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演义》,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精绣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一名《梁武帝全传》,十卷四十回。永庆堂本题“天花藏主人新编”,永庆堂为清康熙问书坊,天花藏主人为清初著名小说家,参见附录小传。亦有论者怀疑此书并非出于天花藏主人之手。今存永庆堂余郁生刊本、绍裕堂刊本、嘉庆间抱青阁刊本、咸丰间重庆裕国堂刊本,后三种均系据永庆堂本重刻。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29.49 万字 | 2024-08-29 08:26更新
《说唐》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不详。又名《说唐全传》、《说唐演义全传》。后与《说唐后传》合刻,改名《说唐前传》。68回。故事起于隋文帝平陈,终于唐太宗统一。以瓦岗寨群雄的风云际会为中心,塑造了一大批起义英雄的形象,如秦琼、程咬金、罗成、尉迟恭等,再现了当时"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动乱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隋炀帝和宇文氏等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具有浓厚的民间传说风味和传奇色彩,是清初演义向英雄传奇演变的代表作。作品有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宿命论思想,艺术上较为粗糙。今存最早刻本是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20.50 万字 | 2023-04-22 17:41更新
《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始刊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 全书共四十则故事,题材来源丰富,大多来自民间传说、史传和唐、宋小说。大多数作品仍是婚姻恋爱这个主题。全书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白玉娘忍苦成夫》《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都是其中的名篇,情节跌宕起伏,主题鲜明,流传较广。
54.44 万字 | 2023-04-22 18:04更新
《魏阉全传》讲述魏忠贤的故事,魏忠贤初名辰生,祖籍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生于临清。魏忠贤(1568年-1627年10月19日),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
34.83 万字 | 2023-04-22 18:10更新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轩"。10卷。今通行本有繁简二种,繁本100则,简本62则、63则、66则不等,均有听五斋(或题李贽)点。 该书记述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故事。内容大都是包公明断谋财害命、仗势凌人以及奸盗诈欺等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同时夹杂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思想。
17.54 万字 | 2023-05-16 16:26更新
《断鸿零雁记》(1912年),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作者苏曼殊以第一人称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为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主人公三郎幼年倍受欺凌,孤苦伶仃,长大以后又经历了种种坎坷。他东渡日本寻找生母,母子重逢之后,三郎的日本表姐静子爱上了他。静子对三郎一片痴情。母亲和姨母也赞成这门亲事,但三郎犹豫不决。虽然他对静子也有感情,但他不敢再次面对爱情,对静子避而远之。原来,三郎在中国有未婚妻雪梅,雪梅对爱情坚贞不渝,因为三郎之父破产,雪梅之父嫌贫爱富而悔婚。三郎深深地爱着雪梅,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气之下出家了。虽然身在佛门,他仍然无法斩断世俗的烦恼:不明身世的困惑、儿女之情的纠缠,于是他下山寻找答案。雪梅因痴恋三郎,资助他东渡寻母,最后,父母逼她改嫁时,绝食身亡以殉情。故事的最后,三郎无法寻找到雪梅的墓地,只有在她故宅凭吊。全书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结束,笼罩着一种末世的凄凉、窒息,以及对人的心灵的压抑。
3.30 万字 | 2022-03-23 11:10更新
《金谷怀春》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又名《怀春雅集》、《融春集》。作者不详何人,但见《百川书志》 注为“ 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序中说是“前代骚人”卢梅湖著。此书大约产生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在小说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戏曲家曾据以改编成《忠节记》、《怀春记》、《罗囊记》等有影响的传奇;名著《金瓶梅》 曾引用其中许多首诗词;孕育了才子佳人小说的诞生。
2.97 万字 | 2022-05-07 08:53更新
《绿牡丹》,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以行侠仗义为基调,演述当时佞邪当道,权奸仗势欺人,鱼肉乡里,激起山东“旱地响马”花振芳、江南“江湖水寇”鲍自安的义愤,他们集结了一批江湖义士,除暴安良,锄奸扶弱;并辅助宰相狄仁杰起兵,迫使武则天退位、迎庐陵王还国登基,众人蒙受封赏。
