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持验记
金刚经持验记

周克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金刚经持验记,二卷,清周克复纂并劝流通引,佚名序(尾缺)。

12.71 万字 | 2025-03-25 12:42更新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

佚名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作者不详。假托赤松子之名的道教经书,今人考其约产生于南北朝。全书六卷,主要内容是天师道上章科仪。卷一述太上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迁二十四治行正一章符,后年代久远,宝章缺失,所存十得一二。又列出上各类章所需物信,并分为三等,以及上章的章辞格式与吉日等。卷二说明书符法、书章法、上章禁忌、请官、封章法等。卷三至卷六列出上种种章的具体内容,如天旱章、收鼠灾章、收除虎灾章、言功安宅章、保婴童章等等,以通过上章仪式,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收入《道藏》洞玄部表奏类。

20.71 万字 | 2025-03-30 14:40更新

净明忠孝全书
净明忠孝全书

黄元吉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元代道教净明道的经典。该书前一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法弟子徐慧校正」,中四卷题「净明传教法师黄元吉编集,嗣派弟子徐慧校正」,末一卷则题「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庐陵徐慧校正」,由此可知其编纂当不止一人一次。书成于元泰定四年(1327)。原本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是书为研究元代净明道历史及其教义之主要资料,内容包含了早期净明道的祖师生平、教团历史、教理教义、道德规范、修炼方法、科仪符法等内容,并记录了元代儒家文人士大夫对该书的态度。各卷内容大要如下:卷一收入净明道祖师许逊、张氲、胡慧超、郭璞、刘玉、黄元吉、徐慧等人传记,共七篇。其中黄元吉、徐慧二传盖为后人所增。 卷二收入〈玉真灵宝坛记〉、〈净明大道说〉、〈净明道法说〉、〈净明法说〉、〈玉真立坛疏〉等五篇短文,乃许逊、胡慧超、郭璞等先师降授及元代净明祖师刘玉所造。各篇分别叙述净明派教旨、道法、戒律,以及刘玉将为净明道新祖师之谶语。 卷三至卷五为刘玉语录,分为内、外、别三集。其说大抵以「净明忠孝」为宗,谓「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以净明忠孝为基,不离日用人事而实践之,惩忿窒欲,则心火下降,肾水上腾,不期长生而自然长生成仙。又称以净明忠孝治内,为施行祈禳炼度等净明道法之根本。 卷六载《中黄先生问答》,乃刘玉弟子黄元吉语录。其说与刘玉略同,而特重惩忿窒欲,认为真人「只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全书所述净明教义,多取于儒家理学心性修养及忠孝伦理观念,而又承袭道教符箓祈禳、性命修炼传统,是为儒道融合之典型。

4.16 万字 | 2025-03-28 03:54更新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内容叙述佛于灵山时,拈花微笑而付嘱大迦叶禅法之事。计有二十四品。本经不见载于诸经录,唯见于宋人传闻,或疑为我国后代所伪作者,今所存系东传日本者。

9.23 万字 | 2025-03-22 23:37更新

洞灵真经
洞灵真经

王士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洞灵真经》,原名《亢仓子》。唐人王士元撰。摘录《庄子》等古书政编而成,假托战国人庚朵子所作。唐天宝中专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原本三卷,合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简称宋刊本)。

1.28 万字 | 2023-05-03 07:43更新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二卷。又作咸淳清规、婺州清规、校定清规。宋代僧后湖惟勉编,度宗咸淳十年(1274)成书,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本书系将百丈古清规以降之禅门诸种清规,参校其异同,去芜存菁而重编者。卷上包括‘告香、依戒、出班烧香之图’、‘告香、普说、立班之图’等三十九项;卷下有‘上堂、普说、小参’、‘告香、入室、请益’等二十项,其第二十项为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入众日用清规)。

11.71 万字 | 2025-03-30 12:19更新

三洞珠囊
三洞珠囊

王悬河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道教类书。《云笈七签》载:北周建德中(572—577),敕置通道观,令道士王延“校三洞经图,缄藏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已佚。今《道藏》所收《三洞珠囊》10卷,题唐代道士王悬河编修。《宋史·艺文志》、《通志略》皆著录为30卷。该书辑录“三洞”之精要,故名。主要内容是古代仙真和南北朝以前方士、道士的事迹,仙真位籍和劫运,修炼方术和斋仪戒律等。突出老子为帝师、化胡和张道陵布道教化说。分类选录,不加论说,征引道书甚众,保存若干已散失的经文。为研究六朝以来道教资料之一。

16.90 万字 | 2025-03-30 00:25更新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真歇清了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二卷。又作悟空禅师语录。宋代僧清了(1089~1151)撰,侍者德初、义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卷上原题为‘劫外录’,全称真州长芦了和尚劫外录,集录上堂语、示众法要、机缘、偈颂、宏智正觉撰之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华藏无尽灯记、净土宗要、船子夹山话等。卷下原题为‘真歇和尚拈古’,系信心铭诸种注疏中最早之一种。与清了同世之大慧宗杲力倡看话禅,而对清了与宏智正觉所主张之默照禅加以非难;故清了作信心铭拈古,针对宗杲之非难发挥玄旨,并指陈时世之恶弊,教诫乱禅盲悟之徒。内容虽为注解,然系论述宗乘之拈提,而非言句之解释。

4.19 万字 | 2025-03-29 23:05更新

贤愚经
贤愚经

慧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十三卷,是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一作昙觉)等译。汉译而外,还有藏文、蒙文译本。译者慧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经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大寺,遇见当地五年一次举行的般遮于瑟会。会中长老各讲经律,他们八人分别听了记录下来,译成汉文,于公元445年回到高昌,综集成为这一部经,又经过流沙,送到凉州,凉州名僧慧朗将它题名《贤愚经》。以后由凉州传入建业(今南京市)。这是此经的传译经过(见《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

