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赵佶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宋徽宗赵佶撰。《宋史·徽宗本纪》称:重和元年(1118)秋八月,诏班御注《道德经》,注当撰成于此年。原本为二卷,《道藏》本作四卷,收于《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此书注解推祟老子之道,谓仁义礼智,随量而受,因时而施,是德而已。体道者异乎此。又称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此注以由解道,以得解德,唯阿同声,善恶一性,皆依古谊,不事附会。《御解道德真经》与其太学生江〓所作《道德真经疏义》是为一体。与玄宗相比,玄宗重治国,徽宗重义理理论。

4.05 万字 | 2025-02-08 20:26更新

道德真经广圣义
道德真经广圣义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广圣义》,唐末杜光庭撰。原书三十卷,《道藏》本析为五十卷。卷首杜光庭序中列举历代注解《道德经》者凡六十余家。此书前五卷为总论,其中概述全经宗旨,介绍老子生平事迹,并对唐明皇御注序逐句加以疏解。6—50卷为八十一章经文疏释, 皆首列经文,次列唐明皇注,再次为明皇疏,最后为杜光庭疏义,分别标“注”、“疏”、“义”加以区别。杜氏疏义博采众说,而以阐释唐明皇御注为主, 故名《道德真经广圣义》。收入《道藏》第440—448册。

28.19 万字 | 2023-06-04 21:13更新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阴长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题“阴长生撰”,盖依托。全书三卷,凡18章,疑有房中术。陈国符《道藏经中外丹黄白术经诀出世朝代考》谓本书当出自唐代,所题阴长生注,亦是依托之词。本书辑人《道藏》,属内丹专著。谓养生之要,在于聚无、保精、存神。

1.39 万字 | 2023-12-31 14:23更新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

张大淳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南宋上清派道士张大淳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丁卯年(1267)作者自序,内称:宋理宗时,道士司徒师坦乞请加封三茅真君,理宗允之。于淳祐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岳上卿司命冲君」;中茅君为「定禄右禁玉道冲静德佑真君」;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微妙冲慧仁佑真君」。司徒师坦死后,弟子张大淳继承师志,编成此书,以记述此次加封事件始末。书中辑录有关加封三茅真君的告敕、表状、省札、祝文、所赐仪物名单,以及礼醮科仪、谢表、进碑表等。元朝刘大彬编《茅山志》,采录此书所载敕文。

1.87 万字 | 2025-03-28 06:15更新

要修科仪戒律钞
要修科仪戒律钞

朱法满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唐朱法满撰。十六卷。全书采引《九天生神章》、《太真科》、《本相经》、《真藏经》等五十余种道书。卷一述道经传授的各种规定。卷二叙持诵和讲经的仪式及对经文的领悟、修习。卷三写弟子奉师的科仪。卷四至卷六记录“众戒及愿念合一千一百条”。卷七标列“三元罪戒品目”凡一百八十条。卷八、九记斋醮的科仪。卷十记“治屋”、“治名”、“治所属”、“治室”、“章表”、“治病忌日”等。卷十一列叙除罪求子、治病、请雨等章醮所需物仪。卷十二至卷十四录诸种杂仪, 如“饭贤缘”、“造殿堂缘”、“念道缘”等。卷十五、十六记“道士吉凶仪”。为道教科仪戒律的类编,可供研究唐以前道教科仪之用。收入《道藏》第205至207册和《道藏辑要》张集四。

26.51 万字 | 2025-03-28 12:33更新

续仙传
续仙传

沈汾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一称《续神仙传》。古代神仙传记。南唐沈汾撰。三卷。约成书于五代南唐时期(937—975年)。沈汾,一作沈玢。唐末五代南唐时期人。官至溧水县(今属江苏)令兼监察御史。吴淑《江淮异人录》载有唐末侍御沈汾退居乐道游戏坐蜕事,亦属道家者流。据《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录该书序,自称“生而慕道,常愧积习。及长,游历宦途,周游寰宇。凡接高尚所说,或览传记,兼复闻见,皆铭于心,而书于牍”。上卷以张志和为首,载飞升十六人(其中女真三人);中卷以孙思邈为首,载隐化十二人;下卷以司马承祯为首,载隐化八人。据作者称:感于神仙之事,国史不书,事散于野,惧其失传,故编录之,名曰《续仙传》,用显真仙。收入《正统道藏》。

6.21 万字 | 2025-03-26 23:56更新

墉城集仙录
墉城集仙录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墉城集仙录》,古代神仙传记。五代道士杜光庭撰。收入《正统道藏》,六卷;《云笈七签》本则为三卷。记载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事迹。相传西王母所居为金墉城,女仙归王母所统,所收皆为古今女仙,故以此为书名。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或女仙,世人称仙女,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取材于《汉武内传》、《真诰》等道书仙传。因女仙以西王母为首,相传西王母居于金墉城,所以此书以“墉城”为名。

4.01 万字 | 2024-04-14 22:17更新

云山集
云山集

姬志真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题“知常真人姬志真撰”。志真为王栖云弟子,为全真道第四代。前有元世祖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序。王鹗金末元初人。但序后署“旃蒙赤奋若人”,盖撰于至元二年。为其诗集。宣道述怀之作。

