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函玉镜
金函玉镜

诸葛武侯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金函玉镜》全名《诸葛武侯行兵遁甲金函玉镜图》,他的本质其实是“奇门遁甲”中的“日家奇门“。

0.66 万字 | 2022-11-01 20:52更新

酒经
酒经

朱肱 | 农工百技 | 已完结

《酒经》,又名《北山酒经》,著者北宋人朱肱(字翼中) ,曾在杭州开办酒坊 ,有丰富的酿酒经验。《酒经》载有酒曲13种,除传统罨曲外,还出现了风曲和曝曲,作曲全部改用生料,且多加入各种草药,表明北宋时制曲工艺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要进步得多。

1.18 万字 | 2022-03-29 09:21更新

子华子
子华子

程本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子华子,春秋末期晋国人,一说战国时魏人。著有《子华子》一书。尽管《汉书·艺文志》中未见著录,但是《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等战国时的著作,都有关于子华子的记载,亦见于《孔子家语》。因此可以肯定子华子确有其人,他生活在庄子之前,与孔子同时代。他重视养生,主张“补不足”、“损有余”、“以智养生”、“存诚操养”,其“六欲皆得其宜”、“动以养生”等观点,仍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就其养生特点而言。主要体现在“六欲皆得其宜”、“动以养生”两个方面。据考证,是真本。

2.14 万字 | 2022-04-06 20:23更新

虎钤经
虎钤经

许洞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 均州参军等职。《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虎钤经》,明刊本,下同),重视人(主要是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

8.26 万字 | 2022-10-03 21:46更新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佚名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书法三昧》,一卷。书论。元代佚名。此书卷前有明人胡翰序,序中说:此书元时见于都下馆阁名臣家,以此定为元人所作。书中前部是书法三昧歌,四言二十二名,后部是书法八则,有下笔、布置、运笔、学纲目、大结构、结构径庭,发笔先后、名人字体。所论简练明确,无愧三昧之意。颇便初学。元时曾为鲜于枢、赵孟頫等人所宝爱,后归周伯琦携至吴中,世人始知有此一书,伯琦死后书才传出。卷后附洪武十五年(1382年)一跋,盖亦胡翰所记。有《格致丛书》本、《六艺之一录》本、《书法正传》本、《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本。

0.50 万字 | 2024-01-18 08:59更新

归先生文集
归先生文集

归有光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归先生文集》是明代归有光撰,共32卷,此为明万历四年翁良瑜雨金堂刊本,清时入《全毁书目》,见朱家溍《故宫藏禁毁书录》。因书中 “语多悖谬、违碍之处”,乾隆年间被三度禁毁,以后历代皆禁,直至民国初年才被解禁。刻书时翁姓书商寓居昆山,故四库馆臣称之为昆山本。

21.44 万字 | 2024-08-27 09:26更新

龟巢稿(17卷)
龟巢稿(17卷)

谢应芳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元谢应芳(号龟巢)作。十七卷。有清光绪间刻《常州先哲遗书·后编》本,有补遗一卷,另有民国间《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旧抄本,有校勘记一卷。别本十七卷,题《龟巢集》,有清《四库全书》本。

26.17 万字 | 2025-03-13 17:37更新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

氾胜之 | 农工百技 | 已完结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0.47 万字 | 2023-04-22 18:21更新

茶经
茶经

陆羽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艺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1.04 万字 | 2022-03-21 14:21更新

墨子间诂
墨子间诂

孙诒让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墨子》一书在中国长期备受冷落,但书中保留有大量科学知识,如:力学、几何、光学,到了清朝中叶才开始有大量的学者考据。 孙诒让写《墨子间诂》把《墨子》校注推向高峰,在这之前,《墨子》长期以来“传诵既少,注释亦稀,乐台旧本,久绝流传,阙文错简,无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晓”。他吸收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黄仲弢、杨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黄绍箕称《墨子间诂》:“先生此书,援声类以订误读,采文例以移错简,推篆籀隶楷之迁变,以刊正讹文,发故书雅记之晻昧,以疏证轶事。”

