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孝经
女孝经

郑氏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女孝经》,唐朝散郎侯莫陈邈妻郑氏撰。体例模仿《孝经》,全书分开宗明义章、后妃章、夫人章、帮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纪德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仪章、举恶章等十八章。阐述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在处理方方面面关系时,要遵守的孝敬父母,侍奉丈夫,养子育女,操持家务,恪守妇规等封建道德规范。作者因其侄女策为永王妃,在书前特作进书表,作为侄女的规戒。全书旨在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女孝经》是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女教之书之一。

0.33 万字 | 2023-10-07 12:47更新

梦窗国师语录
梦窗国师语录

梦窗疏石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梦窗国师语录》,凡三卷。全称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录。又作梦窗语录。日僧梦窗疏石(1275~1351)撰,本元、妙葩等编。日本文和三年(1354)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辑录南禅寺、净智寺、圆觉寺、天龙寺等六会之语录,卷下之一辑录升座、拈香、小佛事、佛祖赞、自赞、偈颂等,卷下之二辑录普济国师年谱、西山夜话、塔铭、宋濂所撰之碑铭,以及拾遗(临川家训、三会院遗诫、西芳遗训、末后垂诫、偈颂、祭文、疏、梁牌、法语、发愿文等)。卷下之二所收西山夜话,系春屋妙葩所编,别刊于日本元禄十三年(1700),收录疏石住于天龙寺、西芳寺时,与学人之机缘问答、教诫等。

7.47 万字 | 2024-03-14 08:45更新

安士全书
安士全书

周梦颜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安士全书》,佛学经典著作,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四部。被号称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大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全书共分四部,约60万字。本书被印光法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在佛教界被认为是准佛经。全书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教文化,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

161.24 万字 | 2024-03-14 08:44更新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

宝唱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比丘尼传》,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记其出家因缘、苦行精修及社会活动的事迹,为中国佛教重要史料。宝唱之后,直到近代,比丘尼传无续作者。入民国后始有震华法师(1909—1947)续撰《续比丘尼传》六卷,完成于1939年,共记从梁至民国比丘尼二百人,附见四十七人。不仅记诸尼修行弘法事迹,而且著录不少尼众创作的诗词文章。资料颇为丰富。正续比丘尼传,皆收入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中。

2.86 万字 | 2024-03-15 06:14更新

宋高僧传
宋高僧传

赞宁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教史书。原名《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释赞宁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撰,至端拱 元年(988)书成。继《续高僧传》之后,记述自唐高宗时至宋雍熙年的僧人共五百三十二人,附传一百二十五 人(原书“序”谓正传五百三十三人,附传一百三十人)。 全书分十科,名目与《续高僧传》同,但于每人传后附以 论述,分为“系”(论述)、“通”(答问),以申明作者之旨。 本书记传授源流最为赅备。材料所本多为碑铭,于诔铭 记志摭采不遗,实称详博。其“习禅篇”除云门文偃外于 禅宗内各派重要人物皆有专传,对禅宗内部各派之争 亦不讳言,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本书宋、元、明、 清各藏及《四库全书》皆著录。扬州刻经处有单刻本,题 《续高僧传三集》。

46.19 万字 | 2024-03-15 09:24更新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圆澄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八卷,明圆澄说,明凡录,葛寅亮序,有塔铭,行状。附宗门或问并序一卷,柳浈等编,(序题禅宗或问,尾题参禅释难或问,附补遗,尾题补问。)又附达观和尚招殃传。补录或问及招殃传。收上堂等语录。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三十一套。

11.41 万字 | 2024-03-19 19:26更新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天如惟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九卷,元惟则说,善遇编,杨宗瑞序,危素序,李祁序,远者图序,又云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语录,内题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第九卷名剩语集,似有阙文,附菩提正宗寺记。南岳下第二十三世,嗣中峯本。

38.68 万字 | 2024-03-19 19:27更新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普庵印肃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宋印肃说,明成祖御制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惠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实录序,加封制,(二文皆重出一段)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内题普庵录。南岳下第十六世,嗣牧庵忠。又名《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实录》。宋普庵印肃撰。明永乐二一年(1423)序刊。主要辑录其上堂语、小参、示众法语、文疏、歌颂、赞等。一卷首附有明成祖的实录、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御制序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五套

14.37 万字 | 2024-03-19 19:27更新

辟妄救略说
辟妄救略说

密云圆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辟妄救略说》,凡十卷。又作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明代僧密云圆悟(1566~1642 )着,侍者真启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主张一‘○’(圆相)为千佛万佛之祖,并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遂着五宗原,乃引起一场禅林间之论诤,其后汉月之法嗣潭吉弘忍复作五宗救以辩护其师之说。本书作者圆悟则以为禅宗不立文字,更无‘○’之相貌为千佛万佛之祖;有此一‘○’,禅宗慧命势将断绝,为免后世禅门弟子误入邪见,妄认一‘○’而不自悟,乃述此书以阐扬佛法大意。清世宗亦著有拣魔辨异录一书,驳斥汉月等之见解。

