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维摩诘经
佛说维摩诘经

支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之称一名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2卷十四品

2.89 万字 | 2023-02-14 21:31更新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正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嘉泰普灯录》目录三卷。南宋·雷庵正受编。作者正受(1146~1208),为平江府报国光孝寺僧,号虚中,属云门宗雪窦下第七世。师鉴于向来之传灯录偏重于禅门师徒传法的记录,乃着手补充《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及《建中靖国续灯录》等书之不足,由于内容普及王侯、士庶、女流、尼师等圣贤众庶,故名《普灯录》。全书费时十七年,于嘉泰四年(1204)编成;成书后,宁宗敕许入藏。

2.25 万字 | 2023-05-09 08:30更新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师答同霖十问、五位颂并序、五位偏正谣、四宾主、偈、颂古公案一百则等。

2.46 万字 | 2023-08-22 11:22更新

金园集
金园集

遵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金园集》,三卷,宋遵式述,慧观重编。《解题》卷一二“释氏类”著録《金园》《天竺》二集,各三卷;又卷二〇“诗集类下”著録《天竺灵苑集》三卷、《採遗》一卷。则《曲记》所谓“曰《灵苑集》”,疑“曰”前脱“其诗”之类,以与“其文”对应。《佛祖统纪》卷一〇(《大正藏》第四九册)本传:“幼善词翰,有诗人之风。其诗集曰《採遗》,曰《灵苑》;其杂著曰《金苑》,曰《天竺别集》,皆行于世。”明《文渊阁书目》卷一七著録《金园集》一部一册,又《天竺别集》一部一册,未注版本。两集单行本后皆失传。今存《金园集》上、中、下三卷,《天竺别集》上、中、下三卷,见商务印书馆影印日本《续藏经》第二编第六套第二册,俱署“释慧观重编”。《金园集》卷下末题“圣宋绍兴辛酉孟秋圆日刊板”,两集皆无序跋。“绍兴辛酉”爲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卍续藏经》,将二集编入第一〇一册。

2.70 万字 | 2023-08-23 16:31更新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

俞行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全书》,二卷,清俞行敏重辑并序及劝修净土启,文琇序,弘礼序,史大成序。又龙舒净土文张孝祥序,吕师说序,操守经序。

6.71 万字 | 2023-08-26 12:15更新

疑狱集
疑狱集

和凝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疑狱集》是五代后晋和凝、和蒙(㠓)父子编著的法学著作,共4卷 ,辑录了汉至五代的情节复杂 、争讼难决而最后获得了正确处理的案件,包括御史奏状、李崇还儿、丙吉辨影、黄霸戮乱、严遵壁听、赵和籍产、若水留狱、敏中密访等100例 。书前有蠓序,及至正十六年杜震序。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疑狱》三卷,第一卷为凝:队后二卷为蠓书。今本四卷,疑后人所分也。《补疑狱集》六卷,明张景所增。景,号西墅,汝阳(安徽阜阳)人。嘉靖进士,官监察御史。自此,共一百八十二条,所汜皆平反冤狱,抉摘奸佞之事,俾司宪者触类旁通,以资启发,虽事实人情万变,但不可限于成法、常规,而须推寻故迹?举一反三。然内容庞杂,体例欠佳,多有讹误。

1.45 万字 | 2023-09-17 12:29更新

《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佚
《贞陵遗事》《续贞陵遗事》辑佚

佚名 | 编年纪传 | 已完结

令狐澄编撰的《贞陵遗事》和柳玭编撰的《续贞陵遗事》均记载唐宣宗轶事,是唐代两部具有小说性质的杂史,在《资治通鉴》中曾被采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惜均已亡佚。详考相关文献可知,令狐澄是令狐楚之子,曾为浙江西道观察使、中书舍人。柳玭是柳仲郢之子,曾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后贬为泸州刺史,卒于北归途中。二书佚文在《太平广记》、《资治通鉴考异》、《唐语林》等宋代书籍中有所保留,钩稽考订,前者可得佚文17条,后者5条,前书已为全璧,后者亦过三分之一。

0.55 万字 | 2023-10-08 07:44更新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辛文房 | 传记方志 | 已完结

