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
五灯会元

普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五灯会元》,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本于清光绪初年始由海外传归,卷首有普济题词,王庸序。卷末有宝祐元年武康沈净明跋。至正本比较流行,为明嘉兴续藏和清《龙藏》所本(清《龙藏》析为60卷)。

72.58 万字 | 2023-03-17 08:19更新

闺范
闺范

吕叔简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闺范》一书,又名《闺范图说》,由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字叔简,一字新吾)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编辑而成。“闺范”二字,指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即女性修身进德之嘉言懿行。全书分四卷。第一卷“嘉言”,节录四书五经及各古籍传记中有关女性道德修养之嘉言。第二卷“善行·女子之道”、第三卷“善行·妇人之道”、第四卷“善行·母道”,均为从各类古籍中搜集的贤女、贤妇、贤母的善行传记,每一则传记前面都有一幅配图,每一幅配图都绘画一个故事,每一则传记之后都有吕叔简先生的评语。

1.39 万字 | 2023-12-13 15:09更新

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

郑玄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仪礼注疏》,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玄与公彦有《周礼注疏》已著录。此书为记载周至战国时期儒家传习礼仪的最早著作。自西汉高堂生所传《士礼》今文本,数传而有大戴(戴德)本、小戴(戴圣)本及刘向《别录》本。郑注兼取今文本及古文本十七篇(出自孔子壁之《仪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今文经大体相同),“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其所以不采大、小戴本,因为别录本“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郑用之,二戴尊卑吉凶杂乱,故郑不从之也。”(《四库全书总目》),贾公彦据郑注而又依齐黄庆、隋李孟悊之疏而益之,定为今本。其书自明以来刻本舛误殊甚,顾炎武《日知录》及阮元校勘记曾指出多处,可供读时参考。此编十七卷次第为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此目排列顺序先人事,后鬼神,较之二戴本为合理。自“丧服第十一”以下都属丧葬祭祀的仪礼,且繁文缛节,不胜其扰。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

84.13 万字 | 2023-12-28 08:42更新

列子
列子

列御寇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 ,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 《列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3.96 万字 | 2021-10-27 13:41更新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经翻译师不空所译。该经讲述了“仁王护国”的道理,所以又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仁王经》。本经文字简约,义理丰富,传入中国,先后共有四译,即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梁真谛、唐不空等译。此四种译本,晋、梁二译已经失传,仅存秦译和唐译。秦译和唐译内容相同,仅文字略异。

1.52 万字 | 2022-06-13 08:19更新

佛说大乘智印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

智吉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大乘智印经》,五卷,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诏译

1.85 万字 | 2023-01-12 14:05更新

庄子翼
庄子翼

焦竑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庄子翼》汇集有关《庄子》注疏的著作。明万历十六年(1588)刻本,8卷。《庄子阙误》一卷,附录一卷。另有《四库全书》本。明焦竑编。所列引用书目,自郭象注以下22家。旁引他说互相发明者,自支遁以下计16家。又章句音义自郭象以下凡11家。核其所引,惟郭象、吕惠卿、褚伯秀、罗勉学、陆西星五家之说最多,其余不过间出数条而已,间亦以竑本人的《笔乘》之文附之。引用诸家之说,各取其精采部分,首尾完整,自成章段,列于原文各章之后。音义训诂取其一字一句者,联贯其文,缀原文末句之下。本书采集广博,亦较为精粹,集宋明注庄之大成。所引竑本人《笔乘》之文,也多有发明。末附《庄子阙误》,全录陈景元之文,是校勘《庄子》的重要参考资料。附录列《史记·庄子列传》、阮籍、王安石的《庄子论》、苏轼《庄子祠堂记》、潘佑的《赠别》、王雱的《杂说》、李士表的《庄子九论》。书中提到典籍名称,有不够准确之处。如王雱著《南华真经新传》及《杂说》,而书中称王注内篇。刘概有《庄子注》,而书中以内、外篇注分别称之。潘佑系南唐人,而将其文厕之于苏轼、王雱之间,亦为疏漏。然明代自杨慎以后,博洽者无过于竑,其所引录的古籍众多,不失为一个好的注本。

16.51 万字 | 2024-07-28 19:55更新

大乘入楞伽经
大乘入楞伽经

实叉难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卷本*《入楞伽经》基本相同,内容亦主要为论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法”。经文宣扬如能消灭阴覆于阿赖耶识的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根识也就随之而灭,由此说明离心无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经中提到真如、藏识、意识等一系列概念,为后来的《唯识论》、《起信论》所发挥。异译本参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历代大藏经均收