36.18 万字 | 2024-03-20 10:33更新

净土晨钟
净土晨钟

周克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晨钟》,十卷,清周克复纂并序。

29.71 万字 | 2024-03-20 10:36更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智涌了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三卷,唐道宣撰,宋了然记并序,日本慧光合并序,妙辨雅序,宋如皎跋,夹注排科会本。

15.66 万字 | 2024-03-26 19:40更新

贤首五教仪
贤首五教仪

续法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亦称《华严五教仪》,简称《五教仪》。佛教著述。清续法集录。六卷。内容是概述贤首法藏的判教学说及华严宗的主要教义。鉴于当时义学沙门轻视法藏等的《华严经》注疏,天台宗人亦攻击华严宗“有教无观”,续法乃依其师德水明源之说,历时十年,于清康熙五年(1666)集成是书,康熙十四年(1675)宣讲。此书认为:“贤首大师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不出三时、十仪、五教、六宗、三观。”故以此五部分组织,概括华严宗教义的主要内容。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5.41 万字 | 2025-03-27 16:54更新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王子成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十卷,金王子成集,赵秉文序,李纯甫序,日本至道序,元朴免跋,明李克墩跋。总共分为十三门:第一,归依西方三宝,第二,决疑生信,第三,引教比证,第四,往生传录,第五,极乐庄严,第六,礼忏罪障,第七,发菩提心,第八,发愿往生,第九,求生行门,第十,总为礼佛,第十一,自庆,第十二,普皆回向,第十三,嘱累流通。其中每卷都分正文与注释部分,正文为念诵的忏本,而注释阐发礼忏的教理,“广则恐其文繁,略则虑其义阙。如常礼念应赴,只读大字。若推本末因缘,须寻小注。庶得广略两存自他俱益。”在注释中广泛征引各种经论及前代净宗著述,对净土教理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较为全面反映了金代的净土思想与信仰。

16.40 万字 | 2025-03-25 17:52更新

阿毗昙毗婆沙论
阿毗昙毗婆沙论

浮陀跋摩 道泰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六十卷。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异译本。依道挻所作之序载,本论旨在注释八犍度,初译成百卷,惟以北魏太武帝攻破北凉之故,经书、什物皆烧毁,其后零落收拾而仅得六十卷。六十卷中唯注释杂、使、智等三犍度,其余五犍度均已逸失。后世称此论为旧婆沙。新译本则为唐玄奘之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103.59 万字 | 2024-03-31 08:58更新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书玉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简称《毗尼切要香乳记》、《香乳记》。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书玉笺记。二卷。系清读体集《毗尼日用切要》的注释书。全书立五门:教兴、藏摄、宗趣、释题、解文。将《切要》中采集《华严经净行品》的五十四偈及密部中的三十七咒以类分作四十四门,依次注释。书后附戒相的注释。本书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板印行。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12.41 万字 | 2025-03-25 19:47更新

径中径又径
径中径又径

张师诚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径中径又径,四卷,清张师诚著并序,许淨中序,首录清代诸帝诗文。

14.36 万字 | 2025-03-26 11:08更新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应庵昙华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卷一至卷六之住妙严禅院、住天童山景德禅寺第十四会之语录,卷七至卷九之法语、书,卷十之颂古、真赞、偈颂、佛事等,卷末附录塔铭、祭文、松源和尚普说等。

15.34 万字 | 2025-03-27 15:37更新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

圆悟克勤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四卷,宋克勤说,子文编,内题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畧云圆悟心要,语要收于古尊宿语要三,语录见嘉汉惠函。全称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又作圜悟心要、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圜悟禅师心要。宋代僧圆悟克勤(1063~1135)撰,子文编,理宗嘉熙二年(1238)重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系克勤向当时士大夫、居士、学人等,开示宗乘旨要之机缘语录。内容包括示华藏明首座、寄张宣抚相公,乃至示曾待制、示宗觉大师等,共计一四二项。

13.99 万字 | 2025-03-27 08:31更新

悟真篇
悟真篇

张伯端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2.07 万字 | 2025-03-25 11:38更新

华严经探玄记
华严经探玄记

法藏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二十卷。唐代法藏着。又称华严探玄记、华严经疏、探玄、探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乃法藏模仿其师智俨之华严经搜玄记所作。叙述旧译六十华严经之大要,并解释经文之义,旨在阐述华严宗之中心教义。本书分立十门:(一)教起所由,(二)藏部所摄,(三)立教差别,(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经题目,(八)部类传译,(九)文义分齐,(十)随文解释。本书之注疏有探玄记钞(尊玄)、探玄记洞幽钞(凝然)、华严经探玄记发挥钞(普寂)、华严经探玄记南纪录(芳英)、华严经探玄记讲义(秀存)、华严经探玄记会录(云溪)等。

120.30 万字 | 2025-03-26 08:0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