《唐才子传》共十卷,作者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後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後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但所述多有失实﹑谬误之处﹐如谓骆宾王与宋之问唱和灵隐寺﹐《中兴间气集》为高适(实为高仲武)所编﹐李商隐曾为广州都督等。也有因误解材料而造成错误﹐如刘长卿传﹐记权德舆称刘长卿为“五言长城”﹐而据权德舆《秦徵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诗序》﹐实是刘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等。 书成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原本10卷﹐明初尚存﹐《永乐大典》在“传”字韵内曾录其全书。但此部分《永乐大典》今亦佚。清《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其他各韵中辑出243位诗人的传记﹐附传44人﹐共287人﹐编为8卷。日本《佚存丛书》有10卷本﹐有278位诗人的传记﹐附传 120人。有清陆芝荣等《佚存丛书》校刻本。又有清《指海》本﹐以日本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日本本重印﹐另附《指海》本校记。

8.29 万字 | 2024-01-02 09:29更新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郑亦邹 | 传记方志 | 已完结

本书辑录了关于郑成功的多种传记,以及一些其它相关史料,内含有郑芝龙传。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芝龙有弟三:芝虎、鸿逵、芝豹。芝虎与刘香搏战死。鸿逵初以武举从军,用芝龙功授锦衣卫掌印千户。崇祯十四年成武进士。明制:勋卫举甲科,进三秩;授都指挥使,累迁亦至总兵。福王立南京,皆封伯;命鸿逵守瓜州。顺治二年,师下江南,鸿逵兵败,奉唐王聿键入福建,与芝龙共拥立之,皆进侯;封芝豹伯。未几,又进芝龙平国公、鸿逵定国公。

7.74 万字 | 2024-01-02 11:19更新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佚名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书法三昧》,一卷。书论。元代佚名。此书卷前有明人胡翰序,序中说:此书元时见于都下馆阁名臣家,以此定为元人所作。书中前部是书法三昧歌,四言二十二名,后部是书法八则,有下笔、布置、运笔、学纲目、大结构、结构径庭,发笔先后、名人字体。所论简练明确,无愧三昧之意。颇便初学。元时曾为鲜于枢、赵孟頫等人所宝爱,后归周伯琦携至吴中,世人始知有此一书,伯琦死后书才传出。卷后附洪武十五年(1382年)一跋,盖亦胡翰所记。有《格致丛书》本、《六艺之一录》本、《书法正传》本、《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本。

0.50 万字 | 2024-01-18 08:59更新

锦江禅灯
锦江禅灯

通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锦江禅灯》,二十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丈雪通醉编。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五册、《禅宗全书》第二十八册。内容辑录出生于蜀地或来蜀地说法之历代诸禅德之源流、行实、机缘、颂古、法语,以及护法宰相、居士和神僧、高僧的机缘语句,共计收一千余人。其中,卷一至卷十五收录初祖至大鉴下第四十世诸师八三五人;卷十六至卷二十收录高僧、神僧一五六人。现代四川禅宗内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了适当的选择而编入;总计《锦江禅灯》实录人物为四三○人,《巴蜀禅灯录》实录为六三四人,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对一些在禅宗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有资料的情况下,尽量作了大的补充或重编。此书为罕见之四川禅宗史专著,研究四川禅宗史者对此书自是不可忽略。

17.51 万字 | 2024-02-26 17:29更新

禅法要解经
禅法要解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西土圣贤撰集,二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行者初来欲受法时。师问五众戒净已。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

1.85 万字 | 2024-03-15 06:17更新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亦称《禅经秘要法》、《禅秘要法》。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编译。三卷。是鸠摩罗什受弟子僧睿之请,综合印度大小乘禅法编译而成。全书倡说五门禅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

4.62 万字 | 2024-03-15 06:18更新

黔南会灯录
黔南会灯录

如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黔南会灯录》,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序刊。收在《禅宗全书》第二十四册。主要辑录明、清两代黔地诸师的机缘语要。黔者,指黔州(县治在今四川省彭水县)。作者鉴于“披阅传灯,见古今尊宿名目,多在江浙诸省,惟黔中未见片言点墨”,而遍历黔州诸郡,汇收全黔诸家语录,编成此书。书中所收禅师,以四川出生者为主,旁及云南等地,计119人。《黔南会灯录》八卷,系善一如纯跋涉各地,遍访名山大刹,问故荒江古庵,广搜口碑,博采语录,从游历时发大悲愿,到返归故里后握管执笔,再到《黔南会灯录》全书之告竣,历时近二十年。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次年即刻板入藏。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嘉兴续藏》原本、日本藏影印本均次于《锦江禅灯》之后,为史传部重要撰述。除藏本外,又有民国十九年贵阳文通书局铅印单行本。内容系收录明清时代川、滇诸地之禅家语要。计收录一一六位禅师之上堂、小参、示众、机缘、拈颂、法语等。该书所收录之禅家,以临济宗天童圆悟之法嗣破山海明之法系最多,并含相同之临济宗汉月法藏之法系、曹洞宗云门之法系及不详法系者若干名。

