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逸史
岭南逸史

花溪逸士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岭南逸史》是清代花溪逸士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共二十八回。清乾隆五十八年已经完稿,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镌刻出版。 该小说主人公是客家士子黄逢玉。故事情节以黄逢玉与张贵儿、李小鬟、梅映雪、谢金莲(其中李、梅为瑶族)的爱情婚姻关系为主线展开,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行文流畅,富于变化,虽然它未能跳出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却涉及人们过去极少接触过的题材,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17.17 万字 | 2022-06-21 21:22更新

情梦柝
情梦柝

安阳酒民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情梦柝》是清代安阳酒民著白话长篇小说,又名《三巧缘》,四卷二十回。成书于清康熙年间。 该书写明崇祯时期胡楚卿与沈若素的爱情故事。书名《情梦柝》,取“大梦一场被柝声唤醒”之意,熔才子佳人与劝善戒恶于一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世情风貌

8.20 万字 | 2022-07-26 08:30更新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邓志谟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萨真人得道咒枣记》是明代邓志谟创作的神魔小说,书成于明代万历31年(1603)。小说主要写萨真君萨守坚三世修行、济民利物的种种善行,意在劝人行善,阐述因果报应。《咒枣记》一书并非邓志漠向壁虚构、凭空结撰。它是在流传既久的道书神谱及民间传说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关于《咒枣记》的素材来源,邓志漠并不隐讳,他在《萨真人咒枣记引》中称余暇日考《搜神》一集,慕萨君之油然仁风,振其遗事,演以《咒枣记》。

4.71 万字 | 2022-07-29 16:36更新

水石缘
水石缘

李春荣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水石缘》是清代李春荣撰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奇缘赛桃源》《赛桃源》《赛桃源全传》《巧姻奇缘》《遇仙巧姻奇缘》《绣岭图》,六卷三十段,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前。《水石缘》属后期才子佳人类小说。它不仅写了石莲峰与水盈盈的爱情婚姻,也写神僧、义士、名妓,写动乱征战,内容较驳杂,宣扬了姻缘命定的思想和一夫多妻的情趣,社会意义不大。惟写莲峰、松涛等不愿为官,“等富贵于浮云,甘林泉以笑傲”,或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小说以神僧朗砖“作一簿针线”,贯穿始终,结构奇巧,写盈盈之痴情,亦尚可读。其余人物则较苍白无力,无何特色

9.69 万字 | 2022-08-08 13:05更新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陆云龙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全称《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简名《斥奸书》。章回小说。明陆云龙著,一说为明冯梦龙著。八卷四十回。书成于崇祯元年。叙魏忠贤一生劣迹。魏忠贤原名魏进忠,河间肃宁人,自幼与纨袴子弟鬼混。时年大旱,父母双亡,进忠为债所逼,割了阳物,休妻进京谋事。(第三十五回至第四十回原缺)

9.19 万字 | 2022-08-14 20:00更新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支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吴支谦译。与佛说无量寿经同本异译。外题略名佛说阿弥陀经,坊本表题曰:大阿弥陀经,三耶三佛萨楼佛檀为如来之尊号,过度是济度之义,此经说阿弥陀如来济度人道者。

2.93 万字 | 2022-09-06 16:25更新

中本起经
中本起经

昙果 康孟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中本起经》,凡二卷。东汉昙果、康孟详合译(一说康孟详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记述释迦成道后教化之事迹。计有转法轮品、现变品、化迦叶品、度瓶沙王品、舍利弗大目揵连来学品、还至父国品、须达品、本起该容品、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度波斯匿王品、自爱品、大迦叶始来品、度奈女品、尼揵问疑品、佛食马麦品等十五品。

2.64 万字 | 2022-09-23 08:52更新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赵宋施护译。说顶生王之行迹。

2.10 万字 | 2022-09-24 21:56更新

百喻经
百喻经

僧伽斯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百喻经》 ,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20 万字 | 2022-09-24 21:58更新

法集要颂经
法集要颂经

法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集要颂经》(经名)四卷,尊者法救集,赵宋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之法偈。

