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宋代雪峰慧空撰,门人慧弼编,孝宗淳熙五年(1178)刊行。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秀峰辞众上堂语、入院升座语、上堂、小参、秉炬、法语、拈古、颂古、真赞、偈语等,卷末附录与鼓山书中一段语、顶相赞,以及罗湖野录中有关慧空之记载。于宋淳熙五年(1178)刊行,后收入《续藏经》。
5.35 万字 | 2025-03-27 14:16更新
惠达一名慧达,是晋朝宗教人物。 惠达生平不详,是否为晋朝人亦不详。一说惠达着有《肇论疏》。肇论一词最早见于惠达《肇论疏》,事实上,最早《肇论》是由《宗本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所组成。《宗本义》则始见于陈小招提寺慧达的《肇论序》所述。惠达是否著有《肇论疏》是历史公案。日人中田勇次郎主张惠达与撰〈肇论序〉之惠达同一人,但是松本文三郎不同意此说。一说惠达着有《肇论疏》,而慧达着有《肇论序》,此为二人,慧达本人是陈朝小招提寺高僧。汤用彤的学生石峻认为“原录作晋慧(惠)达,实误。盖晋并州竺慧达,本名刘萨阿者,年代较肇早,当不得作《肇论疏》也”
5.35 万字 | 2023-08-27 15:51更新
《过去现在因果经》,凡四卷。又称《过现因果经》、《因果经》。为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采释迦自传之形式,说其过去世为善慧仙人修行者,曾师事普光如来,至成佛后所说的本生之事迹,由于此一因缘,故于现世能成就一切种智。为汉译经典中,极具文学价值之佛传。此经另有绘卷形式之绘因果经(迄今流行于日本)。另有两种同本异译本:后汉竺大力与康孟详所译之修行本起经、吴·支谦所译之太子瑞应本起经两卷,此二本亦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然开元释教录则谓,除上记之外,另有三种异译本,即:后汉支曜所译之小本起经二卷、后汉康孟详所译之太子本起瑞应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之过去因果经四卷,惟此三本今皆不存。
5.28 万字 | 2022-10-17 20:05更新
《华严原人论解》,三卷,元代圆觉著,本书为原人论的注解。 《原人论》,一称《华严原人论》,一卷,唐·宗密撰。此论依《华严》的宗旨,推究人的本源。
5.16 万字 | 2024-05-22 11:12更新
《芝苑遗编》,又名《芝园遗编》,凡三卷。北宋僧元照撰,道询编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卷上之戒体章、持犯体章、大小乘论等六篇,卷中之授大乘菩萨戒仪、诫沙弥文等五篇,卷下之为蒋枢密开讲要义、南山律宗祖承图录等五篇。元照尚有芝园集二卷,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杭州南屏山神悟法师塔铭、唐蕲州青着法师行业记、秀州吕氏灵骨赞、博奕解、高丽李相公乐道集序等三十二项。卷末附录补续芝园集一卷。
5.14 万字 | 2023-08-27 15:41更新
《林间录》,佛教杂著。宋惠洪著。二卷,后录一卷。采用笔记体裁,记叙名僧嘉言善行,僧家故事。通过发表议论,阐发禅理。文笔流畅、词藻华丽,工于润色,为佛教著作中少见。通行本为影印续藏经本。后录1卷,所载皆《石门文字禅》卷17至卷20之文,为后人附入。近人陈垣在《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评此书“《提要》谓其书多订赞宁《高僧传》诸书之伪是也。《林间录》一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订赞宁《宋高僧传》诸书之讹。又往往自立议论,发明禅理,不尽叙录旧事也。(《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故此书有所创新,有一定学术价值。
5.11 万字 | 2023-08-25 09:06更新
《法句譬喻经》,又名《法句本末经》、《法喻经》、《法喻法》。印度小乘佛教经典。西晋法炬、法立共译。四卷。以一偈颂配一小段故事的形式,阐发偈颂所要说明的佛教道理。全经共三十九品,每品中故事多少不一,共计六十八个。这些譬喻故事不少颇具文学色彩和训世意义。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5.06 万字 | 2022-10-17 20:00更新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五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佛在普光法殿文殊师利请问清净初地之法,佛以六十余种之五法答之。次问普贤菩萨,云何诸佛无障碍智乃至无障碍身?贤叹其难知难见。文殊再请,乃具答之。
5.04 万字 | 2022-11-06 14:20更新
《紫柏尊者别集》,四卷,为钱谦益所编。其书所采,皆为全集所漏载者。内容有杂文、诗偈、书信、语录等,与全集性质相近。书前有钱氏序,钱氏自署为私淑弟子,对紫柏备致推崇。
4.98 万字 | 2024-05-22 11:15更新
央掘魔罗经(梵文名 Avgulimālika),共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汉译,收入《大正藏》第二册之中。本为外道因受邪师邪戒而杀害许多人的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藉以宣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的学说,属于如来藏学派。
4.81 万字 | 2022-05-13 12:32更新
《大方等无想经》,(经名)别名,大方等大云经,六卷,北凉昙无谶译。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诸问云兴,赞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三十七品。最后,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之事。其第三十六品说祈雨之神咒。
4.74 万字 | 2023-03-19 17:06更新
《禅林宝训音义》,《禅林宝训音义》是明代明大建著。此书以妙云和尚的《禅林宝训》写本为定本,参互考证内外经书,对“传写未刊,递悟成讹”的“音义”,加以修校而成此书。卷末作诗跋云:“禅林音义咸抄本,乌焉成马岂堪模,于今仇较锓梨枣,免使人传递写讹”,可知作者较书之旨。收入《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十八套。
4.69 万字 | 2024-05-14 17:26更新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一作五卷)。前秦·僧伽跋澄等译。又称《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僧伽罗刹集经》、《僧伽罗刹集》。收在《大正藏》第四册。本经正文之初叙述佛陀在因位中之种种修行,其次叙述佛陀之降生、出家,以及成道后之行化事迹。其中,有关佛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安居处所之记事,为他书所无,在佛传史料中,颇具学术价值。
4.64 万字 | 2022-10-17 19:50更新
华严原人论合解 唐圭峯兰若沙门 宗密 论 元长安开元寺沙门 圆觉 解 明 寨云居士 杨嘉祚 删合 清 东甫居士 钱伊庵 真益居士 陈熈愿 同校 清 六不居士 顾莲善 重刊
4.62 万字 | 2024-06-05 19:5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