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梅》 又名《孝义雪月梅传》、《第一奇书》、《儿女浓情传》,十卷五十 回。题“镜湖逸叟陈朗晓山编辑”, “介山居士孟汾月岩评释”,“颍上 散人邵松年鹤巢校定”。 作者陈朗,字晓山(一说字苍明,号晓山),别号镜湖逸叟,浙江平湖人,清乾隆时进士。他为本书所作自序写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则书亦即成于此时。序中说他其时已“年过杖乡”,可知他盖生于康熙五十四、五年之前,此书乃是他六十岁前后才完成的作品。。传世有德华堂、芸香堂藏板本及聚锦堂、 文诚堂等刊本,近有齐鲁书社等出版的校点本。
24.59 万字 | 2023-05-19 08:18更新
《花月痕》,清朝小说,作者是魏秀仁,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言情小说。主要讲述了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
25.59 万字 | 2023-05-19 08:18更新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作者是李雨堂。演绎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杨、包、狄与奸相庞洪(即庞吉)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5.75 万字 | 2023-05-19 08:18更新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创作于明清二代,流行于清代,具体成书时间不详。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全书共计4卷18回,以大名府秀才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同时严守礼教,最终获得圣旨赐婚的故事。《好逑传》为“十大才子书”中第二才子书。《好逑传》是第一部译成西方文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在西方文人中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汉籍外译的研究中也具有重大意义。
13.52 万字 | 2023-05-29 19:58更新
《锦香亭》,又名《睢阳忠毅录》、《第一美女传》、《锦香亭绫帕记》,四卷十六回,有岐园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题“古吴素庵主人编”、“茂苑种花小史阅”。又经元堂刊本,藏北京图书馆。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上海石印本,改题《睢阳忠毅录》,书端又题《第一美女传》,藏首都图书馆。素庵主人生平无考,《锦香亭》约作于清初。
10.47 万字 | 2023-05-29 19:59更新
《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彭鹏。全书共341回。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前部侧重描写彭公断案,后部则是江湖恩怨。
83.68 万字 | 2021-03-31 16:47更新
《海外扶余》又名《郑成功传》,清人陈墨峰著。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本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示了郑成功在国难当头、民族濒危之际,奋起领导东南沿海人民进行抗清复明斗争的同时,又义不容辞地与当时拥有世界最先进武器、最蛮悍的荷兰侵略者进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以落后的原始武器“弓箭长矛”痛歼了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荷兰王牌军,并一举光复台湾,为国家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11.41 万字 | 2021-04-24 07:54更新
《续西游记》是明代佚名撰写的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续西游真诠》。一百回。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续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写唐僧四众取经东归途中的一段经历。唐僧徒众历八十一难到达灵山雷音寺,佛祖如来担心四人难以保护真经回去,询之因何心而取真经,唐、孙、猪、沙分别答以志诚、机变、老实、恭敬四心,孙悟空还随口答以机变心对付八十八种邪心。如来恐孙悟空机心生变,难保真经,派比丘僧、灵虚子两人暗中保护。他们携带八十八颗菩提珠和木鱼梆子,辅助取经师徒净心驱魅,护经返程。后四众在路途中遭遇诸多妖魔。最终,孙悟空等顿悟机心乃起魔之根,于是灭机心,笃真经,于路无阻,顺利回归大唐。
46.78 万字 | 2021-04-24 08:30更新
《廿载繁华梦》以广东海关库书周庸祐20年间从发迹到败逃的遭遇为题材,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之作。作品围绕对主人公二十载繁华终成一梦的叙写,展开了对清王朝末期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绘,把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寻花问柳、携妓纳妾为全部生活内容的整个官场的龌龊腐朽和盘托至读者面前,使人看到清王朝的不可救药,尖锐地批判了晚清的现实社会。
17.41 万字 | 2021-05-20 06:50更新
《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是明代无名氏(一说徐渭或郭勋)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分为十卷,共八十回。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英烈传》写的是朱元璋率群雄英烈推翻元朝统治、剪除割据势力、建立大明王朝的故事。《英烈传》的作者扣紧题名,浓墨重彩地塑造出皇明开运时期叱咤风云的英烈群像。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贩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