9.70 万字 | 2022-04-06 19:43更新

潜虚发微论
潜虚发微论

张敦实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张敦实撰《潜虚发微论》一卷,十篇,皆阐明《潜虚》之义。

0.48 万字 | 2022-12-06 20:38更新

公孙龙子注
公孙龙子注

公孙龙 (清)陈澧注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隋书·经籍志》只在“道家”下列《守白论》。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该书是研究公孙龙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的重要史料。

1.43 万字 | 2022-03-27 22:20更新

申鉴
申鉴

荀悦 | 诸子别集 | 连载中

《申鉴》是中国东汉末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全书5卷,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5篇。明代黄省曾做了注释,有明嘉靖四年(1525)黄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鉴》有明黄省曾所作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引据博洽,多得悦旨”。有《龙溪精舍丛书》本、《小万卷楼丛书》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1.54 万字 | 2021-03-03 18:29更新

种芋法
种芋法

黄省曾 | 农工百技 | 连载中

《种芋法》是明代黄省曾撰写的农书。一卷四篇。《名》篇详细考证、记述芋的各种称谓和种类;《食忌》篇介绍在食用芋时应注意的事项;《艺法》篇是全书的重点,详述种芋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事》篇则简要述及世人种芋的历史;收入《白陵学山》、《从腧集成初编·心刚科学类》等。

0.21 万字 | 2022-04-07 07:52更新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

曾公亮 丁度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武经总要》是北宋曾公亮和丁度创作的一部军事著作。北宋前期,为了边防的需要,大力提倡文武官员研究历代军旅之政及讨伐之事,并组织编纂出中国第一部新型兵书《武经总要》。该书包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两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后又将《孙子》等七部兵书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

44.00 万字 | 2022-07-03 17:13更新

鬻子
鬻子

鬻熊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鬻子

0.78 万字 | 2022-07-22 10:03更新

太公兵法
太公兵法

太公望 | 诸子别集 | 连载中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1.46 万字 | 2022-03-26 08:11更新

鬼谷子注
鬼谷子注

陶弘景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鬼谷子注》陶弘景注 。《隋书·经籍志》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梁有陶弘景注三卷,又有乐壹注三卷,从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汉世以为本行人之官受命出疆,临事而制,故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周官掌交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万姓之聚,导王之德,意志虑使,辟行之而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谕以九税之利,九仪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是也。

3.18 万字 | 2022-05-15 07:17更新

素履子
素履子

张弧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素履子》,唐张弧撰。以《履道》、《履德》、《履忠》、《履孝》等名分目,凡十四篇。其书新唐书艺文志、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皆未着録。惟郑樵艺文略、宋史艺文志有之。盖其词义平近,出于后代,不能与汉魏诸子抗衡,故自宋以来不甚显于世。宋濓作诸子辨,亦未之及。然其援引经史,根极理道,要皆本圣贤垂训之旨,而归之于正,亦儒家者流也。弧唐书无传,宋晁说之谓世所传子夏易传乃弧伪作,旧题其官为将仕郎试大理寺评事,而里贯已不可考。艺文略及宋志皆作一卷,今本三卷,殆后人所分析欤。

0.48 万字 | 2022-05-16 16:38更新

间书
间书

朱逢甲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间书》是清代朱逢甲编著的间谍史话。《间书》为中国第一本,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文献中唯一的一部间谍研究专书,同时也是世界第一本间谍研究专书。其独创性特点,使其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间书》不分篇目,但有其内存的逻辑层次,其〈自序〉有言:“以己言为纲,引群书之言与事为目以证之。”今为便于阅读,特依其内在逻辑将之分为《间论》与《间例》两大部分,每部分之下又依其所引之言与事,取一主题为之标目。《间例》部分都以人名为索引,既合其纲,亦便于记忆 。

2.58 万字 | 2022-12-16 08:2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