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徐灵府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通玄真经注。唐人徐灵府(号墨希子)注,约出于元和十一年。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8.45 万字 | 2023-04-05 12:26更新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玄天上帝启圣录》(简称《启圣录》)撰人不详,八卷,该书的出现,使道教教义中玄帝崇奉的理念趋于完善,为元代新武当道教本山派的诞生与成熟奠定了基础,同时又为明代永乐年间武当宫观的大兴埋下了伏笔。全书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用三十一个互有衔接关系的段落,详细叙述了武当道崇奉之神——玄武大帝的神话传说;第二部分叙唐宋时代玄武灵应故事。

6.79 万字 | 2023-04-16 12:26更新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

陈景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0.88 万字 | 2023-05-01 19:44更新

七破论
七破论

陆西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七破论》是陆西星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

0.29 万字 | 2023-05-03 07:28更新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江澄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疏义》,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又与章安所作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体例相近。前列经文御注,次为解义疏证。逐句阐述,疏文繁衍;广引旧籍,多以 《庄子》、《周易》文理相参。然宋徽宗解释“道德”,其文简约;而江澄之疏,称道之为物,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万物皆由道,赞成“道无尽而德可修”之论。后世学者对此书予以肯定。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书 “语皆精审”、“文理周密”,使读者 “读徽宗之注,不觉其简; 澄之疏文,不厌其繁。”然江澄注疏,局于御注,缺少宏通阐述,白璧微瑕。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16.00 万字 | 2023-06-16 21:11更新

道德真经指归
道德真经指归

严遵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指归》,又名《老子指归》。汉严遵(字均平)撰。原本十三卷,缺前六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成都怡兰堂丛书本(简称怡兰本);二、秘册汇函本(简称秘册本)。补遗据王德有《老子指归》点校本(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7.84 万字 | 2023-06-18 20:21更新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

王守正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衍义手妙》原阙1、2卷。题王守正集。本书鲜见其它传本。观本集,衍 义和手钞不出于一人之手。蒋锡昌疑衍义为元王守正撰,手钞为 其徒所作(《老子校诂》)。衍义引《庄子》、《周易》、宋苏辙、吕 惠卿诸家《老子》注,多与李霖《取善集》雷同,盖有取于李书。 手钞多引经史与诸子。

8.34 万字 | 2023-06-19 21:58更新

南华真经
南华真经

庄周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原名《庄子》。相传战国时宋人庄周撰,实为道家庄周学派着作总集。唐代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原本五十二篇,现毒晋人部象注本三十三篇。分作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四部丛刊》影印明世德堂刊本(简称世德本)。

7.76 万字 | 2023-06-19 22:09更新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

牛道淳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文始真经注》宋元之际道士牛道淳注解。九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文始真经》;二、《丛书集成》所收《关尹子》。

9.14 万字 | 2023-06-19 22:14更新

养生秘录
养生秘录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养生秘录》,共一卷。原不录著撰人。全卷分 《玉溪子丹房语录》、《玉虚子宜春心诀》、《中黄内旨》、《大道歌》、《金丹问答》及《青霞翁丹经直指》等六篇。内容乃辑录南宋到元代有关道家金丹炼性与养生的文稿,属于道经内丹修炼一类著作。全卷所论丹法,大体上依据宋人白玉蟾、张伯瑞等人的观点,所以可以假定这书盖宋末元初学道者所编辑。本书全录其中 《玉溪子丹房语录》与 《玉虚子宜春心诀》,节录《中黄内旨》、《大道歌》与 《金丹问答》诸篇,藉以了解元初道家有关丹法与养生的思想认识。

1.25 万字 | 2023-06-23 16:49更新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

邓錡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三解》,元邓錡撰。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邓锜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又杂以《论语》、《孟子》兼摄儒道。此书体例较清晰,于经文之下,分列经解、道解、德解三解。据自序称述,解经即正经句读,贯通各章旨意。解道则为直述天地大道,始终原反。解德则指交索乾坤,颠倒水火,东金西木,结汞凝铅,一动一静,俱合大道。此书释义晓畅,显见丹经之旨;参儒说以释道,自有心得;而三解之说,实有独见,可谓道学一家之言。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5.67 万字 | 2023-06-26 20:35更新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陈景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道教经籍。北宋陈景元撰。14卷。约成书於元丰甲子。该书把《庄子》33篇分为255章,按每章大旨命题,称为章句;对每章中所释之句,只为所注字加注音,释义,称为音义。故名。如《逍遥游》分为“顺化逍遥、极变逍遥、无己逍遥、无功逍遥、无名逍遥、适物逍遥、无为逍遥”七章。从章名可见作者对《逍遥游》的认识。不直录全文,只写出所注之字,如“北冥有鱼”,只注北冥二字,先标反切,再接诸家之注。全书以顺从自然,排除物累为宗旨,认为简易、坐忘是求得常道的最好途径,《庄子》主旨在于“长生久视,毁誉两忘。”