20.36 万字 | 2021-06-01 16:04更新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婴所作的一部传记。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道德伦理等方面阐发了其思想。
7.07 万字 | 2021-09-14 15:51更新
《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明代抱瓮老人编。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 和凌濛初的“二拍”。 [1] 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其中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描写色情的成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当时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
47.20 万字 | 2021-10-14 11:26更新
《民国演义》为蔡东藩所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88.70 万字 | 2022-03-19 19:46更新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
6.06 万字 | 2022-03-21 13:59更新
《孝经》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 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0.64 万字 | 2022-03-21 16:09更新
《驻春园小史》又名《第十才子驻春园》、《绿云缘》、《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第十才子书》。不署撰人,题“吴航野客编次”。首有乾隆壬寅水箬散人序。全书六卷,共二十四回。 书叙黄玠与曾浣雪、吴绿筠的婚姻故事。黄与吴,幼时有婚姻之约,后因故中断,而与曾才美倾心。书名即取二人发生爱情之亭园名。曾投奔吴家,黄千里追随,奕身邻府为奴。因曾母欲将女许与邻府公子,二人遂私奔。后黄中进士,始知吴绿筠为他守盟,于是并娶曾、吴二人。在同类小说中虽难推上乘,但其表现青年男女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争取自主婚烟的愿望和行动,是有进步意义的。内容健康,情节曲折,文字亦清新。全书共写四十余个人物,曾浣雪、黄玠的形象较鲜明,吴绿筠、爱月亦有特色。
6.03 万字 | 2022-03-23 10:58更新
《断鸿零雁记》(1912年),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作者苏曼殊以第一人称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为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主人公三郎幼年倍受欺凌,孤苦伶仃,长大以后又经历了种种坎坷。他东渡日本寻找生母,母子重逢之后,三郎的日本表姐静子爱上了他。静子对三郎一片痴情。母亲和姨母也赞成这门亲事,但三郎犹豫不决。虽然他对静子也有感情,但他不敢再次面对爱情,对静子避而远之。原来,三郎在中国有未婚妻雪梅,雪梅对爱情坚贞不渝,因为三郎之父破产,雪梅之父嫌贫爱富而悔婚。三郎深深地爱着雪梅,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气之下出家了。虽然身在佛门,他仍然无法斩断世俗的烦恼:不明身世的困惑、儿女之情的纠缠,于是他下山寻找答案。雪梅因痴恋三郎,资助他东渡寻母,最后,父母逼她改嫁时,绝食身亡以殉情。故事的最后,三郎无法寻找到雪梅的墓地,只有在她故宅凭吊。全书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结束,笼罩着一种末世的凄凉、窒息,以及对人的心灵的压抑。
3.30 万字 | 2022-03-23 11:10更新
《于少保萃忠全传》是明代孙高亮创作的白话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又称《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旌功萃忠录》。共十卷四十传。成书于明万历八年(1580)。以主人公于谦的一生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叙个人的品德、业迹、交往,旁及其它。尽管作品涉及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等前后七代六帝的历史演变,但是它的整体构思毕竟是围绕于谦这一个人的命运和遭遇来展开描写的。作品从他的出生写起,顺序次及幼年、青年,直到他含冤而死以及死后历代皇帝对他的昭雪和封谥。该小说以于谦“生作为中轴展开描叙, 线索清楚。从不同角度颂扬了他的忠耿才智、廉洁和勇敢。文字简炼,感情深沉。
11.47 万字 | 2022-03-23 11:35更新
《禅真后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演义禅真后史》,是明代方汝浩著长篇小说,共六十回(清末删节本共五十三回)。成书于明末。小说描写唐太宗二十三年(649年),饥馑流离,盗贼四起。唐太宗听了李太史的话,令叶法师发檄祈请,十分恳切,于是有真人降生阳世,征番灭寇,利民济物,在几年间便做了许多因果。他的下界引出了很多希奇古怪的事来。这个真人是《禅真逸史》中的薛举,在此书中转世降生为善良秀士瞿天民家为子,名叫瞿琰。他从小得到高僧秘传,挟神技异术,有济困扶危之志,做出了“种种奇勋异绩”,最后功成仙去。《禅真后史》承继《禅真逸史》,对佛道谈经说法、参禅礼佛等作法颇多微词,认为佛道是做的表面文章,于世无补,神仙应从实际中修得。 [3] 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较为饱满。
26.45 万字 | 2022-03-25 13:2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