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北齐书

李百药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学家李百药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该作品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29.62 万字 | 2023-04-22 18:15更新

北史
北史

李大师 李延寿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北史》,“二十四史”之一。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138.77 万字 | 2023-05-02 16:18更新

魏书
魏书

魏收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

129.11 万字 | 2023-05-02 16:25更新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薛居正 | 二十四史 | 已完结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83.43 万字 | 2023-05-02 16:25更新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纵横家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1.60 万字 | 2023-05-02 16:28更新

胡子衡齐
胡子衡齐

胡直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明胡直撰。直字正甫,泰和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之学出於欧阳德及罗洪先,故以王守仁为宗。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上,辑其问答之语为是书。 分言末、理问、亡锢、博辨、明中、徵孔、谈言、续问、申言凡九篇,篇有上下。其名《衡齐》者,意谓谭理者视此为均平云尔。其大要以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意在疏通守仁之旨。

7.75 万字 | 2023-05-02 16:29更新

小五义
小五义

无名氏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43.49 万字 | 2023-05-03 15:52更新

孽海花
孽海花

金松岑 曾朴 | 讽刺小说 | 已完结

《孽海花》是清朝金松岑、曾朴创作的长篇谴责小说。全书35回,最早见于《江苏》杂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后由曾朴续写而成于1928年前后。小说采用隐喻的手法,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突出虚伪造作和庸腐无能。

25.57 万字 | 2023-05-03 15:53更新

海公大红袍全传
海公大红袍全传

冷时峻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海公大红袍全传》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锄强诛暴、关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

20.28 万字 | 2023-05-03 15:54更新

海公小红袍全传
海公小红袍全传

李春芳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海公小红袍全传〉是《海公大红袍全传》的续篇,是继《海忠介公居官公案》一书之后,连贯地表现海瑞后半生72岁至100岁(事实上海瑞只活了74岁)事迹的讲史公案小说作品。主要描写海瑞晚年的政治活动

10.65 万字 | 2023-05-03 15:55更新

飞龙全传
飞龙全传

吴璿 | 英雄传奇 | 已完结

《飞龙全传》是清代吴璿根据旧本《飞龙传》增补改编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共六十回。飞龙:借指皇帝,喻其居高位而临天下,如飞龙在天。《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主要讲述了赵匡胤反抗昏君,逃走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与好汉结交,最终建立大宋的故事。全书叙事三真七假,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民间讲史平话的粗豪气息,也溶进了改编者语言雅驯、清隽的风格。

35.68 万字 | 2023-05-16 16:22更新

百家公案
百家公案

安遇时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百家公案》是明代安遇时撰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大约成书于明代万历初年。 正文之前附有《包文拯国史本传》以及《包待制出身源流》。《包待制出身源流》以小说形式叙包拯出身至做县令间事。正文为假托包拯审理的公案一百则,系杂取民间传说、元杂剧包公戏的素材而成,颇具神话色彩,叙述亦觉生动。 [1] 《百家公案》的诞生,不仅标志着长篇公案通俗小说的成立,使得中国古代长篇通俗小说有了一个新品种,而且由于公案通俗小说注重世俗生活的描写和时事新闻的报道,使得长篇通俗小说开始关注现实社会和世俗生活,世俗人情小说和时事政治小说也迅速崛起,形成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的又一崭新局面。

17.18 万字 | 2023-05-16 16:24更新

达摩出身传灯传
达摩出身传灯传

朱开泰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达摩出身传灯传》又名《达摩传灯传》,是明代朱开泰创作的神魔小说。四卷六十四回。成书于明万历年间。据《景德传灯录》《续传灯录》等书敷衍而成,描述达摩一生的故事。

2.29 万字 | 2023-05-16 16:24更新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朱星祚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是明代朱星祚编写的白话短篇神魔小说集。六卷二十三则,缺第二十尊罗汉。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这是一部宗教小说。演叙神灵怪幻法术之事,由作家驰骋神奇之想象和运用虚幻的笔墨,敷衍成篇。全书二十三则故事,虽然所写之人及事皆有不同,然而其基本框架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却完全像是从一个模式里翻造出来的,即主人公顿悟→行化→普渡众生→圆寂而成罗汉。

5.84 万字 | 2023-05-16 16:23更新

飞剑记
飞剑记

邓志谟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飞剑记》是明代邓志谟撰长篇神魔小说,两卷,十三回。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该小说讲述吕洞宾成仙之后,发誓度尽世人众生。他经常扮作道士、商人、秀才、乞丐、醉汉等,出入人间,显露法术,一方面擒妖捉怪,施药治病;一方面警醒世人积德行善。仙迹遍及武昌、岳阳、杭州、汴梁等地。最后度得何仙姑一人升入仙班,受封为演正警化真人。该小说揉合宋元记载、民间传说,塑造了甚受世人喜爱的神仙吕洞宾的形象。

4.43 万字 | 2023-05-16 16:24更新

刘公案
刘公案

评书艺人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刘公案》,清代晚期以清人刘墉为原型演义而成的一部民俗说话作品,共106回。原作者不详,大约是评书艺人。属鼓词一类,说说唱唱,散韵结合,很有兴味。

31.52 万字 | 2023-05-16 16:25更新

龙图公案
龙图公案

不题撰者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轩"。10卷。今通行本有繁简二种,繁本100则,简本62则、63则、66则不等,均有听五斋(或题李贽)点。 该书记述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故事。内容大都是包公明断谋财害命、仗势凌人以及奸盗诈欺等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同时夹杂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思想。

17.54 万字 | 2023-05-16 16:26更新

三宝太监西洋记
三宝太监西洋记

罗懋登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全书二十卷一百回,根据郑和下西洋故事敷会而成,全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三十九国。前十四回叙述碧峰长老出家、降魔及与张天师斗法故事。十五回起写郑和下西洋,得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协助,一路斩妖除魔,慑服诸国事。情节荒诞,文字平庸。

75.62 万字 | 2023-05-19 08:06更新

处世悬镜
处世悬镜

傅昭 | 文言笔记 | 已完结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作者为南北朝傅昭。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0.43 万字 | 2023-05-19 08:12更新

出劫纪略
出劫纪略

丁耀亢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杂文集,一卷。出劫:逃出劫难。崇祯末年,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入胶东后,作者携老母孤侄由山中入海,漂泊了一段时间。当地老百姓则在农民军“均田”的号令下,夺取了地主的田产。作者文中曾描绘:“予远逃海中,巨宅膏田,一无主人,任其侵占而谁何,故前此所积,不可问矣。”在作者举家外逃时,其田产即被当地老百姓索占,即作者所谓的劫难。事平后,追述外逃经过,故名《出劫纪略》。原稿本藏北京图书馆,另有清初刻本。

1.79 万字 | 2023-05-19 08:1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