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如来兴显经》,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兴显如幻经、兴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译自华严经之如来出现品。异译本有西晋帛法祖所译之如来兴显经一卷。
3.90 万字 | 2022-11-06 14:14更新
《佛说罗摩伽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即《八十华严》入法界品。从无上胜长者。至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共十二位善知识事。而内有咒语几则。
3.99 万字 | 2022-11-06 14:17更新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五卷,元魏昙摩流支译。佛在普光法殿文殊师利请问清净初地之法,佛以六十余种之五法答之。次问普贤菩萨,云何诸佛无障碍智乃至无障碍身?贤叹其难知难见。文殊再请,乃具答之。
5.04 万字 | 2022-11-06 14:20更新
《度世品经》,六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离世间品之异译。度即离之义也。即《八十华严》离世间品。而末后有一段与如来问答。乃大本中所无。
6.80 万字 | 2022-11-06 14:40更新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是北宋金总持翻译的佛经,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政和三年(1113)之间译出。本经记述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应"甚深勇猛"(人名)比丘的请求,对诸比丘说三科(蕴、处、界)、十二缘生、四圣谛、禅定、三十七道品等方面的法数。
1.02 万字 | 2022-11-17 15:13更新
《顺权方便经》,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顺权方便品经、转女身菩萨经、转女菩萨所问授决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名‘顺权方便’,意为随顺众生之意乐,而发导道意。本经重点在于释尊之弟子须菩提与一大乘女菩萨间之对答,内容系阐明大乘之微妙法。全经承受维摩经之思想甚为浓厚。本经之异译有昙摩耶舍译之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一卷。
1.43 万字 | 2022-11-27 21:06更新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1.37 万字 | 2022-11-27 20:47更新
《佛说无上依经》,凡二卷。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内容包含:校量功德品、如来界品、菩提品、如来功德品、如来事品、赞叹品、嘱累品等七品。叙述雕造佛像之功德,并说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十八法、十八事等功德,为继涅槃经、胜鬘经等经之后,主张如来藏思想之经典
1.55 万字 | 2022-11-30 19:55更新
《占察善恶业报经》,是末法时代佛教重要经典,属于地藏三经之一。隋朝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灯译,全文约13000字。佛在灵山会上,坚净信菩萨请法,佛让转问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开示两卷内容,上卷主讲占察木轮相法及占察忏法,下卷主讲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
1.58 万字 | 2022-11-30 20:02更新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东汉安世高译。本经内容主要讲“四禅”“六事”。“四禅”是指安般守意过程中的四个阶阶段;“六事”是指“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安般守意过程中的不同六种要求:“六事”与“四禅”紧密配合。为佛教小乘专讲禅数的经典。“安般”意译为出入息,即呼吸。“安般守意”即是用数息的方法,令浮躁不安和思虑过多的心情平定下来,以期能达到佛的境界。
1.69 万字 | 2022-11-30 20:05更新
《诸佛要集经》,凡二卷。略称要集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王舍城旁帝树石室中入定三月,以神通力至普光世界天王佛处,宣说诸佛要集之法,及文殊菩萨倾其神力,未能动摇离意女(天王如来右侧之女子)入定一事。又佛所说之要集法有六:(一)诸法空,(二)诸法常住,(三)初发菩萨心,(四)六度无极,(五)菩萨十地所入处,(六)佛不可得。
2.25 万字 | 2023-01-11 11:12更新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西晋-竺法护译
2.23 万字 | 2023-01-11 11:34更新
《摩诃摩耶经》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涅槃母子相见经》,简称《摩耶经》,分上下两卷,记录佛陀说法游历的事迹。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1.99 万字 | 2023-01-15 16:09更新
《金七十论》,三卷。陈·真谛译。又作《僧佉论》、《迦毗罗论》。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数论颂》之最古释论。内容主要在阐述数论派之教义。
2.84 万字 | 2023-02-01 21:5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