尽风波之险蕊珠在家因拒绝当地豪钟之子的求婚,当朝廷选妃时被点选入宫,为忠于受情,在天津投水自沉,被人救起后送往四川双家。双星封王归来,承蕊珠遗命与彩云续盟成亲。后返四川,始得与蕊珠团圆。 《定情人》不只歌颂了青年男女突破封建礼教束缚而争取自主婚姻,而且明确提出择婚标准为“其人当对”,一旦定情,便矢志不移,宗嗣可以不顾,性命可以不要,“惟有认真终不变,故今佳佐宗情人”。
9.21 万字 | 2021-04-26 12:33更新
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遵命寻访另外两位英雄。在开封争春园救得前太常寺少卿凤竹、其婿孙佩以及凤竹妻女家人,因此与宰相米中立之子米斌仪结怨。得义士鲍刚相助,郝赠其宝剑。凤竹一家走避湖广,不料孙佩锒铛入狱,其女凤栖霞亦于途中为米斌仪所掳,又为歹人骗卖于扬州妓院,后为马俊所救。郝鸾又遵司马傲之命,前往杭州,在西湖遇义侠“玉蛱蝶”马俊,结拜赠剑。马俊杀死米斌仪,入狱救出孙佩,与郝鸾、鲍刚、凤竹等人至铁球山聚义,共尊郝鸾为寨主。米中立欲弑帝自立,阴谋败露,叛乱边界,马俊等率官军及铁球山人众勘平内乱,班师回朝,众人各得封赏,司马傲亦收回三口宝剑。
15.30 万字 | 2021-06-03 10:20更新
《徠子冄夏易頭传樤》,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所撰。
8.65 万字 | 2021-09-12 16:25更新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1.46 万字 | 2022-03-26 08:11更新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庆重编,理宗宝祐五年(125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佛鉴太平慧翘、佛果圜悟克勤、正觉方庵宗显、佛海石溪心月等四人,对禅门八方珠玉集内之古则、公案三一九条,各作拈提,揭示参玄捷径,以开学人正眼。然禅门八方珠玉集今已散佚。
21.63 万字 | 2025-03-25 19:57更新
凡五卷。清代僧山铎真在编,石源机云续编,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临济宗无准师范之道脉传统之丛传。自无准师范,及其法嗣第一世径山净慈寺之断桥妙伦至第十七世,除去别收于语录之九人外,共计二三八人,记述其本录及语要。真在示寂后,由门人机云续成此集。
13.59 万字 | 2025-03-22 13:3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