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经
宅经

黄帝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宅经》,旧题《黄帝宅经》,是中国古代流传较广的相宅书之一、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经典。其内容分为《序》、《总论》、《凡修宅次第法》、《阳宅图说》、《阴宅图说》五部分,按二十四路述说阴阳之理,说明住宅吉凶;讲述方位顺序与各种忌讳;以《周易》文王八卦方位之说为基本制图原则,参以天干、地支说,论述阳宅与阴宅八个方位的“吉凶”休咎。

0.69 万字 | 2022-12-07 16:21更新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张苍 耿寿昌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九章算术》,数学书。《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作者不详。西汉早期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对它进行过增补删订,三国曹魏时期刘徽为其进行注释,作为通行本。 全书分9章,246个例题。其内容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个章节,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从先秦到东汉的数学成就。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就。上述成就比印度早八百年,比欧洲早一千余年。此书于隋、唐时传入朝鲜和日本,被定为教科书,现已译成英、日、俄等国文字。国家图书馆藏有传世的南宋本《九章算术》。

6.90 万字 | 2023-10-07 19:07更新

兵垒
兵垒

尹宾商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兵垒》是明·尹宾商编著的一部军事著作。全书共七卷。将古代兵法抽象概括为三十六个字,每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每字之下引战例加以说明,共引战例三百三十七则。是书具有明清兵书的显著特点,条分缕析,事理结合。许多精避论述,已成军事名言,虽非名家手笔,亦不乏真知灼见。

7.85 万字 | 2022-11-18 20:21更新

石洞集
石洞集

叶春及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叶春及(1532-1595)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府归善县人。明朝中后期,叶春及与侄子叶梦熊、海瑞三人声望高于岭南一带,皆文章高古,有良史风,得到时人的称道。叶春及著述宏富,著有《絅斋集》《石洞集》《惠安政书》《肇庆志》《永安志》等传世。《石洞集》18卷,收录《应诏书》、《惠安政书》及各志论、诗文等。

23.75 万字 | 2025-03-10 22:45更新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

佚名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草庐经略》十二卷。是被人誉为中国兵学通论的一部明代兵书,史论结合,以论带史,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古典兵学的基础理论。乾隆抄本作八卷,道光抄本作六卷。卷下分篇,全书共一百五十二篇。每篇体例类同《百战奇法》、《白毫子兵* 》等兵书,先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引用古代战例,或用兵故事及兵家言论,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全书内容比较丰富,对战争的目的、战略战术、治军用将、阵法训练、火器制造、赏罚原则、阴阳占卜、屯田粮饷等军事上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论述,既有对古代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和阐发,又有对明代战争经验的总结。

3.06 万字 | 2022-11-05 08:52更新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李贽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亦名《李氏文集》。明李贽著。二十卷。卷一至卷十三为书答、杂述,较《焚书》同类篇目为多;卷十四至卷十七为史论,原载《焚书》、《藏书》;卷十八、十九为《道古录》;卷二十为诗,原载《焚书》。抨击六经、《论语》、《孟子》,否认其经典地位;揭露道学家之虚伪,提出“人外无道,而道外亦无人”(卷十九),反对道学家“远人以为道”;认为“圣人与凡人一”(卷十八),“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卷十九),主张“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同上);又认为“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卷十八)。

20.23 万字 | 2023-01-06 15:55更新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 | 诸子别集 | 连载中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13.40 万字 | 2021-10-28 13:08更新

本地姜地理峦头诀
本地姜地理峦头诀

梁凿贵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本地姜,真名叫梁凿贵,广东化州人。是清末民初闻名于广东湛江、雷州、廉江、化州、高州、吴川、电白一带的民间风水大师,与当时任高州府的戴锡伦知府齐名。据传他与戴府各有千秋,戴府擅理气,本地姜专形峦,其寻龙点穴之技出神入化,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但其留存于世的书籍却少。本人几经周折,也仅得其一本手抄本,且没有书名。为了不使一代大师的心血烟没,也使风水爱好者在研习风水时有所参考,本人将其手抄本内容录出。望有缘者得而宝之,认真研习,倘有所得,随缘造福,报效社会,为民解忧。那么,本地姜大师泉下有知,也当欣慰也。