18.52 万字 | 2024-03-15 07:45更新

修行本起经
修行本起经

竺大力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修行本起经》,梵名Ca^rya -nida^na 。凡二卷。后汉竺大力、康孟详共译。又作宿行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降生,乃至出家、成道之事历。修行本起经为佛传第一分,另外之中本起经(昙果、康孟详共译)为佛传之中分,二经具有连带关系。本经卷上分现变、菩萨降身、试艺三品;卷下为游观、出家二品。异译本有吴·支谦所译之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西晋聂道真所译之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

1.81 万字 | 2022-09-08 13:02更新

古文龙虎经注疏
古文龙虎经注疏

王道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古文龙虎经注疏

2.00 万字 | 2022-07-22 10:03更新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

2.38 万字 | 2022-09-06 16:15更新

广百论本
广百论本

圣天菩萨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广百论本》,一卷,圣天菩萨造。唐玄奘译,皆五言之偈颂。破我见等之一切法。

0.61 万字 | 2022-11-16 19:22更新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般涅槃经后分

若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般涅槃经后分》,佛教经典。唐若那跋陀罗译。二卷。其情节紧接《大般涅槃经》,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临终遗教及火化、分舍利等事项。译出后即与大本合部流行(编为第四十一、四十二卷),亦单本别行。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2.05 万字 | 2023-03-19 16:53更新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净源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简称《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佛典注疏。宋元丰二年(1079)净源述。一卷。依据澄观的《华严经疏》和《演义钞》,解释法藏的《华严还源观》,以便“补其遍善之功,成其具美之绩”。书中对《华严还源观》所讲的诸种观法及相关的名词、概念和命题等均作了解释,并进一步沟通《大乘起信论》与华严思想。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25 万字 | 2023-05-12 14:28更新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般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法的纲要,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等于是经典中的佛教概论,所有大小乘主要教义都包含在内。经中讨论的主题是菩萨道的内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以般若为统合一切的中心。

8.85 万字 | 2022-06-19 22:23更新

大哀经
大哀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全称《如来大哀经》。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八卷。是《大集经》中《璎珞品》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的异译本。共二十八品。经中谓佛陀成道后第十六年为诸菩萨宣说菩萨所行之无碍法,又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宣说应修戒、定、慧三学及陀罗尼之四种璎珞庄严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6.77 万字 | 2022-11-02 16:39更新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五十万苾刍众,万二千菩萨,及诸天子俱。佛入普遍光明三摩地,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各有殑伽沙数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在东方宝幢佛剎,劝慈氏菩萨同来听法,慈氏不来,辩积幢亦不来。妙吉祥乃入无垢普光三摩地,现大神变而来佛所。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得如妙吉祥神通事业?佛以四种四法答之。又问妙吉祥发心久近?佛举过去本事答之。次有遍照藏菩萨现瑞入会,与大迦叶互相问答。次普华幢再问妙吉祥最初发心之事?佛具答其最初发心转女成男因缘。普华幢又问菩萨行法?佛令问妙吉祥。广为解说四念处,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觉支法门。

1.38 万字 | 2022-11-27 20:54更新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朱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明朝南极遐龄老人臞仙(朱权)撰。原书二卷,今本分作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书考订道教教义制度,大宣玄化,立规定制,凡道门之所用,皆载此书。原书上卷分作九章,以老庄思想为本,参考史籍道典,详述宇宙生成,天地演化,日月风雷运作,阴阳五行生克之道。以及老君显化灵变、天师家世传承、道教南北宗派、三洞经书目录、官秩品位、符箓阶次、斋醮科仪、清规戒律等等,无不详载。下卷分十章,记述道教名物制度。凡宫观殿堂式样、天尊玉皇神像、旙灯香果等供品、天乐仙杖等法器、全真坐钵等仪式、冠服床梳等用具,以及修真口诀、朝圣吉日、记事名数、隐讳禁忌等等,皆载之甚详。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实为研究明代道教义理规制之百科事典。

8.53 万字 | 2024-11-04 19:29更新

毗耶娑问经
毗耶娑问经

瞿昙般若流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毗耶娑问经》,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九广博仙人会。而有结文。

1.70 万字 | 2022-08-25 15:10更新

礼记
礼记

戴圣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1.98 万字 | 2023-04-14 08:5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