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释宝贤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四十八愿。弱冠之年,为逃脱家人强欲娶妻,而于浙江绍兴柯桥弥陀庵落发为僧。出家后他勤于佛法研习,历游天台、梵天寺等地,终成一代高僧。他所作《省庵法师语录》一书,亦称《省庵法师遗书》,为语录体佛书。书中译载了他一生闻法、学法、研法、弘法的经历,其中不少语录发人深醒。劝人奉佛修善,警示后人之言,成为他所作语录留给后学的精神财富。现见载版本有乾隆五十一年元和文星阁刊本。
18.01 万字 | 2025-03-26 11:40更新
一卷。清代知归子撰。知归子即彭际清或彭绍升之法号。《善女人传》是知归子居士在撰写完毕 《居士传》之后,就在家女信佛者择其较著名的汇集成书的佛教传记体史书。《善女人传》一书,收载了汉代至清代历朝历代以来的民间在家女信佛者,并将其虔心信佛,积善乐道,持戒行善之女信佛者,称之为“善女人”将此一一列传,载述其信佛教事迹。此书如与《居士传》一并来读,足以概观中华佛教史上,在家两众佛信徒的信仰情况及其不同时代的变化情况。对研究佛教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妇女史、思想史,为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清史稿·艺文志)。
8.85 万字 | 2025-03-27 21:03更新
道教书。附词一卷。金刘处玄撰。五卷。包括诗词歌颂五百多首。皆宣扬全真教旨。祖述老庄清静无为, 以慈、俭、不争为宝。借轮回因果,劝人除私去欲,戒恶劝善。收入《道藏》第785册。明正统本《道藏·太平部》有刘处玄《仙乐集》五卷,第四卷载词六十四首。《全金元词》据以入录,并从谭处端《水云集》补一首,共六十五首。
6.57 万字 | 2025-03-23 02:12更新
题“知常真人姬志真撰”。志真为王栖云弟子,为全真道第四代。前有元世祖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序。王鹗金末元初人。但序后署“旃蒙赤奋若人”,盖撰于至元二年。为其诗集。宣道述怀之作。
12.27 万字 | 2025-03-21 13:31更新
佛教传记。宋宣和三年(1121)昙照撰。二卷。是对灌顶所撰《智者大师别传》的疏释之作。资料引自《国清百录》、《续高僧传·智顗传》、《玉泉行状碑》、《功德疏碑》、《智者大师真身塔》、《关王祠记》、《南史》、《隋史》等。释文清楚,考证详尽,对研究智顗生平事迹有一定史料价值。
6.24 万字 | 2025-03-27 06:27更新
《林公案》是清末民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六十回。故事主要讲述了林则徐出任闽清知县,接连破获大案,与兵部尚书穆彰阿等一班奸臣斗争,后又升为湖广总督,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着重歌颂了林则徐为国为民勇于任事、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精神。
20.79 万字 | 2022-02-23 17:02更新
《林兰香》,是产生于清代康熙所音的中国古代家庭小说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从始至末,一直笼罩着一种人生始梦的幻灭感。作者全力塑造出一个完美女性的悲剧形象,通过这样一个完美女性的毁灭,揭示出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的生存状况和不可避免的悲剧。《林兰香》具有一种朴素生动而又泼辣峭利的文字风格,尤其为人称道的是人物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性格色彩,真是一人一风格,一人一性情,确属难能可贵。
20.27 万字 | 2021-03-12 16:34更新
《热血痕》写的是一个历史异常久远,但又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互相征战的坟事。此书是讲史中的优秀之作,对晚清政治颇多揭露。作者主旨是要国人记住外人之侮,雪耻自立,在国难当头之时,卧薪尝胆,共同对敌。
21.16 万字 | 2021-03-31 16:49更新
《续英烈传》是明代佚名(一说纪振伦)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故事从明太祖确立皇太孙朱允炊为继承人开始,至燕王朱棣夺取政权,登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流亡为止。该小说揭露了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人物形象鲜明。小说所铺叙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史实,但也吸收了一些民间传说,这主要表现在“建文逊国”后的内容上。它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给作品带来了几分浪漫情调,使得该部讲史小说虚实结合,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9.25 万字 | 2021-06-01 16:06更新
《轰天雷》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出版,是一部描绘戊戌政变前后中国社会情状的晚清谴责小说。作者孙希孟,署“藤谷古香”,伪托日文小说译出。小说共十四回,短小精粹,文采清丽,富有时代特色本书写近代史上奇人沈北山事。光绪二十五(1899)年,常熟名士沈北山冒死上疏请西太后交出政权,杀荣禄、刚毅、李莲英三凶。
5.81 万字 | 2022-03-22 08:50更新
旅生著,三十回,1904年2月至1905年3月《绣像小说》第十九期至五十四期连载。《痴人说梦记》是晚清第一部结构完整、以改革开放振兴中国为主题,以正面理想人物为中心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影,叙述以贾希仙、宁孙谋、魏淡然为主的一批满怀经世济时思想、富于救国救民热忱的维新青年,试图通过变法改良、进而实现君主宪制梦想而历尽艰险、出生入死的曲折故事。
12.57 万字 | 2022-03-29 21:52更新
《返生香》是韵清女史吕逸所写的小说。共十四回,是一部文言章回体小说,略叙因爱还魂故事,因循《还魂记》情节。
4.02 万字 | 2022-04-12 19:49更新
亦称《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华严五教章义苑疏》、《五教章义苑疏》、《华严义苑疏》、《义苑疏》等。佛典注疏。宋道亭述。十卷。为唐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第一部注疏书。书前有杨杰的《序》,后有《义苑后序》,作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先分段引原文,后以“释曰”为题注解。侧重从“心”与“境”的关系上立论,解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所阐述的“海印三昧”。认为“良由此心具足实德,不动一处,能显万境”。作为认识主体的“心”与所显示的客观对象“万境”没有区别,所以“境智不分,譬如大海,虽入众流,同一盐味,虽能现影,亦不变异”,由此总论华严教理。此书对后出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各种注疏书影响较大。师会批评此书大多依据澄观、宗密之说,没有依据智俨、法藏主要著作的释文。此书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由净源募刻。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17.85 万字 | 2025-03-25 13:48更新
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卷一至卷六之住妙严禅院、住天童山景德禅寺第十四会之语录,卷七至卷九之法语、书,卷十之颂古、真赞、偈颂、佛事等,卷末附录塔铭、祭文、松源和尚普说等。
15.34 万字 | 2025-03-27 15:37更新
凡四卷。宋代孤山智圆(976~1022)集。全称金刚錍论显性录。收于卍续藏第一○○册。本书系唐代僧荆溪湛然所著金刚錍论之注释书。天台宗山外派孤山智圆,于书中公然对四明知礼之山家派挑起论争。古来山外派学者之论著中所谈义理较为偏谬,向为山家派所驳斥,然本书对于金刚錍之释义,堪称优越,甚至山家派亦屡加引用。
17.11 万字 | 2025-03-22 19:40更新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四卷,明慧经说,元贤重编,刘崇庆序,日本性融跋,尉直正公跋,附塔铭,补刻嘉兴本明黄端伯序、德清赞。内题寿昌和尚语录,或寿昌无明和尚语录,或寿昌语录。
15.72 万字 | 2025-03-27 19:2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