6.35 万字 | 2024-03-16 09:01更新

先觉宗乘
先觉宗乘

雪峤圆信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五卷。明代僧语风圆信(1571~1647)校订,郭凝之汇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收录师承明确之居士一一一人,及无名之居士七十三人,共计一八四人之机缘语要。所列举诸先觉者之一机一境、一语一言足为后世学人之明鉴。本书与明代朱时恩所撰之居士分灯录、清代彭际清所撰之居士传、民国刘大心所撰之居士参禅兰录等,皆为参究居士道业之重要资料。先觉宗乘,系由明代陶明潜所撰之先觉集二卷改编而成,故卍续藏于先觉宗乘卷首,录有道安静、拙庵智朴、圆教解三洪等三人之先觉集序。

18.78 万字 | 2025-04-12 20:03更新

禅灯世谱
禅灯世谱

木陈道忞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九卷。明代僧山翁道忞编,吴侗集,崇祯五年(163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初时,道忞欲搜录诸传灯录、碑铭残简等,以编集禅宗祖师之世系,偶知闽人吴侗亦有类似之撰述,道忞遂合二人之作,加以修订成书。内容系以图表列述自释迦牟尼以下,南岳、沩仰、临济、黄龙、杨岐、虎丘、云门、法眼、青原、曹洞等诸正脉,旁出嗣法传承之源流。清顺治十一年(1654),介庵悟进(1612~ 1673)刊行所编之佛祖宗派世谱八卷,因其内容、形式与本书颇多雷同,故卍续藏仅收录其与本书有出入之卷一、卷五、卷六等小部分,并附于本书之后。

17.40 万字 | 2025-03-23 01:58更新

名公法喜志
名公法喜志

夏树芳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名公法喜志》,四卷。明代夏树芳撰,冯定校阅。约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一部辑录历代名儒百官和忠孝节义之士的持佛态度及言行事迹的传记体著作。所收人物始自汉武帝时的东方曼倩(即东方朔),终于元末明初的杨铁崖(即杨维祯),共二百零八人,多为崇佛者。本书编纂宗旨在于集录参禅学道之士,但唐以前的人物则不限于此。卷首有竹观衡、邹迪光、顾宪成、吴亮的序及自序。

4.45 万字 | 2024-04-20 10:56更新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

慧霞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三卷。又作《曹洞五位显诀》、《重编曹洞五位》。宋代慧霞编。全书收录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广辉的《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拣语》并序、《洞山五位显诀》、《天童四借颂》、《逐位颂》、《宝镜三昧》、《汾阳广智歌》、《曹山三种堕四种异类》等。收入《续藏经》。

7.65 万字 | 2025-03-26 11:38更新

诸上善人咏
诸上善人咏

道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优婆夷十人。卷末载有洪武十四年(1381)大佑之跋、十六年性深之跋,并附记宋杨次公之念佛愿文一篇。

21.40 万字 | 2025-03-25 18:55更新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

扶宗继忠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又作《四明仁岳往复书》。佛教书。北宋继忠集。7卷。收于《卍续藏》第九五册。集录北宋天台宗山家派与山外派和后山外派先后论战的7种著作。其中《释难抉宗记》为知礼所作,由此挑起山家、山外之争;知礼门人仁岳作《别理随缘十门析难书》、《止疑书》和《抉膜书》,辅佐其师驳斥山外派甚力。上述四篇主要围绕隋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略本和知礼所作《十不二门指要钞》、《观经疏妙宗钞》等书阐述观境真妄、别理随缘、理毒性恶、色具心具等重要论题。后仁岳在观心观佛等问题上和知礼发生分歧,遂作《十谏书》、《雪谤书》对抗其师,知礼乃作《解谤书》驳斥。仁岳以山家派健将,改投山外派门下,成为后山外派代表人物。本书与《四明十义书》、《四明尊者教行录》等,为研究宋代天台宗的重要资料。

19.00 万字 | 2025-03-25 22:2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