6.35 万字 | 2023-06-26 20:51更新

通玄真经缵义
通玄真经缵义

杜道坚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通玄真经缵义》元人杜道坚撰,约出於至大三年。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二十二子》影印光绪三年重刻明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众珍本)。杜道坚收藏和撰注的道经颇多,有 《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通玄真经缵义》等,《通玄真经缵义》又名《文子缵义》。杜道坚采用《文子》十二篇本,录其原文,依段分章,于每章之后作缵义。集众家解说,又申已意,文理通畅,不失道家旨意。

7.44 万字 | 2023-06-26 21:02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林希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南宋林希逸撰。八卷。一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明万历何汝成刻本(简称明本)。本书是宋代林希逸的《列子》注本。又名《列子鬳斋口义》,宋代君主多尊道教,故《列子》常以《冲虚至德真经》的别名见称。本书是历代不多的《列子》注释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语言深入浅出,解说发挥道家旨意直白易辨。

7.77 万字 | 2023-06-26 21:12更新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章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宋代章安对宋徽宗狮注的解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后人在评论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时,常将章江两书相提并论,但江澄所作局于注文,无宏通阐述,实位于章安所作之下。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作为后世学者研究宋徽宗注解《道德经》的参考文献,实价值不菲。

7.91 万字 | 2023-06-26 21:17更新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神仙至要在宝精行气及服食药物。宝精、行气之要在还精补脑和服气胎息。二者皆须选择时辰入靖行功,使「内外贞白,专气致柔如婴儿」;然后在身中运转精气,上入脑部泥丸宫;或吐纳调息,使「息息入胎」。行此术可致小则无病,大则升仙。服药之大要则在金液还丹。只用丹砂为药材,九转炼之而成金液还丹,服之可飞升成仙。若服食草木药,则以黄精为上品。书中称丹砂、黄精皆禀太阳之精气而生,故服之能令人长生。中卷主要论述内外双修之法。内修指阴丹、内丹,可驻形延年;外修指阳丹、外丹,可飞升成仙。「三一九室(行气固精术)者,内修之要也;还丹金液者,外炼之极也。」内外丹缺一,「皆未能升举」。下卷主要叙述黄帝服丹飞升及传授丹经故事,以及择日入山合药之宜忌事项。

1.62 万字 | 2023-09-03 20:43更新

太清金液神丹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道教义枢》所引《金液经》“达观兼忘,同归于玄”,见于本书序中。应是六朝时道经。今陈国符先生以《经》中歌诀用韵情况,考为卷上及卷中部分为西汉末东汉初古经。经中内容,序文首述“达观兼忘,同归于玄”等义理。序注中谈服食行气、炼丹守一等摄生之道。正文述作丹之法,包括作六一泥制土釜,密封、日期,祭受之法,泥涂及涂雄黄雌黄精法、涂霜雪法、烧炼金液还丹、服丹法等。卷下还记扶南、西图、典逊、杜薄、大秦、月支、安息等20余国的方位及丹砂物产。是继《黄帝九鼎神丹经》的又一部外丹名著,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宝贵资料。

1.92 万字 | 2023-09-03 20:47更新

混元八景真经
混元八景真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混元八景真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唐宋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乃混元真人自设问答,言修炼内丹之道。前三卷综述天地根源及修身补导之机要:卷一“举阳消阴补,物极元补,令人细寻根本,依本来处修之”。 卷二“论修身养命,补气全神,是天地微机,生人妙旨”。 卷三论述“若欲修身,但投天地气候,相合而用,自然准验”。后两卷分述大功大药金丹细分之法,其法又分为三机。初机之法五章,论修行品类。谓修行者先须修身补气,候身与气合,方可言养命。其次命机之法八章,言养命之法。其法大抵以养气全神,还精补脑为要。最后为天机之法五章,言人之修行当效法天地日月之运行,以荣卫运行于体内,自然得长生久视。

2.09 万字 | 2024-02-27 19:43更新

犹龙传
犹龙传

贾善翔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犹龙传》,北宋道士贾善翔编撰。南宋《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此书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为六卷,收入洞神部谱录类。此书为老子神话传记。卷首有贾氏自序,谓自《史记》以下,历代史书记述老君降世事迹,大多简约不详。作者因此据有关史书道典撰集此书,“庶其详也”。全书分二十八篇,以编年体详述老君应时降世,传道设教之灵异事迹,以及历代崇奉老君之事。其事上起元始之时,下止于北宋真宗朝。此旁征博引,大多为道教神话。传说孔子曾赞叹“老子其犹龙乎!”本书题名为“犹龙传”。

4.41 万字 | 2024-02-27 19:53更新

神仙感遇传
神仙感遇传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道家假托神异之说,但往往引之有据。如《李筌》条,是采自《阴符经注序》;《虬髯客》条,出于唐人小说,如此等等,知其并非杜撰。据此书第五卷末称“后有缺文”,知其非全,不知除此七十五条之外还缺多少条。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十卷”,今存只有五卷,说明缺佚很多。《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二卷收载此书所述四十四条,可与此本相参阅。现存宋《云笈七签》 (节选)本、明 《道藏》本、《道藏举要》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6.25 万字 | 2025-03-25 04:1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