0.53 万字 | 2022-12-07 16:17更新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佚名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书法三昧》,一卷。书论。元代佚名。此书卷前有明人胡翰序,序中说:此书元时见于都下馆阁名臣家,以此定为元人所作。书中前部是书法三昧歌,四言二十二名,后部是书法八则,有下笔、布置、运笔、学纲目、大结构、结构径庭,发笔先后、名人字体。所论简练明确,无愧三昧之意。颇便初学。元时曾为鲜于枢、赵孟頫等人所宝爱,后归周伯琦携至吴中,世人始知有此一书,伯琦死后书才传出。卷后附洪武十五年(1382年)一跋,盖亦胡翰所记。有《格致丛书》本、《六艺之一录》本、《书法正传》本、《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本。

0.50 万字 | 2024-01-18 08:59更新

天方性理
天方性理

刘智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天方性理》是中国伊斯兰教的哲学著作。清代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刘智著。分《本经》和《图传》两大部分。《本经》共5章,辑译编著了80多种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籍的有关论述。《图说》系仿效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以《太极图》解说世界本体的方式与《本经》互相阐发。全书共5卷,每卷列12说,每说1图1传,共60篇。其体例是“因经立图以著经之理,因图立说以传图之意”,使读者能“观图以会意,观文以释经”。

5.49 万字 | 2022-05-18 17:37更新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

曾公亮 丁度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武经总要》是北宋曾公亮和丁度创作的一部军事著作。北宋前期,为了边防的需要,大力提倡文武官员研究历代军旅之政及讨伐之事,并组织编纂出中国第一部新型兵书《武经总要》。该书包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两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后又将《孙子》等七部兵书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

44.00 万字 | 2022-07-03 17:13更新

葬经
葬经

郭璞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葬经》又名《葬书》,作者郭璞。《葬经》不仅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还介绍相地的具体方法,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

1.66 万字 | 2022-03-21 14:28更新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 诸子别集 | 连载中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该书是研究公孙龙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的重要史料。

0.45 万字 | 2021-10-18 17:53更新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 诸子别集 | 连载中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26.42 万字 | 2022-03-31 13:02更新

卫公兵法辑本
卫公兵法辑本

李靖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卫公兵法辑本》是《李卫公兵法》的辑佚本。《李卫公兵法》又称《李靖兵法》,是由唐朝的军事家李靖所着的一部军事著作,现在已经亡佚。《卫公兵法辑本》是清朝人汪宗沂根据《通典》、《太平御览》、《武经总要》书中所引的佚文编录而成。共三卷,即上卷《将务兵谋》、中卷《部伍营阵》、下卷《攻守战具》。

2.28 万字 | 2022-11-05 08:28更新

种芋法
种芋法

黄省曾 | 农工百技 | 连载中

《种芋法》是明代黄省曾撰写的农书。一卷四篇。《名》篇详细考证、记述芋的各种称谓和种类;《食忌》篇介绍在食用芋时应注意的事项;《艺法》篇是全书的重点,详述种芋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事》篇则简要述及世人种芋的历史;收入《白陵学山》、《从腧集成初编·心刚科学类》等。

0.21 万字 | 2022-04-07 07:52更新

袁忠宪集
袁忠宪集

袁淑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袁淑(408--453) 南朝宋文学家。字阳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官太 子左卫率。刘劭作乱时,为劭所杀。淑有才辩,能诗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袁阳源集》。

0.54 万字 | 2022-11-21 18:44更新

中说
中说

王通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中说》隋唐之际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称《文中子说》。全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分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等十篇,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际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

3.22 万字 | 2022-03-28 07:12更新

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

张拟 | 文化艺术 | 连载中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 《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0.24 万字 | 2021-02-28 09:05更新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贾思勰 | 农工百技 | 已完结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15.20 万字 | 2022-05-21 08:1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