2.88 万字 | 2022-10-14 08:27更新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达摩笈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佛教经典。隋达摩笈多译。十卷。属大集部类经典,主旨在调和净土经典与般若经典,宣扬念佛三昧。认为念佛三昧是见佛的前提,也是菩萨修行的主要内容。经中所说的念佛包括忆念佛及佛的功德,认为由此能产生无量功德。异译本有南朝宋功德直译《菩萨念佛三昧经》五卷。与异译本相比,本经少最后的《正念品》及《大众奉持品》两品。两种译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6.66 万字 | 2022-11-01 17:08更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王真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又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德经论兵要义》。唐代论述治国治兵之道的著作。王真撰。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刀兵不息,作者忧患于国家安危,惮思竭虑撰成此书,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呈献朝廷。今有明正统《道藏》本、《宛委别藏》本多种存世。81章。该书从军事角度注释《老子》,强调治国治军要道、德、仁、义、礼兼用,统治者要戢兵去战,就要无为,不争。但要为止战而备兵,反对麻痹轻敌。在战略上,提倡以不欲求欲,以不为求为,应敌后起,常为客兵。该书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军事思想并有所发展,但其企图以文治而非武力消除战乱的迂腐思想,不仅无济于当时,对后世也有不良影响。

2.36 万字 | 2022-11-04 17:01更新

卫公兵法辑本
卫公兵法辑本

李靖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卫公兵法辑本》是《李卫公兵法》的辑佚本。《李卫公兵法》又称《李靖兵法》,是由唐朝的军事家李靖所着的一部军事著作,现在已经亡佚。《卫公兵法辑本》是清朝人汪宗沂根据《通典》、《太平御览》、《武经总要》书中所引的佚文编录而成。共三卷,即上卷《将务兵谋》、中卷《部伍营阵》、下卷《攻守战具》。

2.28 万字 | 2022-11-05 08:28更新

投笔肤谈
投笔肤谈

西湖逸士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投笔肤谈》是中国明代兵书,著者署为西湖逸士,明何守法撰音点注。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全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 全书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明显地反映出明朝后期的御侮思想。书中有何守法的题解和点注,题解指出该篇的主要内容和与其他篇的联系,注解解释原文并以大量战例为佐证。但“方术”中有些怪诞神异内容,则无价值。

2.88 万字 | 2022-11-05 08:34更新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吴楚材 吴调侯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 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

13.51 万字 | 2022-11-06 10:30更新

十二缘生祥瑞经
十二缘生祥瑞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十二缘生祥瑞经》以十二因缘之各支以断人吉凶的佛典。二卷。宋·施护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册。上卷系将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与十二月各月的一至十五日相配列。即十月一日无明,二日老死,三日生,……十二日行;十一月一日行,十二月一日识,依次类推。而每月十三、十四、十五日,各同于三、四、五日。依其诞生之日配合十二支,可决定此人一生所受苦乐及其寿命、得病之日与病状、盗难所来的方位、未来所有的功德等。下卷列图,依乌鸟鸣吟之日与方位以判断吉凶。

0.74 万字 | 2022-11-11 07:55更新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智吉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经名),三卷,宋智吉祥等译。佛为巨力长者说大乘之深法,长者得无生忍,求出家,佛为授记。

1.19 万字 | 2022-11-17 15:23更新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绍德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1.37 万字 | 2022-11-27 20:47更新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杨筠松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葬法倒杖》,唐代杨筠松·著 。共六章:认太极、分两仪、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0.74 万字 | 2022-12-07 16:30更新

平砂玉尺辨伪
平砂玉尺辨伪

蒋大鸿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平砂玉尺辨伪》为地理风水学著作,为明末清初地理风水学家蒋大鸿所著。此书乃为蒋大鸿针对风水上多伪书的情况而进行辨伪,有拨乱反正而是地理学回归正途之功绩。蒋大鸿在此书“辨伪总论”章节中说:“地理多伪书,平尺者,伪之尤者也,或曰是书也,以目视之俨然经也,子独辨其伪何居曰,惟世皆以为经也,余用是不能无辨,今之术家守之为金科玉律,如萧何之定汉法,苟出乎此,不得为地理之正道,术士非此不克行,主家非此不敢信,……余特指其谬而一一辨之,将以救天下之溺于其说者。”

0.91 万字 | 2022-12-13 10:2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