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一卷,明袾宏补注,外题瑜伽施食仪注,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补录福聚序。(但如山刊本法彙无此书)
9.63 万字 | 2025-03-26 02:10更新
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一卷,宋师会述,修寂题记,内题释云华尊者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
8.95 万字 | 2025-03-27 09:53更新
普觉宗杲禅师语录,二卷,宋宗杲说,法宏、道谦编,祖庆序并跋,又云大慧禅宗杂毒海,内题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与宗门武库(乙十五)有相同处,语要收于续古尊宿语要五,南岳下第十五世,嗣佛果勤。
11.17 万字 | 2025-03-22 12:55更新
三卷,共四万字左右,宋时惟(怀)显编,其文前之序写于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本文以小辞典的方式,通过对与律宗思想相关的“词条”的排列而汇集了律学的基本概念和名词。该书在词条排列上模仿《增一阿含经》的体例,从“一”开始,诸如“一律:事钞四分一律宗是大乘”,“二种戒:一性戒二遮戒”,直至“六十二见”、“八十种好”等,以数字递增而排列,以数带词,最后终于“如来成道终至涅槃说八万四千法门”。与《律宗会元》的写法不同,《律宗新学名句》的释意极为简略,大多都是一句话。惟显在其前的引文中说到了其编纂的目的:毗尼中具列增一之文,而不兼通诸部。夫己宗虽广诸乘法数,而但局据一家,是使吾宗晚进辈,昧于披捡,致多阙如。予以时习之暇,辄恣讨论,统括诸部文句,搜罗一宗名言,总成三卷,用贻新学。虽不能发明大义,庶有补于遗忘云尔。本书内容涵盖律学和律宗发展史上的人物、名称、历史、事件和理论,检索方便。《律宗新学名句》还收有《前代章记解释事钞共六十家》的作者和篇章,这些对于今天了解南山宗的法脉和律学思想的传承都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
16.33 万字 | 2025-03-23 04:07更新
凡三卷。清代弘赞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乃汇集有关弥勒信仰、兜率往生之见闻,及选自经论中相关之传记所成者。本书之编述,旨在收集有关弥勒兜率往生名贤之行谊德业,以作为后世学人之指南。卷上为应化垂迹,卷中记述上生内院之圣贤,卷下收集有关弥勒信仰之经咒愿文。
13.65 万字 | 2025-03-23 04:14更新
《禅林疏语考证》,四卷。明·永觉元贤撰,超然道果注。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二册。系道果对元贤之《禅林疏语》一书所作的注释与考证。在全书四卷之中,卷一分彝典门、修因门。前者收录有关年分行事、佛菩萨缘日、入关出关、新住入院、说斋等疏文二十一篇;后者收有关平安修忏、放生等法会之疏文十六篇。卷二分弭灾门、祈恩门。前者收祈雨、祈晴、禳火等息灾法会之疏文十七篇;后者收祈嗣、安产等祈愿法会之疏文三十篇。卷三荐悼门,收荐父、母、妻、子、入塔等葬送类之疏三十六篇。卷四附录,收大藏恭闻等二十一篇,以及道场各联、续录四篇等。
7.41 万字 | 2024-04-20 16:35更新
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 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子编集守端于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圆通崇胜禅院、承天禅院及舒州(安徽)法华山证道禅院、龙门山乾明禅院、兴化禅院、白云山海会禅院等六处之语录,以及祖堂纲纪序、偈颂、颂古一一○则等。
13.44 万字 | 2025-03-26 14:06更新
瑜伽熖口注集纂要仪轨,二卷,清寂暹纂并跋,无隐序,前附瑜伽熖口仪轨六则,后附疏式,尾题无仪轨二字。
7.49 万字 | 2025-03-26 08:35更新
《禅苑瑶林注》,三卷。金·错庵志明撰,元·雪堂德谏注。别称《禅蒙求》、《禅苑瑶林》、《禅苑瑶林注》、《禅苑蒙求瑶林》、《雪堂和尚注释禅苑瑶林》。收在《万续藏》第一四八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志明为使初心学人知佛祖行业,以为办道修业之圭臬,乃搜集释尊以下至玄冥和尚等五六二祖之行事,模仿唐代李瀚之《蒙求》,于金·正大二年(1225)撰成此书。原书为四言一句之韵文体,总计二二四八字,后由德谏引用《普曜经》、《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人天眼目》、《僧宝传》、《佛祖统纪》、《禅林类聚》、《碧岩集》、《嘉泰普灯录》、《大惠书》、《林间录》、《大慧武库》等书,详为各句作注,于元宪宗五年(1255)由僧人玉溪付梓刊行。
8.79 万字 | 2024-05-14 17:15更新
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年(1663)弘赞辑。三卷。卷上述“受三归法”,卷中述“受五戒法”,卷下述“受八戒斋法”。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6.63 万字 | 2025-03-22 11:3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