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作者是李雨堂。演绎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杨、包、狄与奸相庞洪(即庞吉)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5.75 万字 | 2023-05-19 08:18更新
《儿女英雄传》描写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一桩公案,书中的主人公十三妹,其父亲遭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欲报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骥与张金凤,结果还未及为父报仇,纪献唐获罪遭诛。后来经张金凤与众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给安骥。十三妹前段仗义行侠,英气外发;后段嫁为人妇,又尽显儿女情态,堪称儿女英雄之典范。
55.73 万字 | 2023-04-22 18:06更新
《卫公兵法辑本》是《李卫公兵法》的辑佚本。《李卫公兵法》又称《李靖兵法》,是由唐朝的军事家李靖所着的一部军事著作,现在已经亡佚。《卫公兵法辑本》是清朝人汪宗沂根据《通典》、《太平御览》、《武经总要》书中所引的佚文编录而成。共三卷,即上卷《将务兵谋》、中卷《部伍营阵》、下卷《攻守战具》。
2.28 万字 | 2022-11-05 08:28更新
《唐书志传》,又名《唐书演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秦王演义》、《隋唐演义》。万历四十八(庚申,1620)年武林藏珠馆刊本。八卷九十回。叙述唐开国及秦王李世民故事,自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至唐贞观十九年止。熊大木(约1506~1578年),明朝嘉靖时期的书坊主人。字钟谷,又字鳌峰,福建建阳人。他对历史小说十分重视,一生编写了许多历史小说,主要作品《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武穆精忠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宋代君臣演义》《全汉志传》《宋传续集》
27.43 万字 | 2024-08-29 08:22更新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文学上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出以先秦两汉古文为创作标准;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在诗、文方面的创作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集》为汇编的韩愈作品集,涉及书、启、序、祭文、碑文、墓志、铭文、表状、记传、杂文等各体。
54.07 万字 | 2024-06-19 08:39更新
《法镜经》是一部佛教典籍,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家等。内容叙述释尊应郁伽(梵Ugra ,本经译作‘甚’)长者之请,为在家、出家之菩萨说戒行。[杂阿含经卷三十、大唐内典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1.26 万字 | 2022-08-24 10:07更新
《佛法金汤编》,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教有关之帝王、名家之传记及语要,凡三九八人,各传之终皆明载典据。心泰之时,佛教衰退,而儒道之排佛论盛行,故着此佛教外护者史传,欲促使排佛论者之反省,及佛教界之觉醒。洪武二十六年(1393),本书刊行时有十卷,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如惺重刊时为十六卷,时亦编入明续藏。
33.97 万字 | 2024-03-20 10:34更新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与《出生菩提心经》同
0.78 万字 | 2022-11-17 15:05更新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为现存最全面系统的老子神话传记著作:为研究老子如何被神化及其 历史过程提供了较详的资料。
12.23 万字 | 2023-04-09 19:45更新
《北狩见闻录》,宋曹勋撰。1卷。勋于靖康二年(1127)二月随徽宗入金营,后又从徽、钦二帝北行,七月初自燕山遁归南京(河南商丘),乃撰是书记途中见闻以进。凡4,000余字,起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迄同年六月,末附徽宗轶事四条。所记徽宗播迁情状及金营见闻多属亲历,较他书得之传闻者可信,故《三朝北盟会编》多采之。有《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0.50 万字 | 2023-10-08 07:47更新
《平金川》,清代晚期章回小说,即《平金川全传》,又名《年大将军平西传》,作者张小山。共四卷三十二回。《平金川》讲述讲的是年羹尧(书中作年赓尧)、岳钟琪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故事。内容架构与《封神演义》一类的魔幻神怪小说类似,且有一定的科幻色彩。
9.59 万字 | 2022-07-23 18:09更新
《常言道》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是清代落魄道人编次的中篇小说,有西土痴人序,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该小说叙写清代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追逐金钱的风气迅速蔓延的社会现实。作品以金钱为线索,刻画了以财主钱士命为代表的一群卑微委琐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深恶痛绝的感情,对他们的丑恶面目,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晚清谴责小说有一定影响。
5.93 万字 | 2022-04-11 21:46更新
《情梦柝》是清代安阳酒民著白话长篇小说,又名《三巧缘》,四卷二十回。成书于清康熙年间。 该书写明崇祯时期胡楚卿与沈若素的爱情故事。书名《情梦柝》,取“大梦一场被柝声唤醒”之意,熔才子佳人与劝善戒恶于一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世情风貌
8.20 万字 | 2022-07-26 08:30更新
《扫迷帚》,是清末反迷信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一部反对迷信风俗的书。书中详细叙述了江南一带迷信风俗的诸种表现。可谓洋洋大观。卷首开宗明义。指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
3.49 万字 | 2022-08-03 20:31更新
《痛史》是清吴趼人著小说。主要写南宋灭亡,元军入主中原,权奸贾似道卖国求荣,文天祥等忠臣义士奋勇抗元的故事。小说忠实地再现了庙堂腥膻、干戈遍地的民族深重灾难,状写元人淫杀之酷,是一部忧伤愤激之作。书中集中刻画了卖国贼贾似道的形象,他以外戚专擅朝政,恣威弄权,荒淫无耻,暗与元蒙勾结,终于得到恶贯满盈的下场。小说忠于史实,兼采讲史与侠义小说之长,感情充沛,笔墨酣恣,凛凛有生气。
16.75 万字 | 2023-04-14 09:44更新
清代小说,光绪乙未(1895)年上海中西书局石印本。六卷六十回。叙述金台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安邦定国的故事。本书由弹词《金台传》改写,情节曲折,风格粗犷。
30.92 万字 | 2022-05-07 20:29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3.07 万字 | 2024-08-27 09:14更新
《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唐 智周撰,新续藏第 55 册 No. 0883
6.98 万字 | 2024-05-19 09:5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