15.93 万字 | 2022-10-25 08:47更新

京房易传
京房易传

京房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京房易传》,又称《京氏易传》是西汉京房所撰经书注释,共三卷。三国吴陆绩曾注此书。以乾、坤为根本,坎、离为性命,统摄六十四卦,用世、应、飞、伏、游魂、归魂等解说爻、卦之间的关系,是术数之学。

3.09 万字 | 2022-12-15 08:37更新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

彭希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圣贤录》,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 (三)往生比丘,(四)往生比丘尼,(五)往生人王,(六)往生王臣,(七)往生居士,(八)往生杂流, (九)往生女人,(十)往生物类。多由历代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择出,于各传末皆载有典据。又清代胡珽编有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始于清初,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杂流、女人、物类等七科,列叙一七五人之事迹。

15.78 万字 | 2023-08-21 09:37更新

丹道吕洞宾
丹道吕洞宾

傅金铨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丹道吕洞宾》以道教传奇人物吕洞宾为核心,深度展现其与丹道的不解之缘。 吕洞宾作为八仙之一,在民间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本书聚焦于他在丹道领域的修行与探索,从其早年经历讲起,阐述了他如何受道家思想熏陶,踏上追求长生、领悟大道的丹道之路。书中细腻描绘了吕洞宾修炼丹道的诸多场景与艰辛过程,展现其对丹药炼制、内修心性等丹道理论与实践的钻研。 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众多奇妙的仙缘故事与传说。他在云游四海时,凭借丹道神通济世救人,点化有缘之人,留下无数动人传说。同时,通过其经历呈现了当时道教丹道文化的繁荣景象与流派纷争。作者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结合合理想象,生动塑造出一个追求真理、心怀慈悲的吕洞宾形象。让读者在领略吕洞宾传奇人生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丹道文化的深邃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25 万字 | 2025-02-13 19:12更新

养性延命录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二卷。《养性延命录》是道教史上对养生术的一次大总结,它反映了道教学者对益寿延年的高度重视。该书虽为辑录性质,但其中不乏陶弘景的养生思想。如在《养性延命录序》中,陶弘景强调:“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这一点就比葛洪《抱朴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38 万字 | 2023-05-18 21:20更新

急救仙方[道藏本]
急救仙方[道藏本]

佚名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急救仙方,原不题撰人。约出于明代。十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四库全书》本六卷,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内容分三部分。前三卷为明朝徐守贞所撰〈妇产急救方集〉,言救治妇产科疾病之方。分作妊娠诸疾品、产难诸疾品、产后诸疾品、妇女杂病品。卷四至卷五为〈济阴品〉,撰人不详。后六卷又为另一书,内言救治外科疾病方。分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伤损方、疗疮治法、秘传五痔品、上清紫庭追痨方。可见此书乃三种医书合编而成,搜罗治妇产、外伤、痔疮、痨瘵等类验方颇多。其中卷十一收录「净明法中治痨疗法」,似为明代净明派道士编集。

20.29 万字 | 2025-03-26 14:48更新

因师集贤录
因师集贤录

佚名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全称《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佛教文集。元如瑛编。十五卷。因师,即高峰龙泉院十一代住持德因,宋末元初僧人,生卒年无考。此书为德因的诗文集,分十四门,即:入坛叙时景门、入坛佛事门、音声佛事门、歌扬赞佛门、陈意伏愿门、荐亡偈赞门、诸般佛事门、诸家伏愿门、总愿碎语门、追荐陈意门、荐亡伏愿门、涅槃法语门、抄题杂化门、自陈情词门。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15.86 万字 | 2025-03-25 20:26更新

大方便佛报恩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便佛报恩经》亦称《报恩经》、《佛报恩经》。本经通过释迦牟尼驳斥外道指责释迦不报父母之恩阐述了佛教对“恩”及“报恩”的观点。本经行文华丽,收入了不少故事,既是卓越的佛教宣传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其所述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有关,故在中国民间有较大影响。历代大藏经、敦煌遗书均有收录。

7.61 万字 | 2022-10-18 14:13更新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断桥妙伦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又名《断桥和尚语录》。辑录其住瑞峰祗园、瑞岩净土、国清教忠、净慈光孝禅寺等四会语录及法语、佛祖赞、自赞、偈颂、小佛事、行状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8.49 万字 | 2025-03-31 13:54更新

道德真经注(李荣)
道德真经注(李荣)

李荣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注。唐高京时道士李荣撰。原本二卷。现存两种残本。一、《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收录原书序及道经三十六章注,分作四卷。二、敦煌残抄本,卉原书德经四十四章及道经第三十七章注文。两本合并,仍略有残抉。今以《道藏》本及敦煌本合校,并据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慕疏》(简称强本)参校补缺,合成完本。原书经文未分章,今据通行本分别章次。

4.03 万字 | 2025-02-08 20:19更新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菩提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占察善恶业报经》,是末法时代佛教重要经典,属于地藏三经之一。隋朝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灯译,全文约13000字。佛在灵山会上,坚净信菩萨请法,佛让转问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开示两卷内容,上卷主讲占察木轮相法及占察忏法,下卷主讲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

1.58 万字 | 2022-11-30 20:02更新

南华真经
南华真经

庄周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原名《庄子》。相传战国时宋人庄周撰,实为道家庄周学派着作总集。唐代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原本五十二篇,现毒晋人部象注本三十三篇。分作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四部丛刊》影印明世德堂刊本(简称世德本)。

7.76 万字 | 2023-06-19 22:0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