19.44 万字 | 2022-07-03 17:02更新
《醒梦骈言》作者守朴翁,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斋》。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色彩。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原本第十二回缺两页。
14.17 万字 | 2022-09-04 20:56更新
《武王伐纣平话》,别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是宋元时期的话本。或称《吕望兴周》,为上、中、下三卷,就是宋代说话人的旧蓝本,经元代说话人补充修订,在至治年间(1321—1323)由建安虞氏刊刻的。叙述姜太公辅助周武王灭商的故事。书中说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戮无辜,残害忠良,有十条大过,最后被武王、姜太公捉住,由其子殷郊处死。平话与史书记载有很大不同。如开头说纣王有八伯诸侯,即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等八个诸侯。书中有不少神怪情节,如说妲己为九尾狐化身,屡次施展妖术;姜太公能神机妙算,预卜未来。
4.07 万字 | 2025-01-18 10:30更新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故事情节较为细致缜密,带有政治色彩。
20.31 万字 | 2023-04-22 18:08更新
《续西游记》是明代佚名撰写的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续西游真诠》。一百回。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续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写唐僧四众取经东归途中的一段经历。唐僧徒众历八十一难到达灵山雷音寺,佛祖如来担心四人难以保护真经回去,询之因何心而取真经,唐、孙、猪、沙分别答以志诚、机变、老实、恭敬四心,孙悟空还随口答以机变心对付八十八种邪心。如来恐孙悟空机心生变,难保真经,派比丘僧、灵虚子两人暗中保护。他们携带八十八颗菩提珠和木鱼梆子,辅助取经师徒净心驱魅,护经返程。后四众在路途中遭遇诸多妖魔。最终,孙悟空等顿悟机心乃起魔之根,于是灭机心,笃真经,于路无阻,顺利回归大唐。
46.78 万字 | 2021-04-24 08:30更新
《红风传》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 两卷十五回。 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以后。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贵文堂刊本,十五卷,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萃文斋石印本,朴在渊藏。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小说”排印上海萃文斋石印本。
3.06 万字 | 2022-04-17 10:58更新
晚清谴责小说《罂粟花》,作者是元和观我斋主人,该书以鸦片战争背景,描绘中外战争风云和清廷禁烟始末,。叙述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失败签下南京条约的始末。
3.04 万字 | 2022-05-09 06:32更新
《玉燕姻缘全传》,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宦家公子侯韬,生性不好读书,惟贪恋酒色。父侯铨做官在外,家中事情乐得自作主张。他在城外买空地,造了一座“南凹小桃园”,日日与一伙帮闲吃喝嫖赌为乐。风乐院名妓柳卿云,当初为侯韬梳笼过,每每劝他潜心读书,题名雁塔,以为自己将来从良之计。无奈良药苦口,侯韬非但不听劝导,反致两人嫌隙。久之卿云遂断绝往来。一日侯韬触动心事,欲会卿云。乃假作斯文,使人骗吕昆至小桃园相会,复假吕昆之名,骗卿云至园中。三人共聚,吕、柳情意相契,不断眉目传情,两心眷恋,乘隙赠物定情,卿云与吕昆一扇坠玉燕,吕昆亦回赠以金钗一支。
15.78 万字 | 2022-05-10 10:08更新
《梼杌闲评》是明代佚名(一说为李清)创作的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全称《祷杌闲评全传》,又名《祷杌闲评明珠缘》《明珠缘》,五十卷五十回,成书于明崇祯年间。《梼杌闲评》是一部直接反映明末政治生活的小说,作品严厉谴责了魏忠贤勾结客氏紊乱朝政,镇压东林党和复社进步文人、谋倾明社的种种罪行,攻击矛头直指阉党。该小说在描写明末的社会事件及风俗习尚上也比较真实生动,但是作者往往把严肃的政治斗争蒙上一层冤冤相报的迷信色彩,削弱了作品的揭露、批判力量。
34.60 万字 | 2022-07-16 08:17更新
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 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大建十三年辛丑岁(581)受周主禅即帝位起,历四世禅位于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岁(878)唐将高元裕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记述了隋唐两朝重大事件和主要战争,两朝重要人物皇帝、名将、忠臣、义士、仁人等。罗本《隋唐两朝志传》,乃隋唐系列小说的祖本,如熊大木的《唐书志传》、褚人穫的《隋唐演义》,后来的《隋炀帝艳史》、袁于令的《隋史遗文》都由此演变而来
30.09 万字 | 2024-07-17 10:16更新
陆稼书,即清代理学家陆陇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龙其,因避讳改名陇其,谱名世穮,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时称循吏。其离任时,只有图书几卷及妻子的织机一部。学术专宗朱熹,排斥陆王,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清史稿·列传五十二》有传。
18.06 万字 | 2024-09-12 13:25更新