12.27 万字 | 2025-03-21 13:31更新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江澄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疏义》,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又与章安所作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体例相近。前列经文御注,次为解义疏证。逐句阐述,疏文繁衍;广引旧籍,多以 《庄子》、《周易》文理相参。然宋徽宗解释“道德”,其文简约;而江澄之疏,称道之为物,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万物皆由道,赞成“道无尽而德可修”之论。后世学者对此书予以肯定。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书 “语皆精审”、“文理周密”,使读者 “读徽宗之注,不觉其简; 澄之疏文,不厌其繁。”然江澄注疏,局于御注,缺少宏通阐述,白璧微瑕。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16.00 万字 | 2023-06-16 21:11更新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老子像名经》,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之际,原书十卷,今《正统道藏》本缺第六、七、八卷,收入洞神部本文类。另有敦煌唐写本三件(S1513、P3344、S6009V),题作《老子十方像名经》。此经乃高上老子与十方真人神圣游历十方无极世界,见众生广造诸恶重罪,孤魂流落十方地狱之中受苦。老子遂说十方天尊应化灵像及名号,令人「敬礼称扬,悔过灭恶,生福长善」。经中列举十方天尊灵像名号,共1160名(今本有缺)。劝人「随其分力,金银珠玉、瓦石铜铁、丹青绣画,造其形像,布散十方,遍满国土,礼拜供养,立观度人,行道念诵,散花燃灯,忏悔发愿,奉诚持斋」。谓如此可消除罪恶,得福无量。

1.46 万字 | 2023-06-26 20:19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林希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南宋林希逸撰。八卷。一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明万历何汝成刻本(简称明本)。本书是宋代林希逸的《列子》注本。又名《列子鬳斋口义》,宋代君主多尊道教,故《列子》常以《冲虚至德真经》的别名见称。本书是历代不多的《列子》注释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语言深入浅出,解说发挥道家旨意直白易辨。

7.77 万字 | 2023-06-26 21:12更新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章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宋代章安对宋徽宗狮注的解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后人在评论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时,常将章江两书相提并论,但江澄所作局于注文,无宏通阐述,实位于章安所作之下。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作为后世学者研究宋徽宗注解《道德经》的参考文献,实价值不菲。

7.91 万字 | 2023-06-26 21:17更新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又名《自然五胜文》或《真一五称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著录。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二卷,收入洞神部神符类。另有敦煌残抄本一件(P2440),题作《灵宝真一五称经卷》。本书上卷有五枚大符,即“五称符”(又名五胜文)。据称此符隐含五方帝君姓讳,上应五星,下表五岳,中宝五脏,乃五行之母。诸道士欲求长生不老,役使万神,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财,皆可书写佩服此符。书中详载佩符行道之法。下卷内载八卦神名及治所,以及祭祀通灵,召八卦、六甲诸神之法。篇末载灵宝二十四真图。总之,全书主要内容为早期道教佩符祭祀,召神役鬼之术。

1.61 万字 | 2023-12-31 14:33更新

庾道集
庾道集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庾道集。撰人不详。据陈国符考证,书中所载丹法多为唐宋人所作,少数为元明人增补。慕集外丹方诀二十徐种,内容丰富。凡九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7.58 万字 | 2023-03-17 20:37更新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郭象 成玄英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三十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清《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二、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印本(简称浙江书为本);三、宋陈碧虚《庄子阙误》(简称阙误)。

42.94 万字 | 2023-05-30 22:34更新

南华真经口义
南华真经口义

林希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口义》是宋代林希逸撰《庄子》注释评析著作,三十二卷。林希逸字肃翁,号竹溪,又号腐斋,福清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至中书舍人。能诗,工书画。见《宋元学案》卷四七、《宋诗纪事》卷六五、《书史会要》卷六。

22.77 万字 | 2023-06-14 20:35更新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

牛道淳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文始真经注》宋元之际道士牛道淳注解。九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文始真经》;二、《丛书集成》所收《关尹子》。

9.14 万字 | 2023-06-19 22:14更新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

陈景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道教经籍。北宋陈景元撰。14卷。约成书於元丰甲子。该书把《庄子》33篇分为255章,按每章大旨命题,称为章句;对每章中所释之句,只为所注字加注音,释义,称为音义。故名。如《逍遥游》分为“顺化逍遥、极变逍遥、无己逍遥、无功逍遥、无名逍遥、适物逍遥、无为逍遥”七章。从章名可见作者对《逍遥游》的认识。不直录全文,只写出所注之字,如“北冥有鱼”,只注北冥二字,先标反切,再接诸家之注。全书以顺从自然,排除物累为宗旨,认为简易、坐忘是求得常道的最好途径,《庄子》主旨在于“长生久视,毁誉两忘。”

6.35 万字 | 2023-06-26 20:51更新

犹龙传
犹龙传

贾善翔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犹龙传》,北宋道士贾善翔编撰。南宋《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此书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为六卷,收入洞神部谱录类。此书为老子神话传记。卷首有贾氏自序,谓自《史记》以下,历代史书记述老君降世事迹,大多简约不详。作者因此据有关史书道典撰集此书,“庶其详也”。全书分二十八篇,以编年体详述老君应时降世,传道设教之灵异事迹,以及历代崇奉老君之事。其事上起元始之时,下止于北宋真宗朝。此旁征博引,大多为道教神话。传说孔子曾赞叹“老子其犹龙乎!”本书题名为“犹龙传”。

4.41 万字 | 2024-02-27 19:53更新

修炼大丹要旨
修炼大丹要旨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修炼大丹要旨》,撰人不祥。内收吕仙赐方,当出於宋代。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衍类。卷上载述外丹,如造灵砂贴身、白雪独神养粉、糁制、神符等要诀,并收载火龙玄珠大丹、金丹、神雪丹阳、四皓丹等丹法;卷下载朱砂鼎方、丹华丹、通神丹、混元九转金丹诀等。

1.35 万字 | 2023-05-18 21:1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